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梓銘
新聞事件:近日,美國哈佛大學遺傳學家邱奇宣布正在創建一個項目,讓人們利用基因相互匹配來確定是否值得成為伴侶。與此同時,日本研究人員也研發出人工智能配對,通過事先設計的涉及價值觀及性格的調查,挑選有相似觀念的人匹配交往。
從DNA相親到人工智能配對,這幾年,戀愛走向“技術主義”的說法愈發流行。究其原因,一方面,新技術新應用日益普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地同技術發展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公眾對技術的期待越來越高。大家既震撼于技術改變生活的能力,又對技術之功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就連戀愛這種較為主觀、涉及情感的事情,都希望借技術一臂之力。
應當承認,在DNA相親或人工智能配對的幫助下,確實可能讓更多年輕人容易找到適合的伴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他們社交能力不足、信息缺失等問題。比如,DNA配對致力于相親者的遺傳病篩查,以減少后代產生遺傳病的概率;人工智能配對會調查一些雙方交往時不便提出的問題,有助于避免初次接觸的尷尬。
不過,戀愛是一件感性的、充滿不確定性的事,再精確精準的技術,恐怕都無法窺透其中奧秘。更何況,運算得來的結果,充其量只是概率的測算。在復雜多變的現實面前,誰都沒辦法避免例外的發生。若戀愛真如“技術主義”的設想那般,變得確定無疑時,當中的偶然和悸動,也就所剩無幾。這樣的戀愛,還會刻骨銘心、令人難忘嗎?
總之,技術有用,卻并非萬能。過于偏信,實無必要。
(據《廣州日報》)■
新聞事件:近日,大連海關在機場查獲旅客隨身攜帶的一枚“能量石”,經檢測,該“能量石”輻射超標,其具備的放射性核素確定為致癌物。該旅客稱自己的女兒佩戴三個月以來經常無故流鼻血。出售有醫療功效的“能量石”的電商平臺賣家宣稱,用“能量石”泡水喝能溶脂解毒、治痛風。對于使用“能量石”是否會有健康風險,賣家均拒絕回應。
佩戴金銀首飾,可以彰顯尊貴和個人財富;而佩戴各種玉石,除了比金銀首飾“更進一層”之外,又被視為可以體現個人素養甚至有“祛病養生”功效,無論是否有科學依據,至少佩戴玉石不會有害健康。而最近頗為流行,又被商家吹得“神乎其神”可以防治百病的所謂“能量石”,則完全就是出于利益追逐的一種想當然。
“能量石”能輕易大行其道,讓消費者心甘情愿地掏錢購買,除了保健公司利用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通過對產品虛假宣傳,讓消費者不知不覺陷入陷阱外,消費者缺乏科學素養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缺乏科學素養而盲目跟風、失去理智,很容易“人財兩空”,錢財丟了,健康夢也沒了。因此,普及科學養生的知識很重要。只要我們稍具科學素養,在網絡上搜搜相關信息;只要消費者能多些謹慎,擦亮眼睛,多問幾個為什么,就能避免落入騙局。
本想治病防病,沒想到反而致病,這無法不令消費者憤慨。因此,在破除謠言的同時,監管也要跟上。“能量石”涉嫌虛假宣傳,工商、市場監督、食藥監等部門不妨多方合力,對“能量石”一查到底,依照相關法律條款嚴厲打擊違法分子,讓其不敢以身試法,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