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青
汽車行業發展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有18世紀蒸汽汽車、19世紀的煤油內燃機汽車、20世紀的柴油和汽油內燃機汽車、21世紀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等。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全球對汽車的需求也大量增長,尤其是20世紀以來,經100多年來的不斷改進、創新,同時得益于石油、鋼鐵、鋁、化工、塑料、機械設備、電力、道路網、電子技術與金融等多種行業的支撐,帶動了汽車行業的發展,并形成了多種型式、不同規格,廣泛用于社會經濟生活多種領域的交通運輸工具。自1970年以來,全球汽車數量幾乎每隔15年翻一番,2018年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汽車產銷分別為9563.46輛、9505.59萬輛,較2017年略有下降,其中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901.54萬輛、2808.05萬輛,產量較去年略有提升(生產增加89.67萬輛),銷量略有所下降(銷售減少79.84萬輛),產銷仍為全球第一,全球占比分別為30.33%、29.51%。
1.全球汽車整車制造行業現狀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技術革新,汽車行業逐漸成為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現代化產業。汽車產業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已經成為中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具有產業關聯度高、涉及面廣、技術要求高、綜合性強、零部件數量多、附加值大等特點,對工業結構升級和相關產業發展有很強的帶動作用。
即使在近年全球經濟不景氣背景下,全球汽車產銷量仍逐年提升,從2014年的產銷8977.65萬輛、8792.01萬輛到2018年的9563.46輛、9505.59萬輛。鑒于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但存量汽車保有更新換代等原因,預測未來全球汽車產銷售處于較2018年上下波動趨勢。
分洲別和地區看,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美洲和歐洲,其中:亞太地區汽車產銷量逐年提升,從2014年4740萬輛、4251萬輛到2018年5354萬輛、4741萬輛,占全球汽車產銷量均50%左右,2018年占全球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5.99%、49.88%;歐洲汽車產銷量呈微小上升趨勢,從2014年2043萬輛、1859萬輛到2018年2216萬輛、2070萬輛,占全球汽車產銷量21%至24%之間,2018年占全球汽車產銷量分別23.17%、21.78%;美洲汽車產銷量呈穩定狀態,從2014年到2122萬輛、2512萬輛到2018年2067萬輛、2571萬輛,占全球汽車產量21%至24%之間,占全球汽車銷量26%至29%之間,2018年占全球汽車產銷分別為21.61%、27.04%。
分國家看,汽車制造大國有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印度、韓國等國家。2018年中國汽車產量2901.54萬輛,占全球汽車產量30.33%,美國汽車產量1119.00萬輛,占全球汽車產量11.70%。2018年全球汽車產量前十國家共計生產汽車7628.60萬輛,占全球汽車產量79.77%。
汽車銷售大國有中國、美國、日本、印度、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2808.05萬輛,占全球汽車銷量29.51%,美國汽車銷量1770.14萬輛,占全球汽車銷量18.62%,2018年全球汽車銷量前十國家共計銷售汽車7121.83萬輛,占全球汽車銷量74.92%。
2.我國汽車整車制造行業現狀
“十一五”以來,中國汽車產銷保持高速增長,汽車產量由2005年的570.77萬輛上升到2018年的2901.54萬輛,汽車銷量由2005年的575.82萬輛增長到2018年的2808.05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都分別超14%。2019年10月末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044.4萬輛和2065.2萬輛,同比下降10.4%和9.7%。
受益于國家產業振興政策,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79.10萬輛和1364.48萬輛,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和消費國。
分車型結構看,近年來我國乘用車占汽車產銷85%以上,乘用車產銷量逐年增長,商用車產銷量相對穩定。乘用車從2009年產銷1038.38萬輛和1033.13萬輛逐年平穩增長至2017年產銷2480.67萬輛和2471.83萬輛,但2018年出現拐點,產銷為2352.94萬輛和2370.98萬輛,同比下降5.15%和4.08%;商用車從2009年至2017年產銷量保持在400萬輛上下,2018年小幅增加,產銷為427.98萬輛和437.08萬輛,同比增長1.69%和5.05%。
分汽車生產廠家看,我國汽車主要生產廠家有上汽集團、東風公司、中國一汽、北汽集團、廣汽集團、中國長安、吉利控股、長城汽車等。銷售前十生產企業2018年銷售2503.63萬輛,占全國汽車銷售市場比重89.16%。上汽集團、東風公司、中國一汽等老牌汽車制造企業因技術、人才、體系、品牌、運營、渠道等優勢繼續保持中國汽車制造企業領先優勢,三家企業2018年累計銷售汽車1426.17萬輛,占全國汽車銷售比重超50%。2018年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累計銷售1416.95萬輛,占全國汽車銷售比重50.46%。自主品牌汽車生產銷售企業有上汽集團、吉利控股、中國長安、東風公司、北汽集團、長城汽車、奇瑞汽車、中國一汽、廣汽集團、比亞迪汽車等,上述前十自主品牌企業2018年銷售汽車共計1156.67萬輛,占自主品牌比重81.63%。
3.我國汽車整車制造行業與全球同行差距
中國汽車工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汽車工業在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增加財稅收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2009年開始連續十年蟬聯全球汽車產銷第一,成為全球汽車制造大國,但與傳統汽車制造強國比較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主品牌車企市場競爭力與世界同行仍有差距
以2017年數據為例,中國國內銷售前十車型僅有4款車型為自主品牌,且自主品牌中無轎車車型。全球銷售前十車型中無中國自主品牌,被日系的豐田、本田;美系的福特、雪佛蘭;德系的大眾等品牌占據。中國自主品牌在世界市場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中國車企盈利能力遠低于世界同行
以2017年世界第一大車企豐田汽車與中國第一大車企上汽集團(含合資車型)經營數據比較,上汽集團營業收入、凈利潤、凈利潤增長幅度、凈利潤率均不及豐田汽車50%,銷量為豐田汽車66%。
(3)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遠低于發達國家
中國雖然連續9年世界汽車產銷第一,但2018年中國千人人均汽車保有量僅為140輛,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比,差距很大。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汽車保有量和13億多的人口基數,也代表著中國汽車市場仍然擁有較大的需求和消費能力。若以10年期考慮汽車使用報廢年限,保守估算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未來每年將有2000多萬輛的更新需求,再加上人均保有量的逐步提升,汽車行業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