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越 雷治國
產婦產后容易發生盆底功能障礙,導致產婦性功能下降、二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嚴重影響了很多育齡婦女的身心健康,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傷害[1]。因此產后進行有效的盆底肌功能訓練對預防產婦盆底功能障礙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但很多產婦對盆底肌功能訓練沒有充分的認識,沒有重視康復訓練,訓練依從性非常低。相關研究表明,運用延續護理模式聯合盆底肌康復訓練可以促進產后盆底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升鍛煉依從性,加快身體恢復[3]。在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恢復過程中,本院運用延續護理模式聯合盆底肌康復訓練,取得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1 月~2017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158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79 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0~35 歲,平均年齡(26.1±3.5)歲。研究組產婦年齡23~38 歲,平均年齡(29.4±4.1)歲。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精神障礙、語言交流障礙、剖宮產等產婦。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運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由相關護理人員對出院產婦每周進行1 次電話回訪,1 個月以后每個月進行1 次電話回訪,掌握產婦的身體恢復情況,告知產婦定期來醫院復查,對產婦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解答[4]。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運用延續護理模式聯合盆底肌康復訓練進行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由護理人員及各部門醫生組建延續護理小組,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健康教育、康復訓練。產后產婦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情緒,所以護理人員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加強與產婦的溝通,緩解產婦不良情緒;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指導,讓產婦充分了解有關的訓練方法、必要性及訓練期間注意事項等;指導產婦每日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如縮肛鍛煉、嬰兒式仰臥康復訓練等[5]。產婦出院后第1 周,相關護理人員告知產婦在家要堅持每天進行盆底功能訓練,訓練內容如下。①腹式呼吸訓練:根據產婦實際情況指導產婦進行腹式呼吸訓練,讓產婦去枕平臥,雙手放在腹部,經鼻吸氣,腹部鼓起,經口呼氣,腹部凹陷,在呼氣與吸氣時要收縮腹部肌肉[6]。②提臀訓練:根據產婦實際情況進行提臀訓練,指導產婦先收縮盆底肌,然后將臀部抬起,進而將臀部及腹部肌肉進行收縮,同時在臀部抬起后進行提肛訓練,訓練≥8 次/d[7]。③肛門收縮上提訓練:指導產婦將雙腿交叉、雙手叉腰站在床邊,然后進行肛門收縮上提訓練,維持5 s 后放松,訓練3 次/d,≥12 min/次[8]。④電話回訪:由相關護理人員進行電話回訪,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從而增強產婦訓練的依從性,提高產婦盆底肌功能[9]。出院后第3 周,由責任醫師到產婦家中進行回訪,根據產婦的訓練情況給出合理建議,必要時親自進行示范,讓產婦掌握正確訓練方法,盡早恢復身體健康[10]。⑤肛門與會陰收縮訓練:讓產婦排空膀胱、平臥、深呼吸,進行會陰及肛門收縮,堅持5 s 后呼氣放松,訓練≥4 次/d,≥8 min/次。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依從性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產婦依從性評定主要包括性功能障礙、二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3 個方面,評分越低說明盆底肌功能恢復的越好。采用本院自制的量表評定護理滿意情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依從性評分比較 研究組產婦的性功能障礙、二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依從性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依從性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產婦依從性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n,%)
通過研究發現,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是產婦在妊娠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功能嚴重降低,從而導致出現盆底肌力降低、盆腔器官脫垂、二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11]。女性骨盆是由多層肌肉及筋膜聯合組成,中間貫穿陰道及尿道,其中支撐系統涵蓋韌帶、肌肉群及神經,從而承托子宮、膀胱等器官,確保這些器官的位置正常[12]。產婦在妊娠過程中,子宮質量會持續增大,位置會日益垂直,支撐組織需要承受更大壓力,若未能及時采取針對性的康復訓練,產后容易發生盆腔脫垂及尿失禁等問題。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會過度擴張筋膜及盆底肌,從而破壞陰道彈性,部分肌纖維也會發生斷裂,所以產后進行康復訓練能夠提高骨盆肌力,加快陰道盆底肌功能的恢復[13]。通過常規護理模式,產婦回家后沒有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康復訓練,所以導致性生活障礙、二便失禁及盆腔功能障礙。通過延續護理模式能夠有效避免產婦出現性生活障礙、二便失禁、盆腔功能障礙,為產婦提供優質的住院護理服務和出院后系統的護理活動,加強各醫療工作人員合作,為產婦提供更加全面的護理模式,從而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
有研究顯示,運用延續護理模式對提高產婦產后盆底肌訓練的依從性有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了產婦產后盆底肌的肌力。運用延續性護理模式,可以提高產婦健康教育評分,讓產婦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可以有效消除產婦的消極情緒,提高產婦康復自信心。進行康復訓練,可以提高訓練的效率與質量,加快產婦的康復速度。
綜上所述,在產婦產后盆底功能恢復過程中,延續護理模式聯合盆底肌康復訓練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模式,建議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