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偉
【摘要】實現中國夢,關鍵在人,當代青年大學生是時代的晴雨表,是時代最敏感的神經。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當代大學生,融入鄉村發展、引領時代潮流,是新時代的呼喚。個人、高校和社會需相互協調、共同努力,開創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融入鄉村振興新局面。
【關鍵詞】鄉村振興大學生返鄉創業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核心是人才,新時代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是激發農村生產力的的重要手段。因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大學生融入鄉村振興,也成為一個順理成章的新課題。
農村大學生實現順利回鄉自主創業需要做好各項準備,同時需要個人、高校和社會相互協調、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創業成功率。
一、加強自身“內功修煉”
一是加強自身知識積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知識資源,努力拓展文化知識、提高理論修養。學好專業課的同時,多方面了解掌握農村創業的相關知識、形成符合自身實際的知識體系。同時要知行合一,有目標的培養動手能力,挖掘自身的創新意識、團隊意識、創業意識和商業思維。積極參與市場實踐,提高對市場信息特別是農村市場信息的分析能力,找準適合當地實際特色項目,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和持續性。
二是與時俱進拓展思路。要充分找準社會和學校的切合點,完善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自己的風險意識和挫折意識,遇事冷靜理性,有責任感,求真務實。全面客觀了解和掌握農村市場、資源、環境、氣候、物產、機構、生產形勢、經濟模式等特點,結合各項政策和優惠,在國家法律允許范圍內合理利用好各項資源,借助外力助力創業成功。
三是做好創業規劃。在充分了解農村市場的基礎上,全面梳理創業項目、客觀審視自身條件,科學、客觀評估自身從事創業的優勢和劣勢,理性的選擇合理的投資項目。有條件的可以結合前人經驗,認真撰寫創業計劃書,全面梳理創業項目中的各種要素,對項目板塊進行系統、深入的思考,將計劃書作為行動指南。主動參加創業經驗交流會,聆聽學習成功企業家的創業經驗;深入參加創業實訓,在實際操作中提高自身創業實踐經驗。
二、高校引領帶動
高校是大學生成長的搖籃和培養基地,要切實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作為重點,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培養學生豐富的創造力,使大學生具備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同時具備生存能力、競爭能力。
一是優化課程教育體系,以提升社會實戰能力為目標,豐富教學教材內容,完善創業課程和理論知識。著重引導農村大學生選課指導,不斷提升實踐能力。
二是加強心理引導。持續關注農村大學生心理變化,加強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干預,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培養和增強農村大學生的自我心理調適能力,讓創業大學生不斷更新觀念,樹立自主創業的理念,堅定自主創業信心。
三是加強師資力量的投入。與時俱進,全面提升創業教育從教人員的文化素養、創業教育觀念和專業實踐能力等。一方面要加強就業、創業指導教師的培訓工作;另一方面要吸收外聘社會各界各種專家加盟創業教育教學,豐富創業教學層次和內容,同時要充分結合校企合作,為創業大學生搭建實踐平臺,提升實戰能力。
四是要對農村大學生創業“扶上馬、送一程”。建立創業跟進機制。學校可以出臺相關獎勵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幫助學生獲得創業資源;將大學生創業比賽成果與企業相聯系,促進產學研結合,結合高校知識密集的特點,為企業成長提供不間斷的智力支持。
三、社會構建平臺
社會要充分帶動引領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度。梳理已經發布的有關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建立協調機制,讓大學生真正享受到政策扶持。一方面可以建立政府引導基金,帶動金融機構推動創業綠色金融服務,讓大學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放開手腳去發展。另一方面可以繼續完善減免各種稅費政策;逐步構建政府支持系統,完善各項法律法規監督體系,凈化創業市場和規范市場競爭。
二是營造良好人文輿論環境。各級媒體要廣泛宣傳創業優惠政策,讓更多的農村高校畢業生了解熟悉各項創業優惠政策,營造良好政策環境;鄉鎮可以加大宣傳宣講,廣泛弘揚創新創業精神,樹立以創業為榮的社會氛圍,實施輿論引導,抵制不良價值觀念,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和輿論環境。
三是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充分發揮當代發達的網絡信息渠道,不斷搭建網絡專門平臺,應用電子商務進行立體化信息傳遞。返鄉農村大學生則要充分借助網絡信息傳遞的優勢,自主廣泛學習網絡信息技術,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網絡宣傳和應用平臺,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產品宣傳和推廣,有效降低企業成本;重視網絡信息技術、先進的科技技術應用于各項創業項目,提高項目的信息化和科技水平。
四是成立專門服務機構。農村高校畢業生回鄉創業是今后一個時期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的關鍵點,當地鄉鎮、農村要主動把握發展機遇,建立長效服務機制,成立大學生創業服務機構,積極回應大學生創業需求。設立和完善大學生回鄉創業培訓機制。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鄉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農村對人才吸引力正逐步增強,農村大學生返鄉開展有益的創業活動,是發揮才華、展現創新思維和個性特點的大好機會,必將助力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姜長云:關于編制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思考,2018(7)
[2]賀雪峰:鄉村振興的國際經驗學什么[J].決策,2018(1):13.
[3]姜長青:鄉村人才振興的昌邑經驗,《社科院專刊》總第460期,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