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兒園 江蘇】
在社會以及國家都開始越來越注重幼兒教育的前提下,依據幼兒的興趣來誘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索、主動學習,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的主要方法。而在眾多的幼兒教育環節里,美術區域的興趣活動,能最大限度地將幼兒的探索能力放大。本文主要闡述在促進幼兒自主學習的前提下,如何在美術活動區域合理地進行材料投放。
在幼兒教育時期,鑒于幼兒本身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以及對環境因素的敏感性,實行興趣化教育是教師的主要教育手段。而美術區域的教學活動,正是基于幼兒本身存在的強烈好奇心及其對新奇事物的探索欲望來展開的一種教學手段。如何在激發幼兒主動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選擇美術區域材料的投放方法,需要幼小教育者認真觀察和思考。
通俗點說,美術區域活動就是根據活動性質劃分一個區域來進行美術活動,這種教育方法在國內的各大幼兒園都非常常見。而幼小教育者在美術區域投放不同的材料,在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興趣的同時,也能讓幼兒真正地體驗到自主選擇、自主思考、自主動手的樂趣。
根據目前的真實情況來看,部分幼兒園在美術區域進行材料投放的過程中,要么是材料過于單一、不能多元化,要么是材料繁多,只要是美術活動,相關材料就大面積出現。類似情況的出現,跟大部分幼小教育者并不看重美術性質的區域活動有關。幼小教育者并沒有進行合理的規范,認為這種區域活動的性質就是讓幼兒玩耍,失去了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接受教育的本意。
在美術區域活動中,幼小教育者在進行材料投放時,一定要在基于讓幼兒主動思考和學習的前提下進行,并在之前制訂相應的計劃目標和活動目的,合理規范活動區域的有序性和多元性。而且在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前提下,自身不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只是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對幼兒進行美術活動性質的引導。
小班幼兒因為是初次接觸到幼兒教育,其并不能完全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對于環境以及教師的敏感性要比中班和大班的幼兒強烈許多。所以,幼小教育者在針對小班幼兒進行美術區域的材料投放時,要盡可能地讓材料多元化,以強烈吸引小班幼兒對于美術區域活動的興趣。而在材料的選擇上,應盡可能地投放簡單的涂畫以及相對簡易的動手材料,避免美術活動的復雜性。
例如,因為是小班幼兒,教師在材料的選擇上,可以盡可能地往家庭方面靠攏,讓孩子重溫自己家庭的樣子,或者畫出自己熟悉的家庭。這也是幼兒最熟悉的領域。教師可以在美術活動區域先投放一些衣柜、門窗、沙發、小床之類的簡約畫,讓幼兒根據顏料,利用顏色配比主動動手畫畫。另外可以投放一些簡單的圖形玩具,讓幼兒根據原有的形狀,進行簡單組建和拼裝。老師再根據幼兒自己作的“家庭畫”對其夸贊,找到每個幼兒作品的優點進行放大。在這個環節,教師自己要認知到,活動的目的是讓小班幼兒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并對下一次活動有所期待,增強幼兒的主動探索和學習能力,而非真的是對幼兒的作品進行擇優的考核。
在小班幼兒進行美術活動時,教師針對美術區域的材料投放,也要有主題性地去篩選,不能看到某種材料就隨心所欲地投放進幼兒的美術活動中。教師對此要有清晰的認知,在選擇材料的過程中,同時要考慮到幼兒自我思考、自我學習的興趣化培養。
例如,在幼兒開始美術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先定下一個主題,如森林世界。老師需根據森林世界這個主題來進行材料的投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必刻意地對幼兒進行引導,只需要在幼兒自主思考森林里的環境時,加以輔助性引導就可以。然后教師可以把幼兒每四個人劃分為一個小組,讓他們開動腦筋,將想到的畫到紙上,然后統一整理,畫出自己想象的森林世界。
在幼兒開展美術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幼兒自己去思慮。教師一旦參與過多,就會讓活動失去本身的意義。
如果在某次美術活動中,因為幼兒畫出的作品過于抽象,教師因此介入進行輔導,讓其改正,一方面可能會導致這名幼兒對此失去信心,使其逐漸萌發的興趣為之消散,另一方面,也打擊了其他幼兒的自主意識,而不得不努力按照教師所輔導的那個方向去做。這樣,整個活動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違背了促使幼兒根據興趣主動學習的教育宗旨。
教師在合理投放美術材料、尊重幼兒自主動手的同時,也要注意到整個活動的安全性,避免小班幼兒誤用或者誤吞材料造成傷害。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開展興趣化的美術區域活動,有效地進行主題性質的材料投放,才能真正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