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超 RENO PhonHOUR PhannKONG Pheach
(1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農村部蔬菜產后處理重點實驗室/果蔬農產品保鮮與加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097;2柬埔寨農林漁業部農業產業局 柬埔寨金邊 10103)
2019年5月9日,柬埔寨香蕉出口中國首發儀式在金邊舉行,綠洲農業發展(柬埔寨)有限公司將100 t新鮮香蕉從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碼頭裝船,經過15 d航行,于2019年5月24日抵達上海外高橋五期碼頭。該儀式是在2018年8月2日中國駐柬埔寨大使熊波代表中國海關總署與柬埔寨農林漁業部簽署《柬埔寨香蕉輸華植物檢驗檢疫要求協定書》的基礎上舉行,該協定書的簽署使柬埔寨香蕉可以進入中國市場,為柬埔寨香蕉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1-2]。截止2019年5月,共有10家香蕉園申請注冊成為對華出口基地,經過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柬埔寨有限公司審查評估:綠洲農業發展(柬埔寨)有限公司、隆美達農業發展(柬埔寨)有限公司、福地農業發展(柬埔寨)有限公司、龍勝華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金獅農業發展(柬埔寨)有限公司獲得批準,具有向中國出口香蕉的資質[3-4]。
2018年中國海關總署年報數據顯示,我國香蕉產量為1122.2萬t,進口154.5萬t,出口量2.02萬t,香蕉表觀消費量1 274.7萬t[5],近5年香蕉消費平均增長率6.4%,相當于每年新增香蕉需求量約80萬t,新增需求主要通過進口來彌補。2017年,柬埔寨的香蕉總產量為13.7萬t,出口4 464 t[6],柬埔寨香蕉向中國出口的潛力巨大。
作者是受中國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和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等派遣,在柬埔寨執行農產品加工援助項目的背景下對柬埔寨香蕉產業進行調研,期望通過此文對柬埔寨香蕉產業認識的分享,能對同行或各位企業家工作有所幫助。
香蕉產業主要劃分為生產階段、貿易階段和銷售階段。在柬埔寨香蕉向中國出口的過程中,生產階段和貿易階段與柬埔寨的種植園關系密切。在香蕉生產過程中,柬埔寨農林漁業部下屬的農業總局和農業產業局主要對產業進行監管。其中,柬埔寨農林漁業部農業總局對香蕉出口商進行注冊,并通過下設的國家分析實驗室對生產過程中合理施藥施肥以及不合理添加等方面進行檢驗和評估;農業產業局主要通過下設的柬埔寨農產品與食品實驗室對產品的農藥殘留、違法添加物以及品質特性進行監管。
在對香蕉貿易階段中,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海關總署對產業進行監管。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產品裝運之前進行檢查,簽署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并通過設在中國各個口岸的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具體負責進出口貨物的檢驗檢疫。其中,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柬埔寨有限公司具體承擔柬埔寨香蕉產品裝船前檢驗工作;中國海關總署主要是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關于柬埔寨香蕉輸華植物檢驗檢疫要求的議定書》,依照《進口柬埔寨香蕉植物檢驗檢疫要求》對所有產品進行檢驗[2],并負責清關等各項手續辦理。
柬埔寨與中國的友誼源遠流長,值得信賴。中國與柬埔寨的友誼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1955年,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發表了關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闡述,受到與會柬埔寨領導人西哈努克親王高度贊賞。此后60多年來,中柬兩國交往日益頻繁,友誼日益加深。進入21世紀,中柬關系發展進入快車道。2010年,兩國關系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積極推動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柬埔寨的“四角戰略”,充分體現兩國的友好關系,這也為中國企業在柬埔寨投資提供最好的背書。目前政局穩定,以洪森為代表的柬埔寨人民黨已經執政了30多年。在2019年7月大選后,洪森繼續當選首相,并將一如既往執行上一屆政府制定的發展規劃,出現政治風波幾率較小。
