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翡琰
摘 要 隨著我國新型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的市場化運營不斷地發展,醫院逐漸從公益性的機構轉變為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更加的激烈。各項財務風險對醫院的效益和發展都有極大的影響,醫院需要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提高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能力,確保醫院健康穩定發展。本文主要探究分析新醫改方案下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財務風險防范的策略,希望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 新醫改 醫院 財務管理 問題 策略
隨著新型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醫療服務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為增加收益,醫院越來越重視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提高醫院整體發展水平。這需要管理者轉變財務管理觀念,優化財務管理手段,加強財務管理,提高醫院財務風險的應對能力和防范能力。
一、新醫改方案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預算管理機制不完善
部分醫院在財務管理方面,預算管理的機制和預算的評價監督機制不夠完善;預算管理的意識不強,執行不到位,沒有嚴格按照預算方案和相關的預算制度,主觀隨意性較強,導致醫院的預算管理顯得過于形式化,影響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無法發揮預算管理的價值作用。部分醫院經費預算和預算調整沒有按要求履行批準手續,可能存在未收先支現象,導致醫院的實際費用與預算的差距較大。醫院的財務預算管理大多是在財務部門進行,沒有將財務預算融入醫院的各個環節、各個部門,缺乏全局化管控。此外,預算編制方法和程序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對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考核。
(二)醫院成本核算不科學
部分醫院成本核算管理體系不健全,成本節約意識不強,認為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僅僅是月底歸集各類支出,導致醫院不能及時地了解各類物資和設備的實際消耗數量,醫院的成本核算滯后性較強。而且醫院在收入分割、費用分攤、成本確定、收入再分配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問題,主觀隨意性較強,缺乏規范性,無法實現對費用的科學管控,從而導致各部門間的矛盾問題出現,造成資源的浪費。
(三)缺乏對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
部分醫院在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存在重資金輕實物的現象,缺乏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管理相對混亂。部分醫院在年底資產清查的時候,只在部門與部門之間進行簡單的賬賬核對,對資產的管理缺乏完整性,導致醫院的資產不實,大量資產無從查找。在固定資產的管理中,存在資產購置不合理的現象,導致設備閑置等。
(四)醫療收費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醫院的醫療收費相對比較混亂,收費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在醫院的日常活動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一般采取的是低價格醫療服務,導致部分收費低于醫療服務成本。此外,部分醫院還可能存在亂收費、錯收費、少收費等現象。
(五)醫院財務分析工作存在局限性
部分醫院的財務分析工作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財務報表的制定和管理缺乏完整性,尤其是對現金流量缺乏有效的分析。部分醫院只重視內部的財務分析,缺乏對行業整體和外部的分析。財務分析指標沒有統一的標準,缺少可比性。而且財務分析大多是事后分析,財務分析工作缺乏前瞻性。
二、新醫改方案下加強醫院財務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加強醫院財務預算管理
新醫改方案下醫院的財務管理需要做好財務預算,不斷提高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首先,醫院財務預算目標的制定需要根據醫院的實際經營發展狀況和醫療市場的情況。其次,科學合理地編制收支計劃,組織和建立財務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建立和完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和相關考核制度,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審核和管理,及時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調整,確保醫院的財務預算編制更加準確和全面。最后,將財務預算編制貫穿所有部門、所有環節的管理,促進醫院全體員工參與預算的編制,認真貫徹和執行各項預算,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并落實到內部各部門、各環節、各崗位,促使員工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優化預算執行的效果。此外,還需要進行科學的現金流量預算,合理安排和使用資金。
(二)加強成本管理
新醫改方案下醫院財務管理需要加強成本管理,加強對成本的核算。首先,醫院需要建立規范、有序的成本核算組織和體系;增強全體職工的成本核算意識,將成本核算貫徹到各個部門當中,通過各部門間的交流和溝通,建立更加完善的成本核算系統。其次,成本核算需要確保各項原始記錄和原始憑證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建立健全計量、驗收、領發、盤存等相關制度,認真科學地記錄醫院的各項材料和物資的收、發、領、退。再次,加強對責任制度的管控,科學地制定費用承擔責任分配標準。例如誰受益誰承擔費用,在歸集與分配費用時按照受益程度。最后,建立和完善薪酬管理體系,將醫院的薪酬管理制度與醫療服務質量、經濟效益等考核掛鉤,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強化物價管理
新醫改方案下醫院財務管理需要強化物價管理,并將其作為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以提高醫院的各項效益。首先,醫院需要設立專門的物價管理部門,配備專職物價管理工作者,加強對國家物價相關政策的宣傳,增加對其的投入和重視程度。其次,需要加強對患者醫藥費用的日常檢查審核,強化對藥品、大型醫用設備和一次性醫用耗材的收費管理,減少管理過程中的少收費、漏收費、多收費、亂收費問題帶來的影響。通過有效地規范醫院的收費行為,可以減少醫院的損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處理醫患關系,提高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在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最后,物價管理部門需要及時地了解醫療成本變動的情況,進行科學的制定和調整。對設備的選購和新業務的開展,醫院需要做好相關評估工作,提前做好成本核算,制定標準價格,避免自定標準、自立名目、違規收費等不良行為的發生。
(四)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新醫改方案下醫院財務管理需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首先,醫院需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確規定采購、核算、使用、維修、保管、處置、報廢、更新等環節,使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各項活動更加規范、有據可依。其次,發揮采購部門、管理部門的作用,綜合考慮市場情況、技術、質量、價格等因素,確保醫院的設備更加先進、安全、可靠,杜絕盲目采購。再次,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建立固定資產聯動管理數字平臺,動態管控醫院的固定資產,隨機抽查、定期盤點核對。最后,建立固定資產績效考評體系,使固定資產配置更理性、更科學。
(五)做好財務分析
新醫改方案下醫院的財務管理需要做好財務分析工作。首先,需要提高領導對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視,強化醫院各職能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提高相關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和資源的使用效率;促進觀念轉變,將財務分析工作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為更好地開展財務分析工作提供良好的環境。其次,財務分析工作需要保證財務信息的全面性、客觀性和準確性。這需要財務部門做好對相關信息和相關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合理地利用計算機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計算、分類和分析,提高財務分析效率和質量。再次,醫院的財務分析需要立足于長期戰略發展目標,兼顧醫院的各項收益。最后,要建立醫院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科學地制定財務指標,加強對風險的防范,提高風險應對能力。
三、結語
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對醫院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在新醫改政策的引導下,醫院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和財務風險防范、應對能力,及時發現并解決現存的財務管理問題,同時加強企業財務預算、物價管理、成本管理和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做好相關財務分析,推動醫院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為溫縣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 顧中梅.機制再造:現代醫院財務管理的新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4(22).
[2] 徐娜.關于醫院財務管理若干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
[3] 仲玲.淺談新醫改方案下的醫院財務管理[J].資治文摘(管理版),2015(3).
[4] 鐘玉青.發揮會計監督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