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明,保文莉
(1)河北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系,河北石家莊 050041;2)昆明醫科大學康復學院,云南昆明 650500)
非特異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指持續或反復發作的下腰部位疼痛,它的特點是無明確病理改變[1]。臨床上,大約85%以上的腰痛都屬于NLBP,并且35~50 歲是集中好發的年齡階段,是患者勞動力減退或喪失的重要原因之一[2]。由于病因病理闡釋仍不明確,現代醫學缺乏公認的,療效顯著的治療方法。雖然中國傳統醫學的針灸在改善下腰痛患者疼痛癥狀和腰部功能障礙方面有肯定的療效[3],但為了豐富中國傳統醫學治療NLBP 的方法,筆者對小六合針法的臨床應用,分析其對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的治療效果,以供相關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參考,希望能夠為非特異性腰痛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并促進針刺的發展和交流,現報道如下。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對2016 年12 月至2019 年7 月60 例非特異性腰痛患者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0 例。對照組,男17 例,女13 例,平均年齡(47±7.35)歲,病程(4.61±3.72)月;治療組,男19 例,女11 例,平均年齡(48±6.13)歲,病程(5.23±3.16)月。比較2 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非特異性腰痛診斷標準[4],因肌肉痙攣,脊椎骨輕微異位,韌帶、肌肉受到牽拉等造成的下腰部疼痛。
(1)符合西醫非特異性腰痛診斷標準;(2)年齡20~70 歲,性別不限;(3)精神狀態良好,可以滿足相關實驗測試;(4)簽訂知情同意書。
(1)嚴重的椎管內疾病引發的腰痛,如腰椎管狹窄癥、脊柱結核、多發性硬化、脊膜囊腫等;(2)內臟性腰痛、椎體滑脫患者;(3)合并肝腎功能障礙、惡性腫瘤者;(4)合并出血性和皮膚疾病患者。
1.5.1 對照組針刺方法 穴位選擇雙側委中、雙側次髎、雙側大腸俞、雙側腎俞。操作:患者俯臥位,穴位皮膚常規消毒,毫針選用蘇州針灸用品有限公司制造的一次性1.5~3 寸無菌針灸針,所有穴位直刺,適當深度,提插捻轉15 s,得氣為標志,患者可以耐受為限度,留針30 min,留針期間進行提插捻轉運針2 回,5 min/回,隔日再治療1次,共治療7 次。
1.5.2 治療組針刺方法 選擇小六合針法的乾位、坎位、震位(患側)。操作:患者仰臥位,手掌皮膚常規消毒,針具選用一次性1.5 寸無菌針灸針(蘇州針灸用品有限公司),各部位平刺,適當深度,以得氣為度,以患者可以耐受為限,留針30 min,隔日再治療1 次,共治療7 次。
1.6.1 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利用刻度為0 cm(無痛)~10 cm(劇痛)長的直尺進行治療前和治療后不同時間節點VAS 評分,然后對照治療后累積效應評分(VAS1)和立即效應評分(VAS2)。分析在入組后、治療第3、5、7 次不同時間節點的VAS1 和VAS2 評分結果,進行療效評價。
1.6.2 ODI 評定 采用ODI 問卷表[6],評定患者腰部功能的綜合情況。這個量表由生活自理能力、步行距離、坐位時間、站立時間、提重物能力、疼痛強度、性生活影響、睡眠干擾、旅游和社會生活影響等10 個小問題組成,每個小問題最高得分5 分,最低得分0 分,計分方法是實際得分/可能的最高分×100%,得分高的患者,說明腰部功能不良。
1.6.3 患者效果滿意度評定,采用5 分制,進行評定 患者主觀感覺很滿意是1 分,比較滿意是2分,不滿意是3 分,很不滿意是4 分,得分高的患者,說明治療滿意度低。
利用SPSS 軟件,分析所有的治療所測的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2 組之間治療后、同組之間治療前后進行比較,均采用配對t 檢驗以及單因素方差分析,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前,比較2 組患者的VAS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小六合針法組,在第1 次治療后,立即效應(VAS2)評分明顯降低,與治療前相比較,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2 組患者在治療3、5、7 次后,累積效應(VAS1)評分和立即效應(VAS2)評分都明顯降低,與治療前相比較,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2 組患者在治療3、5、7 次時,常規毫針法組和小六合針法組的VAS1 和VAS2 評分相比較,小六合針法組在不同時間節點的VAS1和VAS2 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毫針法組,2 組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2 組患者在不同時間節點VAS 評分比較[(),分]Tab.1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at different time nod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表1 2 組患者在不同時間節點VAS 評分比較[(),分]Tab.1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at different time nod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與常規毫針法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在治療前,比較2 組患者的ODI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2 