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美鳳
(云南省永勝縣三川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 永勝 674207)
1.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地點為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中州村,海拔1 554 m,經度100°41′27″,緯度26°43′31″。前作食用菌。品種選擇、數據調查、數據處理等操作按照四川農業大學的要求進行。
1.2 試驗品種。共9 個品種,高日產高食味品種選擇C 兩優華占、Y 兩優1 號、內5 優39;低日產高食味品種選擇宜香優2115、川優6203、隆兩優1146;高日產低食味品種選擇F 優498、天優華占、中優295。
1.3 試驗設計。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試驗共9 個品種,每個品種機插面積為90 m2,保證每個品種機插面積相等,四周有保護行。機插行穴距為30 cm ×15 cm,每穴3 苗。
1.4 田間管理。各品種施純氮12 kg/畝,按基肥∶蘗肥=7∶3 施用,不施穗肥。磷肥用量為50 kg/畝,作為底肥施用。硫酸鉀用量10 kg/畝,基肥、分蘗肥各施50%。根據當地基本情況進行病蟲害防治。當群體總莖蘗數達到預定穗數的80%左右時(即分蘗末期到拔節初期)開始斷水曬田。曬田程度以人立不陷腳、葉色落黃為度,其余時間均可采用淺水與濕潤交替的間歇灌溉方法。后期要嚴防過早斷水,以免影響粒重和產量。
1.5 病蟲害防治。①6 月19 日采用32%阿維·毒死蜱90 ml/畝進行粘蟲防治;②7 月18 日每畝用純藥苯醚甲環唑3.25 g、丙環唑3.25 g、春雷霉素2 g、噻蟲嗪1.5 g、烯啶蟲胺2.5 g、甲維鹽1 g、茚蟲威2 g,分別稀釋后混合,共兌水1 ~1.5 L,采用無人機對稻田進行噴霧,防治紋枯病、稻瘟病、稻飛虱、螟蟲;③7 月24 日每畝用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0 g、75%三環唑20 g、125 g/L 氟環唑10 g,兌水60 kg 進行噴霧,防治紋枯病、稻瘟病、稻飛虱、螟蟲;④8 月11 日每畝用純藥春雷霉素1.5 g、戊唑醇6 g、肟菌酯3 g、呋蟲胺3 g、烯啶蟲胺2.5 g,分別稀釋后混合,共兌水1 ~1.5 L,用無人機進行噴霧防治穗頸瘟、稻曲病、稻飛虱。
2.1 產量結構。產量由高到低的順序是高日產高食味、高日產低食味、低日產高食味品種,其平均產量分別為810.45 kg/ 畝、797.49 kg/ 畝、752.22 kg/ 畝,且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相近,高日產低食味品種產量的變異系數較大。從產量結構來看:高日產高食味品種的有效穗和結實率較高,有效穗21.08 萬/畝,結實率90.45%;高日產低食味的穗總粒數較高,為176.75 粒/穗;低日產高食味品種的千粒重較高,為30.52 g。

表1 各品種產量結構
2.2 品種抗性。2019 年10 月9 日收獲,C 兩優華占、宜香優2115、中9 優295 這3 個品種后期輕感紋枯病,經防治后對產量影響不大,其它6 個品種在整齊度、抗逆性等方面都較為突出。
這9 個品種畝產量均在716.17 kg 以上,并且都是高產高效優質的品種,適合永勝縣三川鎮大面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