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瑋
近期,新型冠狀肺炎蔓延至更多國家和地區。在巴西出現首個確診病例之后,新冠肺炎的擴散范圍延伸至南美洲,至此,世界七大洲中只有人跡罕至的南極洲未受影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截至日內瓦時間2月27日上午10點,中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78630例,累計死亡病例2747例。韓國則成為中國之外疫情蔓延最迅速的國家,截至2月27日確診病例為1766個。在歐洲,意大利的確診病例截至當地時間2月27日18時增加至650例。受疫情影響的其他歐洲國家還包括德國、英國、法國、奧利地、克羅地亞、俄羅斯、西班牙、比利時、芬蘭、瑞典、瑞士、丹麥和愛沙尼亞。
中國境外病例的增加引起了對新冠肺炎是否已經構成一種全球流行病的討論。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2月26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確實有變成大流行病的可能,但現在不應急于宣布這是一個大流行病。
“我們目前在多個國家看到的是疫情暴發和群聚性病例。”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塔里克·賈薩瑞維奇(Tarik Jasarevic)近日在接受《財經》記者郵件專訪時回復。
盡管針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工作正在加快,但世衛組織方面預期距離疫苗問世仍需18個月的時間。“目前還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但疫苗研究工作已經展開,這樣臨床試驗就可以在三四個月后展開。”賈薩瑞維奇說。
《財經》:你如何評估新冠肺炎在全球暴發的風險?特別是在衛生系統相對較弱的國家。
賈薩瑞維奇:和其他流行病暴發一樣,世衛組織正在基于旅行模式、應對能力和其他因素對處在風險中的國家進行分析研究。世衛組織與各國密切合作,幫助它們管理和照顧已經染病的歸國旅行者或者游客。為了迅速發現病例和做出回應,各國衛生部門需要確保:疾病監控系統到位,對發現符合確診條件的病例保持警覺;后勤到位,向病人提供醫療服務,尤其要向醫護人員提供個人保護;醫護人員知道如何發現感染的病人并向他們提供適當的看護;實驗室有能力對疾病進行檢測和診斷;提供公共傳播資料以便社區了解所有相關的疾病信息,知道需要采取什么措施來保護自己。
《財經》:世衛組織警告說遏制國際傳播的窗口期正在關閉,你如何看待新冠肺炎演變成全球流行病的可能?
賈薩瑞維奇:突發事件委員會按照《國際衛生條例(2005)》召開了會議并提供了相關建議。世衛組織總干事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肺炎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清楚起見,世衛組織沒再沿用以往六階段的舊系統,人們在2009年的H1N1疫情中對這一系統更熟悉,即從第一階段未見動物流感引起人類感染的報告到第六階段的全球流行病。
對全球流行病的通俗定義是一個新病原體的暴發在全球范圍內很容易通過人傳人傳播。我們目前在多個國家看到的是疫情暴發和群聚性病例。一些國家已經阻止了傳播,但它們仍需對病毒可能卷土重來保持警覺。我們很有可能在更多地方發現更多病例。在定義和術語之外,我們的建議仍是一樣的。我們也將繼續與各國合作,限制病毒的傳播,同時做好可能出現更大范圍傳播的準備。
《財經》:你們預計疫情何時才會出現峰值?此前有過一些預測,但后來都被證明過于樂觀了。
賈薩瑞維奇:我們對中國確診人數持續下降感到鼓舞,但我們對那些沒有明顯流行病學關聯的病例感到尤其擔憂,這部分人沒有中國旅行史也沒有與確診病例的接觸史。
韓國已經成為中國之外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我們在與韓國政府密切合作,希望找到導致被感染人數急劇上升的傳播動態。我們也在關注意大利和伊朗出現的情況。世衛組織已經向伊朗提供了檢測包,在未來幾天和數周的時間內,我們將繼續提供進一步的支持。
我們不知疫情何時才會達到頂峰。即使在看似消退之后,病毒也有可能卷土重來。我們不想猜測,但我們預計在中國和其他國家還會出現更多的確診病例。
《財經》:日本也在經歷疫情的暴發,其中大部分確診案例來自“鉆石公主”號郵輪。把乘客隔離在郵輪上是一個恰當的決定嗎?日本在今年夏天舉行奧運會是否還足夠安全?
