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彬 李萬里 楊建發 王梅花
(1 磁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 磁縣 056500; 2 磁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磁縣 056500)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新形勢下磁縣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大力開發磁縣水利文化,助力磁縣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使磁縣人民獲得實實在在利益,是當務之急。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就磁縣水利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意義和利用途徑進行了簡略探索。
磁縣在太行山東麓,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分布。西部山區群山巍峨,坡勢陡峻,溝谷狹窄,巖石裸露;中部為丘陵區,海拔在200 ~500 米,溝壑縱橫,丘谷連綿,構成丘、崗、沖、坪的復雜組合地貌;東部為山麓平原,由漳河、滏陽河、牤牛河洪峰沖積而成。水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磁縣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旱澇災害時有發生,自戰國時期西門豹治鄴,在磁縣就留下了與水斗爭的故事,千百年來,不斷地有先民興修水利,造福磁縣,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使磁縣的母親河漳河、滏陽河、牤牛河造福于民,黨和國家領導漳河流域人民在磁縣這塊熱土掀起了水利建設大潮,留下了許多水利工程奇跡和獨特的水利文化。
1.1 岳成水庫、東武仕水庫。岳成水庫、東武仕水庫像兩顆明珠鑲嵌在磁州大地上,其中岳城水庫是海河流域漳衛河系漳河上的一個重要控制工程,水庫大壩是亞洲第一大土壩,1958 年8 月開工,8.9 萬人參與施工。1970 年竣工,庫區搬遷2.82 萬人,1987 年擴建,庫容量12.2 億立方米,可抵御2000 年一遇的洪水。
東武仕水庫1958 年1 月開工,1959 年8 月建成,1970 年至1974 年擴建,庫容量1.52 億立方米,防洪標準500 年一遇。
1.2 與紅旗渠齊名的“人工天河”躍峰渠。1957 年,該工程破土動工,比河南林州的紅旗渠還早三年,1969 年5 月1 日正式通水,1977 年全線通水。它西起漳河小三峽海樂山,東至東武仕水庫,沿途開辟28座山峰,橫跨74 道溝壑,大小建筑752 座,10 座渡槽總長582 米,10 條涵洞總長6 642 米,主干渠全長57.2 公里,沿途磁縣峰峰礦區十幾個鄉鎮因此受到恩澤。50 多年來,已經發展成以農業灌溉為主,集人畜飲水、防洪、發電、工業用水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為磁縣的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也為邯鄲市的工業用水和生態補水作出了重要貢獻。
1.3 “引岳濟白”的民有渠。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原名公益渠。解放后1950 ~1967 年進行改擴建工程,已成為流經磁縣、臨漳、成安、廣平、魏縣、曲周、大名的重要水利工程。近年來,在國家調水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引岳濟白,完成了漳河水改善白洋淀水域生態環境狀況的任務。
1.4 南水北調工程磁縣段。南水北調工程磁縣段,由南向北橫穿磁縣腹地,越過漳河、滏陽河、牤牛河蜿蜒而過,宛如一條巨龍橫亙在磁縣這片熱土上,滋潤著磁州大地,磁縣人民也吃上了長江水。
此外,磁縣還有許多像高級渠、西閘、東閘水利工程以及西部山區飲水工程,1969 年搬遷至岳城的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都豐富了磁縣水利文化建設的內涵。
磁縣人民在與水的斗爭中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也留下了一個個造福子孫萬代的水利工程,樹立了一座座不朽的豐碑,形成了獨特的磁縣水利文化,豐富了磁縣文化的內涵。
2.1 意義
2.1.1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開發和利用磁縣水利文化有利于助力磁縣鄉村旅游產業、農林牧漁和工業的發展與振興。
2.1.2 有利于磁縣因地制宜培養大批水利人才,磁縣現有的國家級、省級水利工程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標本,有利于大中專學校學生教學實習和農村水利人才的培育成長。
2.1.3 位于磁縣的水利工程,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的豐碑。岳城水庫大壩、躍峰渠渠首、十里洞、三八洞、群英洞、文革洞、險峰渡槽等人文景觀豐富了磁縣文化的內涵,為振興磁縣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源。磁縣可以建立磁縣水利工程紀念館,整理和保存與水利相關的實物和資料,增強磁縣水利文化的學術地位,振興磁縣鄉村文化。
2.2 途徑
2.2.1 通過對水利工程的保護、利用、綠化、美化、亮化、凈化,使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新鮮。通過制定中長期規劃,將磁縣大型水利工程如環岳城水庫、東武仕水庫庫區和漳河、滏陽河、牤牛河、南水北調工程沿岸美化、亮化、綠化,充分改善 磁縣生態環境。目前磁縣已經建成明理湖和如意湖滏陽河濕地公園,在改善磁縣人居環境、改善生態環境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2.2.2 充分挖掘和宣傳磁縣水利文化,講好磁縣水利建設故事,有利于增強磁縣黨員干部群眾振興磁縣鄉村的信心和決心。在黨中央和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發揚躍峰渠精神、大力弘揚舍小家顧大局的移民搬遷犧牲精神,組織和培養一批團結人民群眾干實事、干大事的干部隊伍、經濟、文化科技團體,從而實現鄉村振興。
總之,磁縣水利建設就是中國水利建設的一個縮影,開發利用保護磁縣水利文化,把磁縣鄉村建設的更美麗,使磁縣人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最終開創磁縣人居環境新局面,擴大磁縣影響,是每一個磁縣人的應盡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