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發展,成本管理愈發顯得重要。目前,農合機構正在面臨重要的發展機遇和嚴峻的挑戰,不斷加強成本管理,建立科學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有助于減少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資金可以迅速進行整合,從而更好地實現農合機構的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農合機構;成本管理
一、農合機構成本管理概述
農合機構以“扎根三農,服務三農”為宗旨。其網點分布在各個鄉鎮,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極其重要的支持,在地方金融行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發展,部分新興的商業銀行和國有大行也開始向農村地區進行延伸,且伴隨著國家對市場利率改革的推進,銀行自主調整利率上浮區間,使農合機構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目前,農合機構對成本的管理依舊較為粗放。由于傳統落后的管理理念,農合機構對經營業績方面抓得十分緊,而忽視了成本管理。首先,管理層未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意識,成本管理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其次,成本管理的主管部門財務部未構建科學的成本管理體系,不能對成本進行科學的管控。最后,基層網點成本意識極其淡薄,不能為全行的成本控制做出貢獻。所以,加強農合機構成本管理已經非常有必要。
二、成本管理作用
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為之奮斗的目標。利潤最大化最直接的兩個途徑一是增加收益,二是減少成本。企業想要得到發展,就需要在增加收益與減少成本的兩個環節謀取最多的利潤。對于農合機構而言同樣如此。當前,農合機構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在狠抓經營層面的基礎上務必對成本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視,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對成本進行良好的把控。促使農合機構的經濟效益可以顯著提升,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穩定的生存空間。
三、農合機構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意識薄弱
目前,農合機構的業務考核主要以存款增量、貸款增量、利息收入等作為主要的業績考核指標,以此對農合機構管理層的能力進行評價,并用以核算管理層薪酬。管理層為了更好地完成相對應的任務考核,追求考核目標實現,狠抓經營層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務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雖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可以使任務指標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但對成本管理的松懈也為農合機構長遠、良好的發展埋下了隱患。首先,農合機構管理層對于成本管理工作未能引起高度重視,沒有樹立科學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識。未將成本管理納入農合機構發展的戰略層面,成本管理未能在全轄得到有效落實。然后,沒有完善的獎懲機制,也沒有對成本管理主要部門在成本費用管控上進行專門的考核,無法激勵主管部門員工在成本管控上做出貢獻。最后,成本費用的高低與基層網點考核并沒有進行緊密的結合,導致基層網點負責人、員工的成本控制、節約資源意識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強化。綜上所述,由于重業務、輕成本的原因,致使全轄自上而下的成本管控意識都比較薄弱。
2.成本管理主管部門人員隊伍能力不足
當前,農合機構成本管理主管部門歸屬財務會計部。財務部門人員隊伍的建設還需不斷提升。第一,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合機構現有的部分財務人員專業素質較差。一部分財務會計人員是基層柜員出生,對專業的會計知識、成本管理等沒有進行過系統性的學習,知識水平相對比較有限。日常工作中基本是遵循傳統模式,踏著前人的腳步進行。遇到新業務新問題才會突擊式的進行學習,沒有積極主動地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往往只能是水過鴨背。專業素質的欠缺,導致他們無法為成本管理作出更大的貢獻。第二,農合機構財務會計部門人員相對人數較少,面對迅速發展的業務,財務人員每天面對的日常工作量比較繁重,各類賬務的核算、數據報送等都需要由財務人員負責,沒有更多的時間對成本管理的進行分析和考慮。第三,財務人員隊伍建設連續性較差。目前,農合機構財務會計人員年齡普遍偏高,隊伍的連續性問題日益凸顯。針對該問題雖然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都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例如,雖然制定了相關獎勵措施,鼓勵年輕員工加強自身學習,考取專業技術職稱。但是,其激勵措施并有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部分積極上進的年輕員工未能及時得到才能的發揮,造成人才流失。由于成本管控主管部門隊伍能力的不足,致使農合機構不能很好地落實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乏力問題亟待解決。
3.成本管理體系不健全
(1)費用預算管理水平低
科學的預算具有戰略導向作用,可以為成本管理提供準確的依據。當前,農合機構的成本費用預算較為粗放,預算的編制、執行、考評還未能系統銜接。第一費用預算的編制往往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權威式預算方式和省時省力的增量預算方法。并沒有針對上一年度預算執行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征求基層網點的預算建議,依據分析結果和建議而對預算編制進行優化。從而導致基層網點對預算費用的使用無論是否需要基本都執行用盡,造成惡性循環。第二預算執行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網點專業裝修在執行過程中很難嚴格按照預算對費用進行嚴格的控制。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只是以自身管理工作為基礎,由于各部門間具有不同的標準和要求,很容易存在返工現象,對資源造成嚴重的浪費。同時,由于主管部門未建立科學的預算體系,無法對其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不能根據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最后,預算考評未能真正得到落實。農合機構雖然建立了費用預算管理部門,但是并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和效果,工作始終停留于形式,只是在程序方面符合相關規定,沒有起到預算管控成本的真正作用。
