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彬 董恩宏
摘要:達斡爾族“烏欽”作為一種較為流行的民間傳統說唱藝術形式,具有獨特的說唱風格,蘊含獨特的民族風情,在2006年,已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通過對達斡爾族說唱“烏欽”藝術特點的分析,能幫助我們了解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確保能夠實現對其的有效保護和傳承,以此來不斷為民族文化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關鍵詞:達斡爾族 說唱“烏欽” 藝術特點
傳統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主要載體,是民族文化得以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更是提升人民文化自信心的有效保障。達斡爾族的說唱“烏欽”起源并流傳于田野鄉村,藝術內容較為豐富,藝術語言生動鮮活,充分體現了達斡爾族的民族特色和生活習性。因此,我們應進一步分析達斡爾族說唱“烏欽”的藝術特點,確保能夠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來實現對其的傳承與創新發展,從而吸引更多的人來了解和認識達斡爾族的“烏欽”藝術文化。本文將針對達斡爾族說唱“烏欽”的藝術特點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一、“烏欽”的說唱特征
“烏欽”這種說唱形式,是說說唱唱講故事的形式,多數人是無伴奏的演唱,少數人用四胡伴奏。“烏欽”說唱的題材不局限于某一個方面,而是范圍跨越較大,生動地體現了達斡爾族人民生產和生活的有關內容,是達斡爾族人民文學創作的智慧結晶。而通過對“烏欽”說唱特征的認識,就會讓我們對達斡爾民族有一個更新的認識,更能體會到達斡爾族“烏欽”民族文化的魅力。下面,本文將針對“烏欽”的說唱特征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一)彰顯文化底蘊
達斡爾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部區域,尤其在內蒙古自治區分布居多。在民族的發展過程中,達斡爾族憑借自身勇猛的精神,勇于抵抗外侵。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達斡爾族用本民族獨特的智慧和力量發展著獨特的民族文化,以此有效地豐富了我國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力量。而“烏欽”發展歷史較為久遠,是達斡爾民族的說唱藝術形式,充分的體現出了達斡爾族文學藝術創作水平。[1]
(二)特色鮮明
特色鮮明也是“烏欽”說唱所具備的主要特征。“烏欽”原本是由達斡爾族使用滿文進行創作的,是一種敘事體詩歌。而后來隨著“烏欽”傳唱的流行,越來越多的達斡爾族人進行口頭說唱表演,以此也就促進“烏欽”逐漸發展成為“故事說唱”類的曲藝樣式。許多達斡爾族人在說唱時,逐漸加入樂器元素,采用自拉自唱的方式,來實現對“烏欽”的表演。此外,“烏欽”的演奏曲調還較為豐富多彩,有時還采用敘事歌曲調和小唱曲調進行說唱。由于“烏欽”內容較為豐富,在進行表演時,最長的可表演幾天幾夜,最短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即可表演完成。對“烏欽”的說唱表演,尤其是在逢年過節期間更為流行。在達斡爾族的炕頭田間,傳統的“烏欽”說唱藝人,就會自說自唱或者自拉自唱,而其他人則圍坐在旁邊,聆聽藝人的演唱。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表現新生活和新時代的作品噴涌而出,如《祖國母親》體現了達斡爾族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2]
(三)選材豐富
達斡爾族的“烏欽”內容不僅包含達斡爾族的歷史和經濟,而且還蘊含著文化和社會生活,都從不同側面表現出了達斡爾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其采用的說唱主題也呈現出豐富化和多樣性的特征。其中,按照說唱內容的不同,可將“烏欽”主要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主要取材于達斡爾族的歷史。該種題材的“烏欽”說唱,不僅充分彰顯了達斡爾族的歷史生活狀況,而且還具備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參考價值。在清代,達斡爾族主要隸屬于八旗管轄,經常是戰場上的先鋒軍。因此,清代的“烏欽”主要反映了達斡爾族的從軍生涯和由于戰爭而帶來苦難的困苦之情。1914年,為了反抗地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達斡爾族人民發動起義,在此背景下,創作了著名的“烏欽”說唱《少郎和岱夫》,更是給后續歷史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充足的研究資料。第二種主要取材于愛情和生活。愛情和生活往往是藝術創作的主體,而對“烏欽”同樣適用。譬如“烏欽”中《可愛的五色花》就歌頌了美麗的愛情。在“烏欽”說唱中,對愛情的歌頌并沒有采用過多華麗的語言,而是采用更多樸實無華的語言,體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第三種主要取材于風俗民情。“烏欽”中所表現的達斡爾族特有的民族風情,是“烏欽”所具備的主要特征。譬如“烏欽”作品中的《春節》就描述了達斡爾族人民歡度春節的場景。人們將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特屬于達斡爾族的風俗習慣雜糅于“烏欽”作品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達斡爾族人民對“烏欽”作品的喜愛。[3]
