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
(合肥學院基礎教學與實訓中心,安徽合肥230601)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主要覆蓋地區包括黃山市部分地區、宣城績溪縣和江西婺源縣等地。徽文化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徽州地區發展相對穩定,歷史文化以及遺跡等保存良好,因此,徽文化深刻體現了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深邃與廣博。[1]徽州文化的源遠流長,大量具有獨特地方特色的民俗詞匯成為了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往往與徽州地區人民的生活習慣、地理名稱、特色節日等相互結合。在徽文化民俗詞匯中,可以清晰地發現徽州地區的文化與生活特色,也能夠體現徽州地區人民的生活狀態。從民俗詞匯特點上來看,徽文化民俗詞匯具有以下特點:
隱晦:徽文化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含蓄而不直露的特點,因此部分徽文化民俗詞匯具有較為明顯的隱晦特點,如在徽文化中,人們將咸鹽稱之為“咸沙”,甚至一些徽文化民俗詞匯中還沿用了古語,如祁門地區稱奶奶為“嫗”。
修飾:徽文化的民俗詞匯中,習慣利用修飾詞語對具體的事物進行美化,通過部分具有深意的詞匯,展現某一事物的特點。如新安人家,通過“人家”一詞,體現了飯店愜意、優雅,且富有民俗生活特色的氣質。再如,屯溪老街,通過“老”這一修飾詞,體現了屯溪老街的年代久遠,歷史文化厚重的特點。
徽文化民俗詞匯中,包含了豐富的宗教文化、商貿習俗、徽派建筑特色等內容,其如同一部浩瀚的徽文化典籍,記錄著徽州地區的發展之路,也富有深刻的文化內涵。
在收集到的為數不多的徽文化紙質、網絡英文翻譯材料(如:中英文宣傳手冊、畫報、景點實景拍攝的中英文介紹、導游圖及彩頁等)中,不難發現這些英漢對照材料大都是語義對等翻譯,也不乏機器翻譯。[2]簡單直接的翻譯方式,不僅不能正確表達徽文化民俗詞匯的內涵,同時甚至無法表述清楚詞匯的本意,容易造成誤解。這也反映出高水平翻譯人才的嚴重缺乏,無法正確傳達文化信息,主要問題包括以下方面:
直譯晦澀難懂:在徽文化民俗詞匯的翻譯中,大量的民俗詞匯被直譯為詞匯的字面意思。這種翻譯方式,是將詞匯拆分為多個單詞或單字,再根據拆分結果進行逐字翻譯。雖然這種翻譯直截了當地體現了字面意思,但是卻容易引起讀者的誤會。如“新安人家”就直接翻成了“Xin’an people home”,容易被讀者理解為“新安人民的家”。再如黃山特色毛豆腐被直接翻譯為“wool Tofu”,則容易被讀者理解為“羊毛豆腐”,臭鱖魚被直譯為“smelly Mandarin fish”,容易被讀者曲解為“變質了的鱖魚”。
缺乏深入文化挖掘:由于徽文化自身具有較為明顯的含蓄語言特點,同時中國文化和漢語言博大精深,許多文字難以通過英語簡單的詞匯進行表述。加之漢語言和英語的語言體系不同,也就決定了在一些徽文化民俗詞匯的翻譯中,無法實現“詞對詞的翻譯”。但是在實際的外宣翻譯中,由于缺乏翻譯經驗和能力不足,很多翻譯雖然能夠描述民俗詞匯的表面意思,但是卻不能較好地體現民俗詞匯的深刻內涵。[3]如:跳鐘馗是盛行于徽州地區,人民除煞祈福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被稱之為“除惡狀元,鎮邪將軍”。譯文“the protector against evil spirits and demons,the hero capturing ghosts”中將“狀元”譯成“the protector”,“將軍”譯成“hero”未能體現“狀元”蘊含的“top”的含義以及“將軍”所蘊含的“status”的含義。
