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華,王旋,胡龍霞,劉文斌
(武漢輕工大學 醫學技術與護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23)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世界范圍內的常見癌癥,也是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GLOBOCAN 2018的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胃癌新增病例超過100萬例,死亡人數大約為78.3萬例 (相當于全球每12例癌癥死亡病例中有1例死于胃癌),成為第五大最常見癌癥和第三大癌癥死亡原因[1]。在胃癌高發地的我國,每年約有超過30萬人死于胃癌及其并發癥,占據全球死于胃癌人數的40%以上[2]。目前仍以手術方式治療為主,雖然早期根治術后5年生存率達90%以上,但在臨床上以進展期胃癌多見,僅靠手術治療,其效果通常不是很理想,進展期胃癌的5年總生存率只有15%-20%[3]。癌癥患者會因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出現恐懼、抑郁和焦慮等負性情緒而影響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陪護家屬會因為家庭生活改變、經濟負擔和擔憂病人等也出現負性情緒。在我國,癌癥患者的家屬承擔了大部分照護任務。提供大部分照顧的人即主要照顧者,是照顧病人不拿酬勞但照護時間最長的人[4]。為了解胃癌患者照顧者相關研究的發展動態,現從文獻計量學的角度,對第一作者是中國大陸、發表在CNKI上的關于胃癌患者照顧者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參考。
檢索中國知網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的文獻全文數據庫,在“輸入檢索條件”下選擇“主題”字段輸入“胃癌”或含“胃腫瘤”并且連接知網中的“篇名”字段中輸入“照顧者”或含“家屬”,選擇“模糊”詞頻進行檢索。文獻納入標準:①發表時間為從建庫至檢索日期即2019年11月30日;②第一作者為我國大陸人;③研究對象為胃癌患者的照顧者。文獻排除標準:①原文通過各種途徑都未能獲得;②發表過多次的文獻;③會議、壁報交流、報紙等。按照檢索結果逐一審讀并統計文獻的題目、目的、結論、發表的雜志名稱、發表年代等,剔除與本研究無關文獻。
根據本研究的目標和內容,應用WPS2019軟件中的Excel建立數據庫,將在知網上檢索到的文獻按照序號、參考文獻、是否能找到、文獻發表年代、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單位、碩士論文/文獻、發表期刊、評價工具、研究目的、研究結論、關鍵詞、是否為獨立著作、研究類型、有無資金資助情況等,對每一篇文獻按照以上描述錄入相應的信息。
將每篇文獻按照錄入信息要求錄入并制成Excel表格,將檢索到的參考文獻導入NoteExpress文獻題錄管理工具中,采用SATI軟件處理參考文獻,采用Ucinet軟件做可視化分析。
從檢索結果來看,只有2006年到2019年期間有文獻發表出來,而且在2010年、2012年、2013年沒有關于胃癌照顧者的相關研究,其他年份波動較大,但總體呈上升趨勢,說明研究者越來越關注胃癌照顧者的相關研究了。(見圖1)

圖1 中國知網發文量年份情況
21篇文獻中,除開4篇碩士論文,還剩下17篇期刊文獻,這17篇期刊文獻發表的雜志中僅有5篇核心期刊,僅占29%,說明關于胃癌照顧者的相關研究在知網上的發文量還不夠多。(見表1)

表1 發文期刊刊載情況
從餅圖結果可以看出,描述性研究最多,占到了62%,實驗性研究占19%,類實驗性研究占14%,而質性研究僅有5%。(見圖2)

圖2 文獻研究類型分布情況
從圖3柱狀圖可以看出只有浙江、上海一帶發文最多,江西、遼寧、山東其次,北京是發文量最少的城市之一。

圖3 文獻作者地域分布情況
檢索到的21篇文獻中有14篇文獻是多人合作的文獻,只有7篇是獨立作者完成的,除開4篇碩士論文的話,也就是說僅有3篇文獻的作者是獨立作者。(見表2)

