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云
摘 要:公共圖書館承擔著為公眾提供文獻流通、搜索知識信息、保存文化遺產、傳播先進文化、組織各類文化活動的職責,在使用中具有很強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是具有公益性、社會性特點的公共文化服務,是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方式和服務隨之也產生了變化。本文將就如何進行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創新展開分析,力求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
隨著公眾對文化消費需求的增長,公共圖書館成為人們在工作之余進行休閑娛樂的一個重要公共場所。作為政府為公眾提供的準公共服務產品,如何在現代社會為公共提供更好的服務,需要每個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斷的進行探索創新。下面將就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者在數字時代該如何進行管理和服務的創新進行具體的分析,期待能夠為公眾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體驗。
1 推動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的必要性
公共圖書館是公眾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進行居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更好的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要做好居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國家已推行文化體制改革多年,文化和旅游部也針對公共圖書館發展建設做出了指導,公共圖書館作為了加快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需要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進行管理和服務的創新,以滿足公眾越來越多樣化的文化訴求。技術的進步帶來了文化載體的不斷更新,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公共圖書館想要更好的發揮其職責就要隨著經濟技術條件的發展不斷的進行管理和服務的創新。通過推動管理和服務的創新來滿足公眾的文化訴求,使公眾獲得更好的文化體驗[1]。
2 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現狀
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的發展建設,公共圖書館也隨之發展。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整體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整體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雖然已經建設有許多的公共圖書館,但我國居民人均擁有的藏書量,以及能夠享有的圖書館資源,都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投入有限,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方式比較簡單,整體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有待更進一步的提升。
技術的發展使公眾能夠享受到視頻、電子圖書等眾多的數字文化資源,文化資源的共享變得更為便利,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作用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應該緊隨時代的發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但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長期依賴政府,運行中缺乏獨立性,公共服務的運行效率并不是很高。由于公共圖書館的管理缺乏統一的服務標準和體系,不能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體檢,公共圖書館對愛讀書的公眾并沒有特別強的吸引力。而受體制機制因素的影響,公共圖書館工作者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影響著公共圖書館的運行效率,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隨之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受經濟條件的影響,我國發達地區的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水平相對較好,在圖書館的藏書數量、閱讀推廣活動等方面要領先于欠發達地區。雖然發達地區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整體的社區公共圖書館服務發展還普遍滯后,由于運行機制不健全,社區的圖書館的利用率不高,圖書館服務難以落實。在實際的管理中,因為沒有后續的投入,社區公共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圖書更新受到了限制。政府雖然進行了社區的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但沒有為公眾的閱讀和分享帶來便利,沒有發揮起應有的作用,公共圖書館的開設形同虛設[2]。
3 公共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的影響因素
3.1 城市管理者的投入重視
政府作為城市的管理者,在城市建設中對公共圖書館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創新水平。在多年的發展中,許多的政府管理者注重城市發展的經濟效益,沒有真正意識到公共圖書館建設的社會效益。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樣,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創新需要進一步的提升,以更好的滿足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要重視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效益,增加對公共圖書館的投入,為公眾提供更好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滿足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城市的健康發展。
很多的西方的發達國家都有關于公共圖書館方面的政策法規,通過制定正常法規來促進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管理。我國針對公共圖書館的政策法規建設相對滯后,在2018年才正式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在這之前,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有關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管理進行秩序的約束,影響者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3.2 公共圖書館的運行的體制機制
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管理參照事業單位,進行體制機制的運行。受體制機制的影響,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傳統的鐵飯碗思想影響著公共圖書館的運行,在日常的管理中缺乏營銷意識,對讀者的需求認知存在偏差,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效能較差?,F如今,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字時代的到來,給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公共圖書館多數仍在用傳統的運行機制進行管理。公共圖書館是為公眾提供各種公共文化服務的場所,在管理中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服務。技術的發展,使讀者獲取各種信息資源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并沒有針對讀者的需求進行服務方式的轉變。仍然原來的用服務方式和服務理念為讀者提供服務,對讀者的需求存在認知的偏差,影響著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長期處于體制內,推行普遍化和均等化的評價體系內,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發揮,整體服務效能低下也影響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4 公共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的策略
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很多行業的管理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公共圖書館也應當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對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進行創新,依據讀者的需求,將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同社會的發展相結合,多方面的對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進行創新改革,更好的滿足讀者的需求,發揮公共圖書館的作用。
4.1 創新管理和服務理念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公共圖書館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傳統的管理和服務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公共圖書館在管理中要創新管理和服務理念,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實現公共圖書館的作用。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文化載體和傳播方式的巨大變化,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者要創新管理理念,將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共享共建作為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重點,在圖書館的發展中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優化圖書館的管理方式,推動圖書館的長遠發展。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在進行服務創新的過程中,要遵循人性化的服務理念,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要轉變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方式,變原來的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迎合讀者的需求,從讀者的角度入手為讀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4.2 創新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方式和服務模式
現在公共圖書館想要取得管理和服務的創新,就要順從社會的發展,迎合讀者的要求,將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從人工管理向智能化轉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已經由對紙質圖書的管理轉變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數字服務,各個圖書館間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建立合作,進行數字化圖書資源的共享,為讀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閱讀資源,享受到更好的閱讀服務體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各個不同的圖書館之間的無障礙應用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各公共圖書館可以依此建立合作,建設公共圖書館的資源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各公共圖書館的優質資源共享,幫助公共圖書館更好地發揮其基本的功能,展現其存在的價值[3]。
4.3 學習引進先進的公共圖書館管理機制
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多先進的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制度經驗,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創新中應學習引進這些先進的管理制度經驗,加快公共圖書館管理制度的建設。在吸收引進的過程中,要進行創新性的吸收,結合公共圖書館自身發展的實際狀況和特征,進行管理和服務的創新,形成公共圖書館自身的管理特色。
4.4 健全激勵機制促進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創新
在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的創新中,要通過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工作人員主動參與公共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創新。通過激勵機制的建立,使員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中,幫助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為公眾提供更好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
5 結束語
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創新要順應社會發展的進行管理方式和服務理念的創新,圖書館的管理體制也應隨著社會的發展進行適當的調整轉變,唯有此,才能更好的促進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為公眾提供更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體驗。
參考文獻
[1]宗翠蘭.論當今時代中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的創新[J].現代國企研究,2019(10):281.
[2]李燕靈.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9(09):142.
[3]蔣香林.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2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