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芬
摘 要:檔案是人類活動的真實記錄,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是人們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重要依據,檔案工作是維護歷史真實面貌、記錄、研究社會發展歷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檔案事業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以“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為己任,服務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畢節市的檔案事業起步于解放初期,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心和領導下,干部隊伍不斷壯大,機構日臻健全和完善,檔案館藏資源日益豐富,截止2019年,全市檔案系統檔案館藏檔案達60余萬冊,館藏資料30余萬冊,檔案事業管理步入法制化、規范化、信息化軌道。開放檔案為社會提供服務取得顯著成就,為全市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檔案資源;檔案信息化;檔案建設
1 加強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提高夯實檔案發展基礎
檔案資源是檔案系統服務社會發展大局的基石,要進一步加強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夯實基礎,一是要優化館藏結構,積極做好各類檔案征集;確保轄區內的檔案應收盡收、應接盡接、應管盡管,不斷豐富館藏,改善館藏檔案結構,為檔案館工作固本強身。二是要擴大檔案資源征集范圍,重視收集、征集反映本地歷史、經濟、社會發展的檔案;努力將當地名人、重大事件、重要活動檔案和文藝作品征集進館保存;大力征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檔案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征集散存在民間和個人手中的珍貴檔案史料,積極建設富有本地特色的檔案資源體系。三是要從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為民生服務的高度出發,按照國家檔案局“到2020年綜合檔案館館藏總量比2010年翻一番,民生檔案達到館藏的60%左右”的奮斗目標,及時建立、接收各級各部門形成的專業檔案、民生檔案,同時做好館藏檔案中民生檔案的清理、篩選工作,建立民生檔案專題目錄,編輯專題資料,更好地為民生服務。四是在抓好檔案資源主渠道的基礎上,重視新領域、新載體、新形式檔案資源的管理,加強對非公經濟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家庭檔案工作的指導,推進新組織、新領域、新形式、新載體檔案資源建設工作。五是加強館庫建設,各級檔案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爭取同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建設適應新形勢下檔案利用的館庫。
2 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提升檔案高效服務效率
當前,檔案管理向檔案信息管理延伸、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是建立高水平的數字檔案館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社會大眾對檔案信息高效利用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強信息化基礎。要升級和完善信息化硬件設施,積極爭取支持,逐步購置專業服務器、高分辨率掃描儀等專業化設備和網絡版檔案管理軟件;布置安全高速的局域電子檔案共享線路。要加快采取多種模式引進、培養信息化專業人才,適應信息化需求。要將電子文件歸檔管理納入電子政務和辦公自動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實現文檔管理一體化。二是建立檔案信息門戶網站。優化網站欄目,提高網站質量。加強已建成的市、縣(區)檔案信息網站管理,及時更新網站內容。選擇具備相關條件的縣(區),通過檔案信息網,建設示范性“網上數字檔案館”。三是推進數字化加工進程。加大著錄、數字化工作力度,加快檔案信息數據庫建設步伐。繼續在全市各級檔案部門推進檔案數字化建設,搞好專業檔案管理軟件的推廣宣傳工作,開展全文數據庫、目錄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建設。要把國家重點檔案搶救保護工作與檔案數字化工作有機結合,繼續抓緊抓好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工作。以滿足當前利用需求、保護檔案原件為導向,優先對那些當前利用者特別是人民群眾急需利用的檔案進行數字化。四是確保電子檔案安全保管。切實做好檔案管理軟件、檔案信息系統、涉密設備、檔案網站和檔案信息數據庫安全管理,做好備份和日常監督檢查。建立穩固的網絡防火墻,對重要檔案、敏感信息要明確專人斷網管理,探索以光盤硬盤等介質保存數據后,進行異地備份的途徑,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災害及其他原因給電子檔案信息造成的損毀。
3 加強民生檔案工作,切實服務“三農”發展
繼續深化“三農”檔案工作,立足于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檔案工作進一步融入農村經濟生活,圍繞 “深入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產權清晰、權能明確、權益保障、流轉順暢、分配合理”的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落實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和房屋、林木等資產的所有權開展檔案工作。圍繞建立健全產權交易平臺,加快林地、林木流轉制度建設,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建立健全制度政策,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所有權、使用權實現方式,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探索農村宅基地集約節約利用新機制做好檔案工作。圍繞新農村規劃建設,實行村莊整治,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水、路、電、氣、房和優美環境“六到農家”工程。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村服務業,繁榮農村經濟,完善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健全農村公益事業建設機制,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逐步解決行政村運轉困難問題,積極穩妥化解鄉村債務做好檔案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房地產檔案、信訪檔案、社會保障檔案、婚姻檔案工作等民生領域檔案工作的調研,加大征集、接收與民生相關的檔案工作力度,擴充以民生檔案為重點的檔案門類。
4 加強檔案宣傳工作,提升公眾檔案意識
檔案宣傳工作是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公民檔案意識,增強檔案法制觀念,推進依法治檔,促進檔案事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全市檔案系統要充分運用網站、報紙、雜志等檔案專業媒體、大眾媒體和公共傳媒進行宣傳,及時報道檔案工作信息、典型材料和查閱利用典型事例等,為檔案事業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開展檔案宣傳工作要有重點、有針對性,一是圍繞檔案業務,面向檔案利用者進行宣傳;及時宣傳本地區、本部門檔案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果,宣傳檔案工作在服務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中作出的貢獻,積極爭取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對檔案事業的重視和支持,為全面完成我市檔案事業規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二是圍繞檔案法制,面向基層民眾及機關宣傳;加大對檔案執法工作的宣傳報道,加大對違法案例進行查處的宣傳力度,樹立檔案法制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以6.9國際檔案日《檔案法》頒布紀念日、全國法制宣傳日等為契機,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開展靈活多樣、富有成效的檔案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拓展宣傳渠道,創新普法形式,使檔案法制觀念深入人心。三是圍繞檔案文化,面向社會公眾及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行宣傳;深入宣傳檔案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宣傳檔案工作在存史、資政、育人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宣傳檔案和檔案工作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及文化建設中的貢獻,提升檔案文化的社會影響力。
5 加強檔案隊伍建設,凝心聚力推進發展
制定完善檔案人才培養制度,包括人才教育考核制度、高級人才選拔制度、專業人員聘后管理制度、人才培養投入制度、教育獎勵基金管理辦法等;按照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創造學習型社會的發展方向,以提高檔案人員整體素質和能力水平為目標,確保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檔案人才隊伍高學歷比例和專業職稱比例有所提高。
檔案工作的本質是服務,只有沉得下心來,才能把檔案這個冷門事業做成有志者揮灑熱血、實現理想抱負的一方熱土。我們堅信,新時代下,畢節試驗區檔案事業一定能取得豐碩成果。
參考文獻
[1]許兆來.積極探索檔案事業科學發展的新路徑[J].檔案與建設,2010(04):58-60.
[2]張志忠,朱水琴.“互聯網+稅務數字檔案”的實踐與探索[J].檔案與建設,2017(9).
[3]吳大海.檔案館公共服務研究[D].鄭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