譚麗花
(廣西賀州市鐘山中學,廣西賀州 542800)
簡約教學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學設計與實踐過程,它不僅表現在形式上的簡潔明了,更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思維訓練上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目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過繁”的教學現象,主要體現在對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導入、教學媒體的使用、教學活動的設置等方面。“過繁”不但給學生“增負”,而且與國家提倡的“減負”背道而馳,同時導致課堂教學低效。為此,教師要在深刻理解簡約化教學的基礎上,全面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認為:“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教學目標,猶如“指路燈”,為教師照亮教學的路,它深刻影響著教師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評價等[1]。但從目前來看,高中英語教學目標存在泛化、繁化等現象,具體表現為目標過泛,無明確導向;目標過繁,學生難以找到重點。簡約而不簡單的英語課堂教學、應首先從簡化目標著手。
教學目標已實現從“雙基”到“三維”的轉變。以教學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2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為例,結合本單元的主題“世界英語”,以及高中生的英語能力及其差異性,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Knowledge aims: know new words and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 such as recognize, command, make use of, even though, play a part in etc.
2.Ability aims: develop the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skills, like scanning, skimming.
3.Emotional aims: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language and its culture and arouse their interest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English.
以上教學目標的設計是針對本單元Warming-up 部分,從知識到能力再到情感目標,從新生詞、新英語表達,到英語閱讀技巧,再到掌握英語語言及其文化、表達等,層層深入。由此可見,教學目標的設置兼顧了整體學生的發展,也符合“三維”目標設置的要求。
“導入有法,導無定法”,高中英語課堂的導入方法眾多,但針對不同的主題內容及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導入方式。目前,英語課堂呈現導入多樣化且非常“熱鬧”的現象,課堂導入往往占據了整堂課大部分時間,看似熱鬧非凡,實則花俏過繁的導入難以達到真正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簡化課堂導入,設計合理的導入,以達到激趣的目的。
例如,教學高中英語選修7 Unit 2Robots,由于本單元與時下熱門的“機器人”相關,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機器人在人類社會中的運用日益廣泛。為了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簡化課堂導入,采取“視頻+提問”的方式引入主題學習。首先,教師精選視頻,以某大型商場機器人的運用為場景,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中感知機器人。之后,教師提問:“What are robot? Can robots replace human beings? Why?” 其次,在問題的帶動下,學生漸入學習佳境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展示更多的機器人,如電影《大黃蜂》里邊萌呆的機器人、正在打掃衛生的機器人等。最后,教師以一個啟發性的問題切入正題:Do you think it is possible for a robot to think for itself? Have feelings? Have its own needs and desires?
由此,學生進入基本的英語閱讀。
上述案例中,教師全面把控課堂導入,從視頻選取激趣,到提問啟發互動,再到問題切入課堂,循序漸進,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在提問互動時,教師既要刺激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和互動討論,也應把控好一個“度”,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英語教學方法眾多,但是教師要去繁從簡,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全面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以灌輸方式授課,收效甚微。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應簡化方法,根據英語教學內容以及高中生的能力和學習特點,全面優化課堂教學。
例如,在教學高中英語必修2 Unit 4Wildlife protection時,教師可以以“小組匯報+教師講解”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也渴望參與到課堂中展示自己的能力與風采。基于此,教師可以開展簡化教學。首先,教師以能力均衡、男女學生人數協調為原則,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學習小組。各小組各取隊名,領取學習任務,即fi rst visit: antelope, second visit: elephant, third visit: monkey。圍繞任務,小組學生需要主動探究出三種動物的感受、原因和結果。在最后的情感升華部分,學生需要探究出作為高中生,應如何保護野生動物。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開始在個人閱讀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討論,課堂氛圍非常活躍。而教師時不時地參與到各個學習小組中,或討論,或指點。在匯報活動中,每個小組各有特色,有選出小組個體進行匯報的,也有小組集體匯報的,課堂精彩紛呈。接下來教師做最后的點評與重點講解,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簡化方法并不是要求教師要選取單一的教學方法,而是選取適合學生的、促進高效課堂構建的方法,讓學生參與進來,從而真正實現高效教學。
跨文化教學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各國間因地域、宗教等因素而存在眾多的文化差異,因而跨文化教學應引起教師的廣泛重視。目前,高中英語中的文化教學部分,很多教師只是簡單帶過,學生只能淺層次地了解英語文化,并未得到深入體驗,這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簡化英語活動,滲透跨文化意識,深化學生的文化理解[2]。
例如,在教學高中英語必修3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時,教師可以選取西方的Christmas Day 與中國的Chinese Spring Festival 進行對比。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圣誕的由來、慶祝方式,并與中國的傳統佳節“春節”進行對比,從對比中提升文化認知,升華愛國主義情感。
文化活動的設計,既要讓學生感到輕松自在,愿意融入,也要考慮學生從活動中是否能夠深化對文化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總之,化繁為簡、簡約高效是當前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需要積極貫徹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從各個教學環節抓起,不斷簡化教學過程,做到簡約而不簡單、簡約而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