二、達斡爾族“烏欽”的發展創新
雖然當前我國加大了對達斡爾族“烏欽”民族文化藝術的宣傳和傳承力度,但是還應做好達斡爾族“烏欽”的創新工作,確保能夠更好地貼合當代年輕人的欣賞品味,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學習“烏欽”的隊伍中,如此才能實現對達斡爾族“烏欽”文化的有效創新。因此,我國就應采取相應的發展創新,確保加大達斡爾族“烏欽”文化的推廣力度。下面,本文將針對達斡爾族“烏欽”的發展創新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一)提高認識,加大投入
只有實現對傳統文化的有效創新,才能更好地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因此,有關部門應給“烏欽”傳統藝術的傳承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加大宣傳力度,確保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達斡爾民族,了解達斡爾民族的“烏欽”說唱文化,這樣才能將優秀的歌曲傳唱下去。此外,為了提高人們對達斡爾民族“烏欽”的認識度,還應做好創新工作和保護民族文化工作的有效融合,確保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對創新工作的展開,還應將其納入文化建設中,政府應做好統籌規劃工作,并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以此能更好地實現對“烏欽”說唱文化的宣傳和傳承。[4]
(二)提供舞臺,培養人才
只有通過持續不斷的演唱,營造“烏欽”氛圍,人們才能更好地感受到“烏欽”文化的魅力。因此,對“烏欽”的傳承,除了采用口頭傳承的方式,還應充分利用高校以及有關培訓機構,來實現對達斡爾族人才的培養,從而加大對“烏欽”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
譬如高校可定期舉辦少數民族會演活動,給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的宣傳與表演提供舞臺,如風情音畫《達斡爾人》在2012年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中就取得了較好的演出效果,生動地展示了源遠流長的達斡爾族民族文化和原汁原味的達斡爾族生活風貌,實現了對“烏欽”文化的有效傳承。
(三)創造條件,保護傳承
優秀的民族文化是我國的寶貴財富,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因此,我們要做好民族文化的傳承工作,確保能夠發揮其優勢,為中華文化的發展提供可靠保障。有關部門應不斷建立健全相關法規,通過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來實現對“烏欽”文化的傳承。此外,還應及時發現文化傳承人,譬如民間傳統藝人、老表演藝術家以及業余兼職人員等都是“烏欽”文化可能的繼承人。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文化繼承人的支持力度,確保能夠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以此有效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快速穩定發展。[5]
三、結語
不斷地研究與分析達斡爾族說唱“烏欽”藝術特點,對于有效實現對“烏欽”說唱文化的傳承,加強人們對傳統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以及充分體現達斡爾族民族文化的特色,提高人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首先認識與了解“烏欽”的說唱特征,進而從提高認識、加大投入、提供舞臺,培養人才以及創造條件,保護傳承三個方面來有效做好達斡爾族“烏欽”文化的創新工作,確保能夠有效彰顯“烏欽”文化的民族特點和藝術特征,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和了解達斡爾民族的“烏欽”說唱藝術,以此就能實現對其的合理保護和傳承,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鴻姝.達斡爾族“烏欽”的傳承與創新研究[J].理論觀察,2016(08).
[2]王鷺羽.音樂文化學視域中的達斡爾族與赫哲族說唱藝術比較[D].延吉:延邊大學,2016.
[3]王鷺羽.黑龍江地區達斡爾族與赫哲族說唱藝術的比較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1).
[4]張天彤.達斡爾族傳統音樂體裁及區域特色[J].中國音樂,2014(02).
[5]劉麗萍.“烏欽”說唱藝術的現狀與發展略論[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黑龍江省達斡爾族音樂藝術保護發展的實踐研究 ”(項目編號:18YSB13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朱艷彬,女,齊齊哈爾大學音樂表演系,教授,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達斡爾族音樂;董恩宏,女,碩士研究生在讀,齊齊哈爾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育研究)(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