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梅 黎靜 陳治熙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其出血量大、死亡率高,盡快進行有效止血治療至關重要。目前臨床多采用硬化劑、套扎、三腔二囊管壓迫以及藥物等方法進行治療,各種方法各具優(yōu)缺點,藥物治療仍是主要治療手段[1]。奧美拉唑是臨床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對胃酸分泌有明顯抑制作用,可促進受損血管的修復,控制出血癥狀。普萘洛爾屬于β 受體非選擇性阻滯劑,通過降低心輸出量,減少循環(huán)血量,繼而降低門脈壓,減慢門靜脈血流速度,抑制出血[2]。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奧美拉唑聯(lián)合普萘洛爾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4 年4 月~2018 年4 月在本院消化內(nèi)科治療的50 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 例。觀察組男17 例,女8 例;年齡40~76 歲,平均年齡(62.5±9.3)歲;出血量600~1500 ml,平均出血量(1100±200)ml。對照組男18 例,女7 例;年齡38~78 歲,平均年齡(62.1±9.9)歲;出血量500~1600 ml,平均出血量(1200±300)ml。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出血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經(jīng)胃鏡檢查確診為上消化道靜脈曲張破裂;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肝癌或肝性腦病、藥物過敏等。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進行補液、輸血,靜脈滴注奧曲肽(瑞士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207),首劑量100 μg,之后維持25 μg/h 的速度,連續(xù)使用3~5 d。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悅康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577)20 mg/次,2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普萘洛爾(江蘇亞邦愛普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133)10 mg/次,3 次/d,服用3 d 后根據(jù)心率調整劑量,以心率下降25%為基準,但不得<60 次/min[3]。兩組均治療4 周后評價療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用藥時間、再出血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治療前后門靜脈血流量和脾靜脈血流量。不良反應包括乏力、惡心、頭暈、竇性心動過緩、一過性低血壓等。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24 h 內(nèi)出血停止,黑便及嘔血癥狀消失,血壓穩(wěn)定,大便顏色逐漸轉為黃色,大便隱血轉陰;有效:治療72 h 內(nèi)出血停止,黑便及嘔血癥狀消失,大便顏色逐漸轉為黃色,大便隱血轉陰;無效:治療72 h 后仍有出血,或出血停止后發(fā)生再出血[4]。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用藥時間及再出血情況比較 觀察組用藥時間短于對照組,再出血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用藥時間及再出血情況比較[±s,n(%)]

表2 兩組患者用藥時間及再出血情況比較[±s,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門靜脈血流量和脾靜脈血流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門靜脈血流量和脾靜脈血流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門靜脈血流量和脾靜脈血流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門靜脈血流量和脾靜脈血流量比較(±s,ml/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門靜脈血流量和脾靜脈血流量比較(±s,ml/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乏力1 例、竇性心動過緩1 例、一過性低血壓1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3/25);對照組乏力2 例、惡心1 例、頭暈1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4/2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肝硬化病理表現(xiàn)為肝功能明顯減退、門靜脈高壓、多器官功能受損等,長期的門靜脈高壓可導致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同時多伴隨門脈高壓性胃病,存在明顯的黏膜糜爛、潰瘍,導致病情更為嚴重復雜[5]。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屬于臨床危急重癥,死亡率較高。由于肝硬化患者存在肝組織結構變化和結締組織增生,導致門靜脈高壓,繼發(fā)側支循環(huán),產(chǎn)生門靜脈高壓性胃黏膜病變,當門靜脈壓力達到12 mm Hg(1 mm Hg=0.133 kPa)即可引發(fā)出血[6]。
臨床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法較多,如三腔二囊管壓迫、硬化劑、套扎等方式以及藥物治療。但臨床研究顯示,急診套扎、硬化劑操作在出血早期的難度較高,而三腔二囊管壓迫暫時性止血效果良好,但是一旦放氣后容易發(fā)生再出血及相關并發(fā)癥。因此,臨床仍將藥物止血作為首選治療方式[7]。
奧美拉唑為脂溶性質子泵抑制劑,能夠特異性的作用于胃壁細胞質子泵部位,轉變?yōu)閬喕酋0返幕钚孕问?其二硫鍵與質子泵的巰基不可逆結合,使H+-K+-ATP 酶轉變?yōu)閬喕酋0窂秃衔?從而失去活性,使胃壁細胞中的H+無法轉運至胃內(nèi),導致胃酸分泌明顯減少,產(chǎn)生強而持久的抑酸作用[8]。普萘洛爾為β 受體非選擇性阻滯劑,可作用于心臟β1受體,減少心輸出量和循環(huán)血量,繼而降低門靜脈壓;同時作用于β2受體,增強α 受體活性,促進血管收縮,降低門脈壓及肝竇內(nèi)壓,減少門靜脈血流量,從而減少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出血,加快止血速度[9]。臨床藥理研究證實,應用普萘洛爾使心率下降25%,則肝靜脈壓力梯度可下降16%~36%,門靜脈血流量減少20%~40%,從而達到降低門靜脈壓力和肝內(nèi)、門體側支阻力,減少門靜脈側支血流,達到治療目的[10,11]。兩藥合用能有效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增強止血效果,降低門靜脈高壓,保護胃黏膜,抑制再出血,提升臨床療效[12]。
綜上所述,奧美拉唑聯(lián)合普萘洛爾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抑制出血,減少門靜脈和脾靜脈血流量,抑制復發(fā),且不良反應少,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