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純
【摘 要】設計藝術是一件有生命力的事情,而現如今卻越來越僵化和形式化了,設計與創造原本是那么有趣且生機勃勃的事情,現如今我們卻停滯在表面上,被束縛在形式中,使得我們的創造與設計舉步維艱、寸步難行,進而抄襲、模仿、照搬照抄等事件層出不窮。本文將探討設計藝術中形式與內容,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形式;內容;創造;經驗
中圖分類號:J0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7-0112-01
一、內容是靈魂
內容是一個作品的靈魂,是這個作品真正想要傳達給大家的東西。做設計時,形式做不出來或者形式雜亂無章,根本原因是沒有內容,沒有內容的原因是沒有看見,沒有看見是因為毫無想法,沒有想法是因為腦袋里面梳理不清,沒有整體觀,腦袋空空如也。
我們時常在觀看大師的藝術作品或者很多優秀作品的時候,我們都能聽到內心有一個聲音說:“這個想法我為什么想不到呢?”等諸如此類的話,看作品的時候對作品不屑一顧,眼高手低,真正要創作設計時又覺得自己腦袋空空如也。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為什么做不好設計,因為我們所學的、所接觸的知識和想法都是支離破碎的,我們看待問題都過于片面,缺乏整體看待知識的能力,并且我們總是過度地依賴科技、依賴百度、依賴素材、依賴表面形式、依賴經驗,而且依賴的是過去的經驗。
優秀的設計一定不會陷入過去的經驗中,例如,做一個關于桔子的海報,我們腦海中的第一個想法可能是微博搜一搜,看一看別人是怎么做這個桔子的,搜索到別人的經驗、觀點與想法,也并不了解作者本人的心路歷程,不了解作者是如何將生活中的桔子變成一張海報的過程,在什么都沒有了解的情況下,學著他的作品隨便改一改,套用一下的“拿來主義”,像極了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子,怎么看怎么別扭,讓人感覺不舒服。
真正的藝術創作和優質的內容是自己拿一個桔子親自體驗——感受——提取,用我們的五感(視覺感受、聽覺感受、嗅覺感受、味覺感受、觸覺感受)體驗桔子,用手摸桔子給我們的觸感是怎么樣的,用眼睛看它的形態與色彩,用鼻子聞它的氣味,用嘴巴嘗一嘗它的味道,自己感受這個東西給我們帶來的細微的感受,再將這些感受特征提取出來,從而運用到我們的畫面中。我們總是偷懶想直接用別人體驗的結果,但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自己真實的體驗!將它剝開,看大小、肌理、氣味、咀嚼的感受、輕重、顏色、聽剝桔子的聲音等,這樣我們做出來的東西才會更細微,才能跟大家有共鳴。
只有真實地感受與體驗,才能做出讓人感同身受的設計。在生活中體驗、感受、看見,而不是設計與生活兩張皮,跟所看所見兩張皮,我們不能變成生活中的行尸走肉,也不能把設計做成形式的行尸走肉。正所謂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切都要以生活的真實感受為依據。
二、形式是軀體
當我們內里清晰的時候,做出的選擇就會明了,創造性才能產生,行為也是一種創造。當肚子咕咕作響時就會創造出想去吃的行為,因為想要吃所以創造出“拿”的動作,因為渴了才創造出喝水的行為。不僅藝術的創造是創造,一頓三餐也是創造,教育也是創造,生命一直在創造。而我們卻忽視了這種本質的創造!
不要在形式里找安逸,不是有了形式就有了內容,有了形式不一定有內容。一個東西固化成一種形式時就無創造力。真正的藝術家無形式,當他內容或思想改變時,它的形式也會變得不同。形式是個性化的標記,形式由必要性產生。
形式是本心和本性的流露,本質是獨立的表達、判斷、認知、思想,真正的藝術家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表達、獨立的標準、獨立的判斷、獨立的認知。獨立是完全剝離其他的影響,單獨是形式,獨立是本質。所有行為的獨立形成了獨立的理論和獨立的風格,每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形式上模仿別人的不會長久,僅僅是軀殼的模仿毫無靈魂。
不要在自己與別人的經驗中錯過自己的感受,感受眼前的桔子,不要老想著用別人經驗,模仿或者改造別人已有的結果,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就如同死尸,來自別人的形式空洞且無味,只是形式并且是毫無內容的形式。
視覺和設計是形式,內容是傳達。在形式的基礎上分析形式會帶來更多的抄襲,在形式上做形式是假形式,假形式無生機、易雷同。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視覺傳達,我們需要傳達的是什么?如何傳達到位?你要告訴讀者什么?我要通過視覺傳達給大家什么?傳達的東西必須準確!因為內容而形成的形式才不會空洞和乏味。
三、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形式是精神的外化,本質有內容才能有形式,沒有內容就沒有形式。形式服從內容,內容服從形式。內容是里子,形式是外衣,形式是內容的外現。形式是抽象的內容,把內容抽取出來用符號表達。內容空洞了,形式空洞了。
形式與內容的關系相輔相成、互為表里,內容是一個作品的靈魂,而形式就是這個作品的軀殼和外衣,內容需要形式的包裹與包裝的傳達,外部的形式同樣依靠內容才更具有生命力與創造力。設計藝術就是在創造,創造活生生的、鮮活的生命,讓人們看見-感受-共鳴的一個過程。
形式包裝內容,內容支撐形式。形式與內容在設計藝術中互相支撐,二者缺一不可,相互影響。想要做好設計藝術,那么必須要處理好它們的關系,美與關系同呼吸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