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 米振生 孫曉慧
摘 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已成為了國家重點改革發展的教育類型之一,鄉村振興專業群建設及改革是當前教科研關注的重點。該文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涉農專業群建設與改革的措施,以期提高職業院校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鄉村振興;高等職業院校;涉農專業群;建設;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4-0143-02
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高等院校培養的人才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主體科技人才[1],高等院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職生及高等院校培養出的以“新型職業農民”、“農業首席質量官”為主體的農業人才必定成為重中之重。當下,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及高職院校改革已成為了我國教育行業的重點發展領域,其中,鄉村振興專業群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教課研關注的重點。
1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
中國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也是農業大國,有計劃、科學、理性地解決涉農問題已成為了我國工作的重點。為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走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農業發展的道路,實現“三農”產業振興。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培育一支“技術精湛、熱愛農村、助力振興”的農業科技隊伍,提高人才素質和服務能力,創新構建鄉村振興服務主體是戰略部署的核心。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為解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緊缺問題的需要,是借鑒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發展經驗提出的,是獨立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2]。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注重理論和實踐一體化培養,以行業就業為導向,培養的人才具有直接上崗工作的能力,在就業市場、產業發展中更具競爭力。
2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涉農專業群建設
2.1 高等職業院校 當前,高等職業院校已成為了我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主要教育基地[3]。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發展戰略,加上我國每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可見涉及“農業科學發展”這一重大課題在我國是極其重要的。高等職業院校這一主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搖籃,決定著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質量,高等職業教育任重而道遠。
2.2 高職專業鏈接 現階段下,地方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必須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鄉村振興涉及的專業以農林牧漁大類為核心,鏈接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食品加工技術、釀酒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營養與檢測、糧食工程技術、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等)、電子信息大類(計算機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等)、財經大類(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等)、旅游大類(旅游管理、景區開發與管理等),形成了一套體系凝聚中國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產業群。
2.3 高職院校專業結構調整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一大批大學生及其創新創業者回到家鄉,或者來到基層創新發展,把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創新科技發展理念、先進營銷模式等引入農村,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在新形勢下,許多先進的行業或職業進入農村,比如,農村電子商務營銷人員(現代農業技術+電子商務)、農產品檢疫檢驗人員(現代農業技術+食品檢驗檢測)、鄉村旅游開發人才(現代農業技術+旅游管理)、農業物聯網工作人員(現代農業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新時代下,農業、農村必將成為吸引更多人才向往的地方,這也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面對中國這個農業大國,現代農業技術這一核心專業及技術是其特色,地方高職院校必須不斷建設優勢學科和專業,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形成一套完整科學的“鄉村振興專業群”。
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涉農專業群改革
3.1 加強學校、系部、專業合作,提升鄉村振興專業群的影響力 建設鄉村振興涉農專業群,突出高等職業院校,必須做出一系列改革,加強學校與學校、系部與系部、專業與專業之間聯系,建設真正意義的鄉村振興專業群,提升其影響力。學校之間互相借鑒學習各自鄉村振興的優勢點,并突出各自有實力、有特點的專業及相關系部之間的聯系,這樣才可為真正的專業群建設與改革提供幫助。各地區涉農高職教育主要依賴于各地區產業發展,但高等職業教育整體發展必須放開眼界,與各自發展目標相關的高校鏈接,整體建立服務于鄉村振興。
3.2 夯實校企合作平臺,建立鄉村振興“政行企校”專業平臺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式,“政行企校”一直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專業化支持平臺[4]。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培養一代代鄉村振興高素質人才,必須突出“校企合作”和“政行企校”這2個重要方式和平臺。建設鄉村振興專業群,為改革發展,加強“校企合作”,可以突出“鄉村產業振興校企合作”,一方面服務于現有涉農企業發展,另一方面服務于鄉村振興。再一步突出“政行企校”這一平臺,依托來自國家、行業、企業等多方實力,建立鄉村振興專業群,培養新型人才。
3.3 建立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培養新時代鄉村振興人才 鄉村振興涉農專業群建設核心來自于師資團隊構建[5]。高等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水平主要包括教師的學歷、教科研、社會服務等多個方面。建立鄉村振興涉農專業群師資團隊,首先,應樹立先進職教理念,加強一步步師資培訓,增加兼職行業、企業教師數量,培養“雙師型”主體教師隊伍;其次,增加涉農專業老師的鄉村振興服務,提升教師團隊的實踐指導能力與社會服務水平。
4 結語
當前,高等職業院校應抓住機遇,基于鄉村振興戰略,部署貫徹執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建設符合地方經濟發展的涉農專業群,依靠校校、校企合作,依托“政行企校”服務平臺,組建高等復合型人才培養師資隊伍,著重加強本土涉農科學研究和鄉村振興社會服務責任,提升高等職業院校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顧暉.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高職院校的機遇與發展路徑[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20):35-36,52.
[2]劉迎春.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牧高職教育專業分析及改革建議[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9):232-234。
[3]任玲,金濯,翟旭軍.高職農業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養路徑的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12(52):17-18.
[4]何楊勇.高職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舉措、困局與路向[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9,18(3):12-18.
[5]黃先敏.微課引導下高等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的教改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6(52):284-28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