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功勝
“未來中國與東盟的貨幣金融合作具有更加廣闊的空間。要繼續加強中國與東盟間多種形式的貨幣金融合作,推動區域金融穩定發展;要支持中國與東盟貿易更多采用本幣計價結算,助推貿易投資便利化;要加大跨境金融業務創新力度,為經貿合作園區的發展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p>
——11月28日,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在第12屆中國-東盟領袖論壇上發表視頻致辭時表示,人民銀行愿與東盟各國央行繼續深化貨幣金融合作,便利貿易投資,促進經貿往來。

劉國強
“銀行面臨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疊加、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交織的復雜環境,其貨幣創造服務實體經濟的意愿和能力容易受到約束,造成銀行體系流動性向實體經濟的傳導出現梗阻。對此,僅靠總量調節不僅很難有效發揮作用,還容易帶來加劇資產價格泡沫、擴大貧富差距等政策后遺癥?!?/p>
——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2020年第24期《中國金融》雜志上撰文表示,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是強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體制機制建設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打通以往貨幣政策傳導的中間梗阻,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閻慶民
“增強產業先進性,是夯實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增量方面,科創板要堅守‘硬科技’定位,創業板要切實服務‘三創四新’,穩步在全市場實施注冊制,引導具有核心技術、富有創新力、行業領先的優質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在存量方面,要支持已上市公司淘汰低效供給,出清落后產能,加快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從低端制造業向高技術制造業轉型?!?/p>
——11月28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要提高我國上市公司質量,必須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形成與“雙循環”格局相匹配的上市公司產業結構,促進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

鄭薇
“‘十四五’時期,要充分利用我國儲蓄率較高的優勢,強化國內金融體系的投融資作用,暢通金融要素的國內大循環。同時要順勢而為,促進本外幣一體化,建設以人民幣資產為基礎的國際金融中心。”
——11月28日,外匯局副局長鄭薇在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繼續深化金融外匯領域的改革和開放,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郭樹清
“金融科技行業具有‘贏者通吃’的特征。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利用數據壟斷優勢,阻礙公平競爭,獲取超額收益。傳統反壟斷立法聚焦壟斷協議、濫用市場、經營者集中等問題,沒有涵蓋金融科技行業產生的許多新的現象和新的問題。為促進更公平的市場競爭,需要更多關注大公司是否妨礙新機構進入,是否以非正常的方式收集數據,是否拒絕開放應當公開的信息,是否存在誤導用戶和消費者的行為等?!?/p>
——12月8日,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面對金融科技的持續快速發展,將堅持既鼓勵創新又守牢底線的積極審慎態度,切實解決好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的風險。少數科技公司在小額支付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涉及廣大公眾利益,具備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特征。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類金融和科技領域,跨界混業經營。必須關注這些機構風險的復雜性和外溢性,及時精準拆彈,消除新的系統性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