缺乏情懷感知:徽文化內斂含蓄的表達方式,決定了其大量的民俗詞匯中都具有深刻的情感寄托,例如屯溪老街作為極具代表性的黃山地區文化集中地,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情感,是對徽州老生活的一種記憶形式,但是在翻譯中,屯溪老街被直接翻譯為“Tun xi old street”,雖然這種翻譯方式深刻地闡述了屯溪老街的字面意思,但是對于“老街”一詞所蘊含的情感卻未能充分體現,導致一些國外友人會將“Tun xi old street”簡單地理解為“屯溪的舊街道”,甚至理解為“破舊的街道”,毫無情懷可言,更不能充分體現屯溪老街背后的“豐富歷史故事”。
信息傳播是民俗詞匯外宣翻譯的目的,而翻譯是其本質,因此它同時又遵循翻譯和宣傳的一般規律,強調信息的立場性、對象性和目的性。在民俗詞匯的外宣翻譯當中,不僅要對詞義進行解讀,同時也要充分考慮信息接收者的文化背景,即翻譯者必須尊重“傳播對象”的特質屬性,即充分考慮翻譯的對象性。而在翻譯的目的中,則以文化交流和文化解讀為主,這也就意味著,民俗詞匯外宣翻譯既要保存其特色文化風味與核心價值觀,又要使譯語更好地貼近譯文讀者,實現異質文化間的對話。譯者(傳播者)應深諳中西兩種文化的差異性與兼容性,積極消除翻譯中的“噪音”因素,將文化的傳播效度最大化。而目前徽文化民俗詞匯外宣翻譯存在的三個主要問題(直譯晦澀難懂、缺乏深入文化挖掘、缺乏情懷感知),正是因為忽視了傳播對象的文化背景,其本質是未能遵循傳播和翻譯的基本原則,翻譯喪失了原詞匯的文化內涵,導致翻譯失準。
針對徽文化民俗詞匯寓意深刻、表達晦澀、內涵豐富等特點,徽文化民俗詞匯外宣翻譯不僅要對徽州詞匯的內容進行解讀,同時也要對其內涵文化進行深刻的解讀。因此,在進行翻譯時,不僅要關注徽文化民俗詞匯的字面表達,確保國外友人能夠充分理解其基本意思,同時要對其背后所體現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度挖掘,通過翻譯,展現徽文化的魅力。
微信小程序的關鍵詞推廣,增強了“千聊”MOOC的曝光率,微信公眾號的軟文推廣,分享到群,分享到好友的親民功能加大學習平臺大學生畢業作品、獲獎作品的宣傳,加強了學習成果的傳播,讓好友或家人一起見證,提升學生學習榮譽感。
基于徽文化民俗詞匯含蓄的表達方式,傳統的直譯必然會造成詞語的歪曲,因此,在進行外宣翻譯時,應當采用五步法對徽文化民俗詞匯進行翻譯。所謂五步法,即:解讀——轉碼——譯碼——重組——添加。
解讀:即對民俗詞匯的表面詞義和內涵進行分析,深度挖掘民俗詞匯所要體現的情感思想,確定民俗詞匯的表達意圖。例如,“新安人家”所要體現的是新安當地人的平凡生活,與農家樂的含義相似,但是卻更加凸顯文化內涵。因此,在翻譯中應當注重對“人家”一詞的解讀,強調“人家”所蘊含的“地方生活”之意,令國外友人能夠理解“新安人家”是一處能夠體會當地生活以及地方美食的地方。
轉碼:即對徽文化民俗詞匯進行漢語言的轉譯,利用簡單的便于翻譯的漢語言,替代徽文化民俗詞匯。由于轉譯語言與原詞匯屬于同語種(同為漢語),因此轉譯語言更容易精準體現徽文化民俗詞匯的意思。即通過轉碼的方式,將徽文化民俗詞匯進行降維,使其從晦澀難以翻譯的詞匯,轉化為簡單易于翻譯的詞匯。
譯碼:即對轉碼后的詞匯進行翻譯的過程,該過程較為簡單,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漢英翻譯即可實現。但是譯碼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延展和聯想,盡量采用直譯的方式進行。
重組:即對譯碼后的翻譯內容進行英語視角的分析,使翻譯結果更加符合英語的思維習慣和英文表達方式,因此是對譯碼過程的矯正和整理。
添加:即對重組后的翻譯結果與原詞匯進行比對,確定翻譯后的詞匯是否能夠清晰地表達原詞匯的內容,對存在遺漏的語義予以補充。