香蕉屬于芭蕉屬芭蕉科植物,原產于亞洲東南部馬來群島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喜光好溫,是典型的熱帶經濟作物,非常適合于在柬埔寨生長。柬埔寨地處于東南亞中南半島,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9.5℃,年平均濕度為78%,其中相對濕度最高的9~10月為84%,相對濕度最低的2~3月為71%;年均降水量為3 400 mm,其中80%的降水集中在5~10月的雨季,其余降水分布在11月至次年4月的旱季;多年來,柬埔寨鮮有臺風光顧,開展農業生產發生自然災害的風險較低,充足的光熱水資源適合于熱帶農作物的生長[6-7]。另一方面,柬埔寨開展大量的品種馴化,結合科學管理,香蕉可以做到一年兩季。由于歷史沿革等原因,柬埔寨一直沒有大規模從事香蕉生產,因而香蕉病蟲害較少,非常適合香蕉的大規模生產[8]。
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柬埔寨人口增長率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圖1)[7],因而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柬埔寨15~64歲的人口比例迅速提高,并有望在2050年左右達到穩定,因而在未來30年內,柬埔寨國內的15~64歲的勞動力數量將繼續增加,為農業生產提供充足數量的勞動力。
作為世界上51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2018年柬埔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512美元[7]。2019年,政府公布制定的工人最低工資為182美元/月。香蕉種植園一般工人的工資在182~250美元/月,同時種植園存在季節性集中用工的需求,此時香蕉種植園雇傭工人的價格在6~9美元/天,該工資水平在東南亞具有一定競爭優勢。

圖1 柬埔寨人口增長率(A)和15~64歲人口比例(B)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和老撾的香蕉單位產量分別為4.52、60.2、12.7、13.5、23.3、16.3和41.9 t/hm2。柬埔寨的單位產量僅為4.52 t/hm2,僅為印度尼西亞產量的7.5%,如果為了減小因為氣候引起的單位產量差異,與鄰國泰國和越南相比,柬埔寨的產量僅為上述兩國的19.4%和27.7%。另一方面,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和老撾的種植面積分別為3.05萬、11.9萬、2.75萬、44.7萬、4.3萬、12.5萬和2.26萬hm2[6,9](圖2),因而柬埔寨現有的種植面積與馬來西亞、泰國和老撾相近,如果通過選擇適當的品種、對現有種植園進行投資和改造、并配合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柬埔寨的香蕉產量在全球排名將在2年之內發生顯著性變化。

圖2 2017年東南亞主要香蕉生產國單位產量和種植面積
香蕉種植雖然屬于農業項目,但是產品的采后處理和運輸均需要依賴于良好的運輸條件和電力設施。世界經濟論壇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柬埔寨的交通基礎設施水平在參評的140個經濟體中,列第108位[7]。目前,公路作為柬埔寨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占客運運輸總量的65%,貨運運輸總量的69%。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路網長度為52 239 km,其中國道5 622 km,省級公路6 617 km,農村公路約4萬km,公路密度0.25 km/km2;瀝青路面公路密度極低,僅為0.011 km/km2。柬埔寨內陸水系主要包括湄公河、洞底薩河和巴薩河,雨季總長度約為1 750km,旱季縮減為580km,基本上長期處于閑置狀態。
