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旭
【摘 要】當今社會在對孩子的培養上,大多數家長開始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音樂素質的培養也成為家長關注的焦點,鋼琴成為家長熱捧的學習對象。現在學琴的兒童年齡普遍偏小,多是三至六歲的幼兒,他們大多在初學鋼琴時會出現接受能力有限、穩定性不足、心理承受力弱等問題,這就要求鋼琴教學者對幼兒的心理特點有一定的研究,本文以幼兒(3-6歲)作為鋼琴教學中的研究對象,并通過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等理論知識分析幼兒在學習鋼琴時的心理特征。
【關鍵詞】幼兒;鋼琴教育;心理學;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7-0157-01
一、三至六歲幼兒的心理特點
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利用科學的方法啟迪幼兒大腦意識,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是在幼兒園生活學習,所以稱這一時期為幼兒期。按年齡來劃分幼兒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幼兒早期(3-4歲)、幼兒中期(4-5歲)、學前期(5-6歲)。
(一)幼兒早期階段的心理特點
在幼兒早期階段,語言的快速發展使他們已經會表達自己的意愿,并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心,特別是對于一些新奇的事物充滿興趣。在這一階段的孩子主要的學習方式是模仿,通過模仿他人的行為舉動掌握對新鮮事物的處理方法。這個時期的幼兒還喜歡不斷重復自己喜歡的活動,不僅滿足幼兒自身的情感需求,也對記憶力和行動力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幼兒需要家長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在這個階段幼兒對于成人有較大的依賴性,因此成人更要注意在行為方式上要有良好示范,幫助幼兒在早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幼兒中期階段的心理特點
在幼兒中期階段,幼兒會比早期階段變得更活潑好動,活動量和活動時間也有所增長,但是幼兒的自我控制力不夠。幼兒時期思維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幼兒可以根據頭腦中已經有印象的行為方式進行活動,依據事物表面現象進行思維活動,因而其思維是形象和具體的。但是,對于幼兒自身不太熟悉的事物他們很難理解,所以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可選用幼兒熟悉的事物,用具體的形象進行舉例,向幼兒講述事物特征,方便幼兒去理解學習。
在幼兒中期階段,隨著思維的活躍,有意行為也開始發展,可以對家長交代的任務進行有意識的聽和記。幼兒可以根據一定的要求進行想象,此時的幼兒想象力有所提高,而且可以進行有意識的想象。幼兒在這個時期能夠遵守一定的生活規范,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夠遵守簡單的游戲規則,可以在游戲中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
(三)幼兒學前期階段的心理特點
在幼兒學前期階段,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未知事物的求知欲也會增加,學前期孩子好問,有時候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而去發問求答,有時是想用自己知道的問題答案去提問他人。同時,幼兒的個人思想情感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但對自己某些行為舉動會產生緊張焦慮。所以這一時期幼兒思維雖然仍是具體形象的,但我們可以發現從幼兒提問的問題中已經包含有因果關系,表明學前期幼兒已初步形成基本邏輯思維,具備對事物發展認知和概括能力。幼兒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和現象追根問底,對于概念性知識的理解,他們已經開始注意到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學前期階段的幼兒大概可從表面理解過渡到再深層次的概念中,可以對事物作出簡單的因果判斷,他們從事物的探究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有助于幼兒樹立自信心。
通過以上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鋼琴學習特點的分析,鋼琴教師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學習心理特點,不斷積累教學經驗,讓幼兒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身體機能得到鍛煉,使孩子健康成長。鋼琴教師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保障幼兒在初期的鋼琴學習中,對音樂學習充滿興趣與好奇心,促進幼兒自信心的建立,為幼兒能夠長時間堅持學習鋼琴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結語
本文是通過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等理論知識來研究幼兒(3-6歲)鋼琴學習情況,對幼兒心理成長變化特點、學習鋼琴時的行為反應進行論述。
參考文獻:
[1]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3]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4]鄭茂平.音樂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5]胡柏.淺談鋼琴學習對兒童潛能的開發[J].美與時代,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