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
摘 要: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國有企業是重要的部分。在一些經濟命脈的行業當中,如石油、煤炭以及鋼鐵等,國有企業在這些行業當中占據了重要位置。所以,國有企業能否健康發展,直接決定了國民經濟是否持續發展。在國有企業管理過程當中,黨對企業管理尤為重要 。黨組織建設對企業健康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方法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標志性的組成部分,對于新時期的國有企業來說,黨建工作使得企業將思想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從而在復雜的發展形勢中始終堅持正確的發展航向。黨在《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也強調了國企黨建工作的重要性,明確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堅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可以看出,國企黨建工作是一項政治性的戰略任務。因此,新時期國有企業必須將黨建工作放在其發展的中心位置。
1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政治功能不突出
有的單位對機關黨建工作認識不深刻,對機關黨組織的政治建設抓得不嚴不實不緊,重業務工作、輕思想政治教育,在組織黨員、干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做得還不夠。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嚴肅、不嚴格、不正規,“三會一課”等常規性工作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被動化、片面化、簡單化甚至“燈下黑”的問題。
1.2 黨建工作凝聚力不足
國有企業職工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參與者,也是黨建工作的實踐者、監督者和受益者。然而,很多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看著流于形式,廣大企業職工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凝聚力不足。黨建工作關系到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只有全員參與才能體現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作用。
1.3 頂層設計滯后,黨建工作機制存在缺陷
頂層設計方面主要表現為國企管理層及黨建部門仍然固守傳統的工作模式,也存在“閉門造車”的問題,即脫離了黨的基本路線與國家的大政方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似乎更“接地氣”,更與企業的發展實際相符,但長遠來看,這既會導致黨建工作的僵化,也會違背黨建工作的初衷,使得國有企業偏離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路線。此外,黨建工作的核心目標在于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正確的思想引領,因此必須體現時代性的特征,既要與企業的發展實際相互契合,又要融合國內外最新的發展形勢,但是部分國有企業在這一方面存在著較大的滯后性。
2 國企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措施
2.1 加強國企黨建人才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現如今,人才早已成了一種競相爭取的戰略資源,國有企業如果不盡快轉變觀念,必將跟不上新時代發展的需求。針對黨員干部斷層現象,企業要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加強跟蹤培養和動態管理,探索建立“成長檔案”制度。按照“兩個1%”要求,從選配、培訓、考核、交流等各個環節入手,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的黨員干部重用起來,選強配齊黨務干部和專職黨務崗位人員。加大黨員干部和黨務工作者培訓學習考核力度,對政策理解不到位、知識吸收較慢、組織措施不得力的人員進行再培訓,連續三次培訓考核都排名倒數或不達標人員,考慮崗位調整,逐步建立黨務人員動態管理體系。在發展黨員上,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十六字方針,從自愿提出入黨申請的人員中,擇優吸收一批思想堅定、能力突出的人才融入黨組織。在黨員管理中,建立一套黨員積分管理機制,將任前考察與平時考核相融合,完善黨員激勵考核指標,激發黨員示范帶頭意識,并做好黨員檔案管理,記錄黨員成長軌跡,提升隊伍質量,壯大組織力量。
2.2 以創新思維實現黨建工作標準化
黨建工作標準化創新的主要內容,可包括模式、戰略、流程、觀念、結構、標準以及制度等多方面的創新,屬于具有較強復雜性的活動過程。在面對各類問題時,其通過更為新穎的概念、思想來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從而起到證實新思想能夠被運用于實際的作用,即黨建工作標準化創新是基于思想創新、實踐兩者的催生作用而出現的產物。通過將黨建工作者作為中心、以需求來作為驅動、以實踐來創新舞臺的方式,來實現黨建工作及其平臺的創新性,以思想、實踐雙方面的創新來保障黨建工作創新生態的發展和應用,此為確保黨建工作創新標準化被實現的最基礎思路。創新標準化的最終目標,實際是為了保障黨內制度的合理性的提升,同時保障了黨建活動的有效性,確保黨員干部收益性得到相應的保障,因此,應當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作為其中的重點提升對象。
2.3 堅持問題導向,明確任務目標
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各級黨組織黨建工作不同程度存在虛化、弱化、淡化、邊緣化的問題,洗選中心作為基層黨組織,同樣存在基礎不夠扎實,黨建融入中心、服務大局作用不明顯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基層黨組織黨建發展不均衡。洗選中心基層31個黨組織,基層黨支部工作只是點上開花,部分基層黨組織抓不住黨建工作重點,厘不清黨建工作思路,片面認為黨建工作就是集中學習和組織活動,黨建工作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基層黨務工作者能力滿足不了新時代黨建工作要求。部分基層黨務工作人員對黨建工作要求研究不深不透,存在執行規定動作要求不準確的情況、黨建基礎工作無序,重點工作存在應付了事的情況。三是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融合不夠。部分基層黨組織就黨建抓黨建,缺乏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有效方法,不能突出自身特色,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不強。中心工作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針對薄弱環節,多年來提出了推進“十大工程”(黨建均衡發展工程、子文化落地工程、創新提升工程、青年人才培養工程、文書能力提升工程、凝心聚力工程、身心健康工程、幫扶工程、防微杜漸工程、形象塑造工程)、“1234”(圍繞全面從嚴治黨一個重點要求,嚴格落實“兩個責任”,總結中心三年專題教育中的經驗和方法,增強全體黨員的“四個意識”)、“二十字”方針(堅持、鞏固,拓展、促進,創新、突破,反對、懲治,強化、提升)等特色、系統的黨建工作思路,明確黨建工作目標,促進黨建引領中心工作。
2.4 確保目標管理標準化
就黨建目標而言,其主要包括策略性、戰略性目標及相應的任務、方案。級別較高的領主要目的為對戰略目標、高級別策略目標進行制定;級別處在中間階層的領導則對中極目標的制定進行負責;初級目標的制定則由基層領導來進行;由普通干部人員執行制定初級目標的任務、方案,并將各成員同相應的成果互相聯系,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來對整體建設的最終目標實行分解,將其不斷結合各層次的目標期望,以此從領導干部的主動性、積極性來貫徹落實黨建工作的建設,確保各層領導干部確實對黨建工作有著建設性作用。例如相關部門通過相關文件的制定發布,詳細對各工作的目的、范圍、程序等實行了統一性表述,確保了黨建工作的全面覆蓋,提供了更為完整的黨建工作目標標準。
3 結語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面臨很多挑戰,工作上也存在很多不足,必須改變以往陳舊的觀念和工作思路,不斷創新,為黨建工作提供活力。傳統的黨建工作存在思想認識不足、凝聚力不足、體制機制落后等問題,應結合企業實踐,從提高企業黨員的思想認識、豐富黨建工作內容、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健全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創新,提高國企黨建工作成效,保障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舒暢.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路徑的探析[J].黨史博采(下),2019,15(03):50-51.
[2]中央黨校黨建部.基層黨建工作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