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簫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 上海 松江 201600)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消費能力與日俱增,大量的生活用品被普及,同時垃圾也在逐漸變多,但農村的垃圾處理能力不強,監管工作不到位,大量的垃圾堆積或被亂扔。工業廢水的亂排、各種垃圾隨手亂扔以及農業生產化肥的施用,對農村的生活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另外還有各種重金屬有毒物質深入土地、流進水源,都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根據我國環保總局的研究,現階段,很多農村地區都采用混合填埋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但這種混合填埋存在很多隱患且普遍會造成二次污染問題。對于農村垃圾分類問題,政府應該投入極大的關注,因為農村公共環境衛生制約著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會影響到美麗鄉村的建設。
1.1 減少垃圾處理量,節約成本。我國農村平均面積大、交通運輸條件不夠發達、垃圾產量巨大,平均收運距離一般會比城市地區高出3 ~8 倍,這直接提高了農村垃圾處理的成本,外加技術條件落后,人員素質普遍偏低,以及垃圾運輸過程中的設施成本偏高,導致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成本高。而實行農村垃圾分類,可以實現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的循環利用,有毒有害垃圾的及時處理;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將大量可堆肥的垃圾轉化成對環境有利的、可利用的資源。這既實現了資源循環,又節約了垃圾處理的成本,一舉兩得。
1.2 農村垃圾分類可以實現垃圾資源化優勢,比如,通過機械粉碎秸稈還以田地,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肥力,另外還可以作為農村的燃料焚燒發電,這對農村環境的優化都大有好處,且能實質性地控制污染,使環境更加優化。
1.3 對農村垃圾分類回收可以有效避免不同垃圾間的互相污染,這樣可以減少垃圾實際處理的成本,也為資源的綜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礎。這種方式大大減少了垃圾處理的種類、時間以及人工,為降低成本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另外,農村的這些垃圾通過分類回收過之后,其中的部分垃圾還可以循環利用。
1.4 農村垃圾回收有著很大的優勢,因為許多農民會習慣分類存放可售的垃圾廢品。相比于城市居民,農村獨立式坐落院房為垃圾存儲提供了便利的空間,因此就為垃圾分類以及回收利用提供了場所。農村的熟人社會構造使垃圾分類更加具有操作性,農民會有時間及時去處理垃圾。農村與城市不同,村鎮居民相互關系比較親近,村干部及工作人員可以進行有效勸說,方便推行簡單的垃圾分類。
2.1 農村環保教育缺失,專業人才不足。該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輿論宣傳和引導力度不夠。有很多農民很難區分垃圾的不同屬性,因而導致無法準確分類。可回收的垃圾和能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處置費用也十分貴。二是垃圾處理的技術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在基層的大部分執行收集處置和垃圾分類的人員都不是專業科班出身的,而且對農村垃圾分類和收集處理的工作要求只是停留在應對上級考核以及驗收工作,無法高效理性的指導農戶進行垃圾分類,并沒有達到源頭治理、因地制宜的效果,農村保潔員知識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并且沒有專業的培訓團隊以及培訓系統。三是黨員干部帶頭作用不強。應該積極促進各村干部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并促使村民配合。
2.2 制度法規建設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夠。目前,與農村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少,雖然目前有一些直轄市、副省級城市以及地級城市有出臺相關的地方性法規以及指導性政策,強調垃圾強制分類的需求、垃圾分類的要求,并指導了相關垃圾分類的知識、生活垃圾分類包括站點建設相關標準等,但效果僅僅也只是流于表面,處于指導地位。因此,對于細致化的工作具體如何實行,沒有明確的相關規定,仍待進一步優化。
2.3 垃圾污染防治以及處理技術手段落后。由于我國農村面積大、人口眾多的特點,導致科研以及治理技術投入過于分散,基礎性的研究并不到位。農村并沒有獨立的環境治理體系,多是現搬現用城市里的治理方式,但根本不符合農村的實際條件,沒有針對農村的特點進行治理以及對癥下藥。另外,目前有關農村垃圾處理相關研究技術少,而現在大量運用于實踐中的技術主要是焚燒技術。垃圾焚燒所排放危害物對人體及環境有不利影響。
3.1 積極開展環境保護教育。應加大農村的環境保護教育,積極宣傳,借助媒介設備、廣播電臺、板報等各種形式進行宣傳,突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解讀垃圾對人民生活及身心健康的影響,并開設相關普及欄目,介紹垃圾分類常識,宣傳相關政策。使環境保護理念、垃圾分類的意義深入人心,共同建設和諧社會。村干部應積極發揮帶頭作用,帶領村民做好垃圾分類,環境保護,并切實將垃圾分類進行到底。
3.2 促進立法,貫徹實行。應積極推動我國法律建設,根據農村獨特的地形以及特點,努力推行法律建設,并形成切實有效的監督機制。農村垃圾分類回收應當從源頭做起,減少農村垃圾量,關系到每個村民的利益,鄉鎮政府村委會和作為溝通村民的基層組織,要積極參與推動垃圾分類,村委會應該認真負責地從社會上招聘一些專業的技術人員,制定出合理且有效的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并派人監督,督促每個村民都務必做到,為美麗農村建設做貢獻。
3.3 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垃圾處理技術相關研究的投入。垃圾處理問題是重要的公共性問題,政府在其中承擔了重要的責任,政府要提供各種支持解決農村垃圾分類問題。①可以加大資金以及技術投入,建立且完善農村垃圾分類回收的設備,改善交通設施,以方便垃圾的收運以及處理,減少未來處理垃圾的成本;②普及和開發更適合農村地區的科學垃圾處理方式,可以大力推行一些無害化垃圾處理;③引進垃圾回收的加工廠,鼓勵鄉鎮以私人經營以及集體經營的方式承包。另外,需要政府加大公共財政,將市場機制引入其中,完善農村環境治理的長效機制。
農村垃圾的分類處理對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目標下的美麗鄉村建設具有著重要意義,應努力推進垃圾分類立法,國家投入更多資金鼓勵垃圾分類研究,加大垃圾分類宣傳教育,使更多的人意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同時為我們的環境保護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