柬埔寨電力基礎設施落后,難以滿足現有生產企業的生產需求。2012年,全國電力需求為32.5億度,其中,國內發電15.1億度,進口電量17.4億度(其中,向泰國購電4.46億度,向越南購電12.92億度,向老撾購電783萬度),電力供應的缺口為54%。在農村人口中,僅有20%的居民有電可用;在城鎮住戶中,僅有60%的住戶可得到電力供應。目前,全國電力需求年增速約為12%,預計到2025年,全國電力年需求將達到367.5億度,還有較大的缺口需要填補[10]。
在日常工作中,香蕉種植園需要面對政府機構、檢驗部門和環保機構的監管。柬埔寨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工作效率較低,2019年,柬埔寨法定的假日有28 d,部分行政審批手續繁冗[10];在2018年全球國家清廉指數排名中,柬埔寨在全球180個接受調查國家的國家中排名第161位,位列東南亞國家最后一位,這些數據均是反映柬埔寨政府工作效率較低的現狀。
香蕉種植園需要對農業工人進行管理。香蕉生產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一般有經驗的技術工人平均可以管理2 hm2的成熟香蕉園,但是在種苗、抹花、套袋和采收時,需要雇傭大量的臨時勞動力。目前,農村年輕勞動力大部分進城務工,剩余的勞動力平均年齡偏大,數量不足;另一方面,農村高齡勞動力文化水平低,流動性大,勞動力的穩定性較低。
2017年,柬埔寨的香蕉總產量為13.7萬t,出口4 464 t,出口比例為3.26%[6],國際市場基本上處于空白。在東盟十國中,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是香蕉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全球也享有一定的聲譽。以中國市場為例,菲律賓香蕉物美價廉,消費者會有意識的選擇菲律賓香蕉,而柬埔寨香蕉對所有消費者是陌生的。
柬埔寨整個香蕉生產基本上處于一個自發的狀態,缺乏政府的規劃、缺乏行業的聯合、更缺乏品牌的建設和國際市場的對接。
建立柬埔寨香蕉協會,因地制宜建立行業發展規劃。隨著《柬埔寨香蕉輸華植物檢驗檢疫要求協定書》的簽署,我國投資者越來越看好柬埔寨香蕉對中國出口市場。我國的投資者帶來優異的種質資源、帶來先進的生產和管理技術,帶來新的活力。自2010年以來,已經有數十家中國企業在柬埔寨投資香蕉產業[11]。預計在未來的5年內,柬埔寨的香蕉種植面積有望提高2~3倍。
由綠洲農業(柬埔寨)發展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的柬埔寨香蕉協會旨在拓展國際市場,促進行業內協調競爭,維持柬埔寨香蕉產業可持續性發展,避免柬埔寨的香蕉產業重蹈廣西香蕉產業的覆轍。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期待協會結合柬埔寨國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的建立行業發展規劃、建立柬埔寨香蕉品牌、發展產異化的產品,從而維持產業長期健康發展。
我國投資者可以先聚焦于向中國出口的香蕉市場,逐步建立柬埔寨香蕉品牌,再逐步拓展全球市場。香蕉是全球產量最大的水果之一,貿易化程度非常高。目前,美國、俄羅斯、德國、比利時、英國是香蕉進口量最大的5個國家,在亞洲,中國、日本、伊朗和韓國是香蕉進口量最大的國家,其在全球的排名分別為第6、7、12和14位[6](圖3)。開發美國、俄羅斯、德國、比利時和英國香蕉市場,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圖3 2017年香蕉主要進口國的進口量
開發差異性香蕉品種,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提高市場份額。全球香蕉種質資源豐富,可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我國投資者也應該深入挖掘消費者的需求,推出多層次的香蕉產品。尤其是通過一些特色風味、特色果型和特色營養的差異性品種,鎖定不同消費者群體。通過差異性產品,提高市場份額。
開展香蕉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抗風險能力。香蕉在采收后需要進行分級,分級的等外品一般會占到20%~30%,將其開發為香蕉片、乳飲品、香蕉酒、香蕉醋、膨化食品等,豐富產品線,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需求;同時香蕉莖葉等副產物產量大約是香蕉產量的2.4倍,其豐富的蛋白質、糖、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以為造紙、制藥、新型飼料等提供豐富的原材料。通過香蕉副產物的加工不僅可以提高香蕉產業的經濟效益,還可以避免一些潛伏性病菌給生產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