(2)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農合機構網點多、分布廣,同時未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農合機構對于各個基層網點的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等管理難度較大。例如:固定資產更換后,原有的固定資產沒有專門的人員進行合理的清理,使固定資產得到有效的處理,同時也沒有做好監督工作,而固定資產清理,無法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針對性的處理,使資源出現浪費。更有甚者,由于監督的不到位,少數基層網點為了費用報銷,隨意列支發票,造成賬實不符,增大了成本管理難度。
(3)財務核算系統落后
科學技術無法創新,已經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目前,農合機構沒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建立專門的系統進行財務核算,并且所使用的成本核算方式相對比較簡單,核算內容較少,很難使成本控制滿足實際的需要。同時核算只能在事后進行,無法對成本做到全流程的把控。
四、改進農合機構成本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1.強化全轄成本管理意識
良好的成本管理需要全轄每一個員工的參與。農合機構必須從管理層開始對成本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視,樹立強烈的成本管控意識,在全轄區營造自上而下的成本控制、節約資源的良好氛圍。首先,轉變經營理念,將成本管理提升到戰略層面。引入資產利潤率、人均利潤率等多項指標,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標體系。通過不斷加強考核力度,使管理人員可以對財務成本管理更加重視,明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然后,針對成本管理主管部門建立科學完善的考評機制,鼓勵該部門員工積極學習努力做好成本管控的落實工作,切實承擔起承上啟下的紐帶作用。最后,將成本費用的管理納入基層網點考核,實行前中后的系統考評。不斷強化基層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使其可以節約資源。通過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觀念的樹立,使農合機構的所有人員都可以在成本管理過程中發揮作用,為農合機構的成本管理奉獻自己的力量。成本管理是每個金融機構人員必須履行的責任,只有及時轉變觀念,強化意識,才能使成本管理轉變成自覺履行的義務。
2.重視成本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當前階段,農合機構的成本管理要求財務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成本管理知識和較強的綜合管理能力。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成本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第一,通過專業培訓為財務人員提供知識補充的平臺,使財務人員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要求。同時,通過設置獎勵機制,激勵財務人員更加主動進行學習,進一步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第二,注重內部年輕員工的選拔任用,充實成本管理人才隊伍;以優越的待遇吸引其他銀行優秀的財務人員加入到農合機構隊伍中,及時創新管理理念,促進農合機構的發展。最后,不斷加強大學畢業生的擴招力度,使更多的優秀畢業生可以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發揮作用。成本管理人才隊伍具有較高的水平,才能為農合機構的成本管理制定科學的管理體系,切實落實成本管理各項工作,為農合機構成本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3.建立完善的財務成本管理體系
第一,對成本費用進行科學的預算。首先,改革預算編制方式和編制方法。加強與基層網點的溝通,聽取基層網點對費用預算的建議,提升基層參與預算的積極性,采取適合農合機構發展的預算編制方式。擴寬預算編制參考范圍,對近幾個年度基層網點費用預算及執行情況進行連續性的分析,結合業務發展情況作出最優的預算編制。然后,加強預算執行的監督管理。建立預算管理辦公室,切實做好預算執行的監督。加強各個部門人員的溝通和交流,并將預算制定執行情況作為考核的重點內容,約束預算執行。對預算與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差異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及時糾正調整。最后,對預算執行結果做出科學考評。并分析預算編制、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使預算管理可以發揮真正的計劃、監督、評價作用。
第二,完善資產管理制度。設立專門的人員對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清理,使資產價值現狀可以通過資產賬面價值準確進行展示,杜絕資源浪費。加強對基層網點的監督約束,特別是固定資產和金額較大低值易耗品統一由總行采購,切實做基層網點資產的管理,每隔一定周期進行實地盤點,杜絕出現賬實不符的發生。
第三,積極引進先進的財務核算管理系統,既可以完成基本的財務的核算,同時可以對相關指標進行科學的計算和分析,為經營預決策、成本管理等提供準確的依據。先進的系統支撐,也會為成本管理工作提堅強的后盾,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全流程。還可以使財務人員減輕負擔,更好地發揮財務人員在成本管理中的主觀能動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成本管理可以使農合機構利潤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農合機構必須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找準問題,針對性地制定策略才能使成本管理工作得到不斷的改進,促使農合機構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持續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東,胡玉森,朱艷芬.戰略管理會計在機械制造公司投資決策中的應用——榆林市圣峰有限公司為例[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1(01):207-212.
[2]王永春,劉玉玲,白曉麗.中小金融機構成本管控問題初探[J].納稅,2019,13(18):146-147.
[3]陳希鳳,陳欣欣,關心瑞.青海農牧區金融機構經營成本效益分析[J].西部金融,2018,01(02):151-153.
[4]馮君懿,邵冰冰,朱艷艷.估時作業成本法在金融機構的應用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0(01):173-175.
[5]趙寶修,潘新紅,吳雨桐.作業成本法在銀行業機構成本管理中的適應性探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8,05(08):111-112.
[6]張小瓊,王桂南,劉玉生.從財務成本管理角度看現金業務成本及控制——青銅峽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現金業務成本調查分析[J].金融會計,2018,03(06):143-146.
[7]施能自,王宏宇.內部服務收費制度——金融機構作業成本管理案例[J].中國金融家,2019,03(Z1):168-172.
作者簡介:齊定連(1988.08- ),男,漢族,廣西恭城縣人,本科,廣西賀州桂東農村合作銀行,中級會計,研究方向:金融機構財務會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