如徽州甲酒,首先譯者應當明確“徽州甲酒”是一種選用優質糯米經過恒溫發酵精制而成的低度甜米酒,且“甲”源于兩方面含義即“第一”和“家”(諧音)。其次,根據解讀后的“徽州甲酒”,可轉碼為“徽州家庭自釀的甜米酒”。再次,可譯碼為“sweet rice wine made by Huizhou family”。但此翻譯顯然不符合原詞結構,且未體現“甲”的原意,則可通過重組和添加,翻譯為“the best Huizhou sweet rice wine made by family”。
介于外宣詞匯的特殊作用以及應用方式,在徽文化民俗詞匯的外宣翻譯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外宣物料的特殊載體以及宣傳方式,除了進行常規的漢英翻譯以外,還可以基于外宣這一特殊用途,利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對徽文化民俗詞匯進行翻譯解讀。
圖示法:圖示法是結合外宣這一特殊用途所采用的翻譯方法。為了滿足外宣的作用,在徽文化民俗詞匯的翻譯中,對于一些相對晦澀難懂的詞匯,或者語義內涵范圍較大的詞匯,可以采用圖示解讀的方式,在進行了簡要的詞匯翻譯后,可以配合圖片對翻譯的內容進行更加直觀的闡釋,使得國際友人能夠建立“翻譯與圖片”的對應關系。如在翻譯“新安人家”時,可以適當插入新安人家的圖片,在翻譯“屯溪老街”時則配合屯溪老街的實景圖。
附文法:徽文化民俗詞匯的內涵豐富,簡單凝練的幾個字詞可能就代表著極為深厚的文化內涵。這種豐富的內涵從語言特點來看就不可能通過簡要的幾個英語詞匯所替代。因此在部分徽文化民俗詞匯的翻譯中,可以采用附文法進行解讀。即在翻譯過程中,增加一段英文解釋,用于全面闡述民俗詞匯的全部寓意。附文內容可以是對詞匯的闡述,也可以是一段精簡的故事,其目的并不在于翻譯,而是希望通過附文,幫助國際友人體驗和感悟其中的情感和文化。如:凍米糖可采用附文法翻譯,即“frozen rice sugar(A kind of sugar fried with rice)”。
翻譯人才是限制徽文化民俗詞匯翻譯質量的主要制約因素,由于人才的匱乏,導致徽文化在外宣過程中頻頻出現翻譯失準甚至是翻譯錯誤的問題。因此,提高徽文化民俗詞匯翻譯質量,需要培養優秀的翻譯人才。一是積極引進翻譯人才,二是在徽州地區建立翻譯聯盟,將分布于各個企業、景區、單位的翻譯人才進行聚集,建立統一的翻譯系統。群策群力,提高翻譯質量。[4]在這一過程中,也應當鼓勵具有資質的翻譯團隊或企業開設“翻譯公司”等,全面提升翻譯質量。
徽文化民俗詞匯數量上的有限性,使得徽文化民俗詞匯具有較強的可統計性。因此可以建立完善的民俗詞匯文化翻譯詞典,邀請專家或高質量翻譯人才,對現有的可搜集到的民俗詞匯進行統一翻譯和規定。一方面,避免出現“一詞多譯”的現象,混淆國際友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為缺乏翻譯能力的徽州景區或企業提供可參考、可查閱的標準翻譯資料,進而全面提升翻譯質量。
為更好地提高徽文化民俗詞匯翻譯水平,可建立國際友人翻譯反饋機制。邀請對徽文化有所體驗的國際友人對部分民俗詞匯進行翻譯。通過國際友人的視角,思考民俗詞匯的翻譯準確性,并在翻譯中引入國際友人的意見建議。
徽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豐富,含義深刻,在進行徽文化民俗詞匯的翻譯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傳統的翻譯策略,同時也要充分結合徽州地區文化特點,以及外宣材料的特點,不拘一格,采用多種形式的翻譯方法,以促進國際友人了解徽文化為目標,進行多樣化、科學化、靈活化的民俗詞匯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