賈薩瑞維奇:日本厚生勞動省領導了協調工作以確保“鉆石公主”號有足夠的預防傳染、保護和控制舉措,同時采取適當的公共衛生措施以遏制疫情。每天都有200多名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的衛生專家與日本當局合作,確保乘客和船員盡可能得到最好的保護和照顧。世衛組織通過技術指導向日本提供支持,并已經向日本派出一名資深流行病學家與日本政府合作。
取消或者不取消某個活動不是由世衛組織決定的。世衛組織與各國和計劃舉行大型集會的國際組織密切合作,提供理性和基于科學的公共衛生指導和建議,為大型集會前期準備、集會過程以及事后提供措施建議,幫助管理和減少風險。指導意見可以將風險評估告知這些組織或者國家,并提供支持。

塔里克·賈薩瑞維奇(資料圖片)。
《財經》:世貿組織表示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可能要18個月后才能面世。為何集結了各方努力仍需等待這么長的時間?
賈薩瑞維奇:疫苗的研發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通過全球努力,我們已經將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發時間縮短了。針對新冠肺炎,我們也正在努力。目前還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但疫苗研究工作已經展開,這樣臨床試驗就可以在三四個月后展開。我們正在與主要的捐贈者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加大對疫苗研發的投入,其中包括世界銀行、防疫創新聯盟(CEPI)和其他全球范圍的機構。同時通過治療也可以挽救生命。在不影響這方面資源的情況下,我們還需加大對國家衛生服務能力的投入。
基于突發事件委員會的建議,世衛組織不推薦對旅行和貿易進行限制。世衛組織的使命是向各國提供基于證據的科學建議,但無權干預各國采取的措施。有證據表示對國際交通干預超過24小時的旅行限制措施在疫情初期也許有其公共衛生方面的理由,因為這可以允許受到影響的國家執行持續的應對舉措,那些尚未受到影響的國家則為制定和執行有效的準備措施爭取了時間。但這些限制在持續時間上不宜太久,要與公共衛生風險相稱,并隨著形勢的變化定期重新考慮。
突發事件委員會必須在宣布PHEIC之后三個月內再次舉行會議審議有關決定,并考慮PHEIC是否仍然適用于那時的情況。
《財經》:世衛組織向中國派出的國際專家組是如何選定人選的?他們在中國的行程收效如何?一些世衛組織專家今年1月就已經入駐武漢,他們在當地展開了哪些工作?
賈薩瑞維奇:世衛組織-中國聯合考察組的行程已經結束。這支團隊到了中國不同省份,也去了武漢,對病毒傳播性、病癥嚴重性和采取措施的影響都有所發現。
考察組由世衛組織和各國專家組成,帶領這支團隊的是(世衛組織總干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團隊包括了流行病學、病毒學、臨床管理、疫情控制和公共衛生的專家,他們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圣彼得堡巴斯德研究所、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尼日利亞疾病控制中心、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俄羅斯國家肺結核和傳染病醫學研究中心和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
自從12月31日接到中方通報以來,在世衛組織的區域和國際辦公室的支持下,世衛組織中國辦公室一直向中方提供支援,幫助中方加強反應能力。1月中旬,一個小規模考察組已經前往武漢,世衛組織總干事和其他技術專家也在今年1月訪問了中國。考察組作為更大范圍協作的一部分,是為了分享數據和科學,這樣我們才能迅速有效地加快行動。
《財經》:對于新冠肺炎疫情,最糟的結果會是什么?
賈薩瑞維奇:想要預測新冠肺炎相關病毒的傳播前景是不可能的,這是一種全新的病毒,還有很多未知。它代表了一種演進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我們還會在其他國家看到更多確診病例。
《財經》:有人說,新冠病毒與非典病毒類似,我們這次如何吸取了應對非典的經驗教訓?新冠病毒有可能像非典病毒那樣隨著天氣轉暖消失嗎?
賈薩瑞維奇:導致新冠肺炎的病毒和引起非典的病毒不同,雖然兩者在基因上有所關聯。中國和其他國家做出反應的水平自非典在2002年和2003年暴發之后已經得到了顯著發展。如果我們現在采取行動,仍有機會遏制住病毒。由于新冠病毒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我們無法預知天氣變暖是否會影響其傳播性。目前在寒冷、干燥、溫暖和潮濕的氣候下都有人感染了病毒,因此我們建議公眾遵從他們生活所在地發出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