表2 文獻作者合作情況
出現次數越多的關鍵詞代表與該關鍵詞相關的研究就越受關注。根據SATI軟件去重后的詞頻統計結果顯示,關鍵詞為“胃癌”的達到16次。將相異矩陣的Excel的矩陣圖導入到Ucinet軟件做可視化分析的中心度分析后,發現由關鍵詞而得出的結果中,有“負擔”、“胃癌”、“心理護理”、“疲勞”、“健康教育”、“身心狀態”、“影響因數”、“生活質量”、“家庭照顧者”、“應對方式”、“手術治療”等都是焦點問題。(見圖4)

圖4 關鍵詞共現可視化的中心度分析情況
結果部分的內容呈現了發文年代、雜志名稱、研究類型、作者地域分布等情況。從結果中可以看出近年來研究者對胃癌患者照顧者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可能是由于此前的研究大多關注患者本身,對照顧者關注較少,而承擔患者照顧任務的人主要來自于家庭照顧者。通過研究照顧者來制定相應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提升住院體驗感為目的,所以目前關于照顧者的研究愈來愈多。患者照顧者存在的問題也較多,為了照顧患者,有的家屬辭掉了工作,有的白天工作,夜里照顧患者等多種情況時有發生,因此患者家屬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譬如精神上,癌癥患者家屬承擔的壓力并不比患者的輕,在陳紅霞等[5]的質性研究中發現晚期癌癥患者家屬實際上承受了更多痛苦。譬如生理上,汪苗等[6]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照顧者睡眠質量較差,而且照顧負擔越重,睡眠質量越差。譬如生活質量上,肖惠敏等[7]的研究發現患病時間越長的患者,其照顧者生存質量越差。譬如在疾病認知上,魏征等[8]的研究結果提示老年腦卒中患者家屬缺乏對疾病的認知,對疾病相關知識方面的需求較大。因此研究患者的照顧者也是比較有意義的事情,以照顧者為切入點,制定相應措施,改善患者家屬的不良狀況后有利于患者的依從性和康復。
從發文雜志來看,發在中國知網上的核心期刊文獻較少,可能是由于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大多是患者本身,而對照顧者的關注度還不足夠多。另外可能是由于文獻的質量暫時還沒有達到知網中核心期刊的要求,需要再進一步深化。結合研究類型來看,以描述性研究居多,可以看出關于胃癌家庭照顧者的研究多集中于現狀調查及分析影響因素的研究中。結合中國知網上發在核心期刊的文獻篇數較少,推斷可能的原因是:現階段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現況調查上,可能目前的雜志社大多關注臨床實驗類的研究型文章。
從現狀中分析背后的原因,從原因中探索可以干預的措施,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目前從多個數據庫中可以檢索出各種不同類別的方式方法對照顧者進行干預,達到研究者預想的作用。譬如,蔡劍梅等[9]的研究提示對肝硬化失代償期居家護理時提供綜合健康教育療法能降低照顧者的心理壓力、提高幸福感。高璐[10]對研究對象分組后,觀察組患者實施照顧者參與的護理模式后發現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得以改善。從第一作者分布的地域情況來看,并沒有形成較為集中的區域。這可能是由于關注胃癌患者的照顧者并不只是高發地區關注的焦點,也可能是全國各地都在關注胃癌患者家屬的狀況。在我國的一項分地區的惡性腫瘤研究[11]中發現,不管東部、中部還是西部,胃癌發病率都占據較高地位,而且胃癌也是各地區常見惡性腫瘤死亡原因之一。從文獻作者的合作度情況可以了解到,現今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多人合作完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難度日益劇增的科研,團隊合作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科研的特點就是需要合作,此種表現為完成某一篇論文所需要的署名作者人數。通過合作完成的研究還能反映出研究的質量[12]。從關鍵詞共線中心度可以看出,聚焦關于胃癌患者照顧者的詞匯較多。對于胃癌患者照顧者的研究一般集中于負擔、心理護理、疲勞、照護負荷、化療、生活質量、影響因素、應對方式等,今后的研究可以對這類關鍵詞的深度和廣度進行擴充。
在中國知網上發表的胃癌患者照顧者相關的文獻篇數總體上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文獻作者的分布區域不均衡,研究類型多集中于描述性研究,相關研究關注的焦點較泛。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議:聚焦于某關鍵詞匯進行深入研究,拓展其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探討某種既適合又高效的干預方式對胃癌患者家屬進行干預后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