組患者在治療1 周時和治療結束時,ODI 評分都明顯降低,與治療前相比較,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周時,常規毫針法組和小六合針法組的ODI 評分相比較,無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結束時,小六合針法組的ODI評分明顯低于常規毫針法組,2 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2 組患者在不同時間節點評分比較[(),分]Tab.2 Comparison of ODI scores at different time nod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表2 2 組患者在不同時間節點評分比較[(),分]Tab.2 Comparison of ODI scores at different time nod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與常規毫針法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2 組患者在治療前,比較2 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療1 周和治療結束時,2 組患者與治療前相比較,治療滿意度都提高,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常規毫針法組和小六合針法組,在治療1 周時和治療結束時相比較,小六合針法組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毫針法組,2 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2 組患者治療滿意度的比較[(),%]Tab.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2 組患者治療滿意度的比較[(),%]Tab.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與常規毫針法組比較,△P<0.05。
腰痛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病證。目前,中醫對腰痛的認識尚不統一[7],有各家之言。根據“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等相關中醫理論,多數學者認為腰痛病證實質為本虛標實,其中以多種病因導致腰部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瘀血內停,經脈痹阻為標;另外,腰為腎之府,本病證根于腎,腎氣不足、腎精虧虛,致使腰府失于濡養,不榮則痛,腎虛、腰府失養為本。因此,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補腎壯腰是中醫治療腰痛的基本方法。
小六合針法是葛欽甫[8]提出的一種新的針刺方法,是太極六合針的濃縮和簡化。它是以太極八卦和易經理論為基礎,以中醫的整體觀念理論為指導思想,運用掌氣通神、天人相應的易醫理論而創立的新針法。該針法以手掌太極八卦理論為基礎組方,進行針刺治療,針刺時由表入里,使手掌經氣交互連接,以達到調控全身氣機的目的。手掌太極八卦位,分布著手三陰和手三陽六經。根據陰陽、表里經絡互通;手、足十二經相通;臟腑經絡別通等理論,刺激手掌太極八卦位,可以使全身的臟腑經絡交融貫通,各種信息在手掌上形成“掌氣通神”,以此調控以全身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氣血,產生快速巨大的效應。
根據現代生物全息律[9],人體的任何一節肢體又都是人的整體縮影。小六合針法又將人體各部位在手掌的全息投射區,融入到手掌太極八卦方位。手掌全息反射區與手掌八卦調控有機結合,葛欽甫老師稱此為“多法效應交會區”,針刺這些交會區治療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研究采用小六合針法的乾位、坎位、震位。依據手掌太極八卦和手掌全息反射區理論,乾卦應督脈,主脊椎,具有通調督脈、強脊壯陽、通陽散瘀、補腎壯腰等功效;在循行部位上,乾卦又位于手太陽小腸經,可以疏通手、足太陽經氣、舒筋利節,是治療腰脊痛的主要卦位。坎卦通應于膀胱和腎,腎為生命之門戶。坎卦具有疏通太陽經氣血、補腎益精、壯腰強骨等功效;在位置上,坎卦位于手厥陰心包經,聯系腎和膀胱,別通于三焦,使經氣上下順暢,對治療腰痛也有很好的療效。震卦通應肝、膽,主筋,具有疏肝理血、理筋止痛等功效;在位置上,震卦位于手陽明大腸經,陽明經多氣多血,大腸經絡與肝別通,肝主筋,可以疏通氣血、舒筋活絡;此外,震卦又屬于第二掌骨全息的腰腎反射區,屬多法效應交會區,是治療腰腿痛的有效卦位。
從研究結果來看,小六合針法在治療第3、5、7 次時,VAS1 評分明顯降低,并且好于常規毫針法組(P <0.05),說明小六合針法在止痛累積效應上,明顯占優勢,止痛效果更持久。同時,小六合針法從治療第1 次到治療結束時,VAS2 也有明顯下降,并且好于常規毫針法組(P <0.05),這表明小六合針法可以立即緩解NLBP 的腰痛癥狀,立即止痛效果也好于常規毫針法組。另外,在治療結束時,小六合針法組的ODI 評分明顯低于常規毫針法組(P <0.05),小六合針法組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毫針法組(P <0.05),說明小六合針法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效果滿意度。
綜上所述,小六合針法對于NLBP 患者的臨床腰痛癥狀,止痛效果明顯,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選擇應用。當然,本研究也有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地方。首先,NLBP 是一種復發率很高的病癥,遠期療效的隨訪觀察,是今后研究應該關注的方面。其次,樣本量比較少,這也需要今后研究中加以改進。最后,易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易醫同源”,如何合理挖掘易學在中醫學的價值,同樣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