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春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沈陽師范大學歸僑僑眷積極響應省市僑聯和學校黨委的號召,紛紛行動起來,發揮自身優勢,以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做貢獻。
遼寧省僑聯常委、沈陽師范大學僑聯副主席孫河川教授積極協調聯系坦桑尼亞僑胞為抗擊疫情募集資金獻愛心,用捐贈善款采購10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18000雙醫用手套,捐贈給沈陽市僑聯。榮獲沈陽市僑聯頒發的捐贈證書。
市僑聯特聘專家、生命科學學院張春田教授利用校內歸僑僑眷親情網定期傳播生物科學知識,引領師生正確認識和防控疫情。參與學校青年學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學思踐悟”云講堂活動。講授第四專題——生態教育,向全校師生普及“流行性、傳染性疾病與動物源疾病和戰疫”相關知識,號召大家增強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校僑眷、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秦旭芳教授在疫情發生后時刻關注幼兒疫情防控,作為幼兒教育專家,她利用專業知識,在微信公眾號“人大幼兒教育導讀”發表題為《孩子 我們不和病毒一起玩》的文章,和一線專家探討疫情當下,如何培養孩子用科學的思維看待世界。文章以幼兒的口吻提出三大問題:“腦子里的大問號——它是什么?”“眼睛里的驚嘆號——原來他這么厲害!”“行動上的百分號——我要與它斗爭到底”。她說,疫情當下,幼兒教師要以直觀、科學的視聽結合的方式幫助幼兒了解 “新型冠狀病毒”是什么,豐富孩子的認知,進而引發幼兒的小思考,探索如何保護自我,如何與病毒“斗爭”到底。秦教授認為讓孩子親身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是我們能夠給予孩子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禮物。
從2月24日開始,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廳工作部署,沈陽師范大學全體歸僑僑眷教師堅持停課不停教,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線上教研、教學活動。

面對線上教學,對一些年齡大的歸僑僑眷教師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他們雖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技術”不過關。為了上好網課,他們克服了年輕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戴上花鏡,重新做起“小學生”,學習線上教學知識、了解平臺直播使用指南,進行課件制作、導入等等。遇到技術問題,他們就向子女請教,向年輕教師請教;青年歸僑僑眷教師發揮技術優勢,指導線上教學技術、自錄速課等;新老歸僑僑眷教師互幫互助,保障了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
為了保障線上教學效果,歸僑僑眷教師們接到通知第一時間開始準備,篩選優質教學資源,制作課件,并通過微信群向同學介紹課程安排、學習方式和要求,幫助學生熟悉在線教學平臺和在線學習方式,端正學習態度,消除因疫情延遲開學而可能產生的學習怠惰情緒。課后,及時與學生溝通,掌握大家的學習動態和學習反饋,根據線上的學習狀態通知沒有及時簽到和學習的學生,同時針對每次課教學視頻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教學難點和重點進行語音講解,確保線上學習質量,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