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波 王曉利
摘要:
對于詩歌翻譯的研究,除了從選詞用句和意境上可以對其進行鑒賞與分析以外,形式和整首詩歌的翻譯風格也要很好的對其進行把握。很多人在進行詩歌翻譯時開頭與結尾、個別選詞與整體選詞,前后形式上的差別等都會對詩歌的整體翻譯風格造成影響。為了更好的讓讀者理解詩歌翻譯整體風格的體現,本文以When You Are Old 為的四個漢譯本(分別為飛白、傅浩、袁可嘉和冰心的漢譯本)為例,對詩歌翻譯的形式和整體風格進行批評與鑒賞。
關鍵詞:翻譯風格;整體性;批評與鑒賞
一、引言
When You Are Old是愛爾蘭著名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代表作之一。他用簡單的詞句表達了對自己傾慕之人—茅德·岡的熾熱情感。因為這首詩整齊的格律與真摯的感情,所以在我國廣為流傳,自然漢譯版本也有很多,其中袁可嘉先生的版本流傳最廣,也被許多人稱為是較佳的版本。詩歌的翻譯除了形式的翻譯上需要注意,在整體風格上也需要把握整體性,使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更好的貼近作者要表達的感情,不會因為譯者翻譯的跳脫而在欣賞時造成情緒的中斷。我們在翻譯時往往只在乎原文與譯文詞語或者形式上的對應而忽略了譯文與原文整體意義上的對應和讀者整體的認知感受。在分析語鑒賞譯文時,許多人更傾向于某些詞語,句子或者一些翻譯單位的翻譯內容是否對等,而忽視了原文與譯文整體意義上的對應和讀者整體的認知感受。所以在分析譯文時,本文不但要從詞句的忠實入手,更要著重分析譯文的整體性。
二、原作賞析
這首詩是葉芝早期浪漫主義代表作之一。詩歌原文的辭藻并不華麗,可以說是十分的樸實,但是其中的所蘊含的感情卻從詩句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來。從題目也可以看出詩人對心愛之人愛的決心,哪怕是無情時間的流逝也無法阻擋。詞句的簡單不代表這首詩歌不“精致”。從原文來看,When You Are Old 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從韻律上來講都可以說是一部佳作。在寫作形式上,整首詩形式整齊,分為三段,每段又分為四個單獨的小句。先從對自己所愛之人年老景象的描寫,到自己真摯感情的不變,再到最后詩人的愛得到升華。不論是文字形式還是感情的流露,都十分“整齊”;最后在韻律上,雖然詩歌短小,段落也不多,但是每一段都壓著abba,cddc,effe的尾韻。所以整首詩不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值得我們對其進行深度的剖析。
三、譯文的賞析與對比
因為原詩就是佳作,所以譯本也就各具特色。本文選取了四個譯本來對比分析在詩歌翻譯時,詩歌翻譯整體性的重要性。它不僅僅要求詞句的對等和形式,還要兼顧在翻譯完成時,整體譯文風格的前后一致性。
譯文一:
《當你老了》— 冰心
當你老了,頭發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爐邊,取下這本書來,
慢慢讀著,追夢當年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與深幽的暈影。
少人愛過你青春的片影,
愛過你的美貌,以虛偽或是真情,
惟獨一人愛你那朝圣者的心,
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
在爐柵邊,你彎下了腰,
低語著,帶著淺淺的傷感,
愛情是怎樣逝去,又怎樣步上群山,
怎樣在繁星之間藏住了臉。
譯文二:
《當你年老時》— 傅浩
當你年老,鬢斑,睡意昏沉,
在爐旁打盹時,取下這本書,
慢慢誦讀,夢憶從前你雙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愛你風韻嫵媚的時光,
愛你的美麗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愛你靈魂的至誠,
愛你漸衰的臉上愁苦的風霜;
彎下身子,在熾紅的壁爐邊,
憂傷地低訴,愛神如何逃走,
在頭頂上的群山巔漫步閑游,
把他的面孔隱沒在繁星中間。
譯文三:
《當你老了》— 袁可嘉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凄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譯文四:
《當你老了》—飛白
當你老了,白發蒼蒼,睡意朦朧,
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
慢慢吟誦,夢見你當年的雙眼
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
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
唯獨一人愛你朝圣者的心,
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衰戚;
當你佝僂著,在灼熱的爐柵邊,
你將輕輕訴說,帶著一絲傷感:
逝去的愛,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顏。
譯文一是著名文學家冰心先生所翻譯的,也是許多人比較喜愛的一個版本。因為這首詩本就是寫給葉芝心愛的女性的一首情詩,所以冰心先生在翻譯時也無不透露出來自女性翻譯家獨有的細膩情感。但是從整首詩的翻譯看下來,冰心先生的翻譯也是淺顯易懂,并沒有許多華麗的辭藻,更像是一種娓娓道來的訴說。比如最后一段的第一句的一個詞組“bending down”,許多人將它翻譯成“佝僂著”、“蜷縮在”等等,但是冰心先生將其翻譯成“彎下腰”,不但做到了忠實原文,也符合她整首詩歌的翻譯用詞風格。還有“睡意沉沉”,“柔美的神采與深幽的暈影”、“片影”這些貫穿整首譯文的詞語,都是簡單而不失女性的優美。所以通篇讀下來,讀者還是能很好的融入到整首詩當中,體會到女性譯者獨有的美。
譯文二是一位比較年輕的翻譯家傅浩的譯作。傅浩本身就對葉芝頗有研究,從文獻的貢獻量來看,傅浩有許多有關葉芝的文獻發表和專著出版。而且其本人翻譯也是十分有研究。從題目的翻譯上來看,傅浩并沒有將其像其他譯本一樣譯成《當你老了》,而是譯成“當你年老時”。從題目上看可以體會出整首詩的基調應該是比較中規中矩,所以在譯文的開頭,作者將“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翻譯的十分具有文言氣息,“當你年老,鬢斑,睡意昏沉,”從第一小節來看,也都是這種簡潔明了的風格。但是從第二小節開始,譯者的譯文又變成了字段字數相同而完整,對仗工整的句子。單獨來看語句流暢,翻譯的也十分忠實且優美。但是整篇通讀起來,第二小節還是會有些跳脫節奏。而且從整首詩歌的節奏來看也不會很符合這首情詩低沉敘述的風格。所以單從詩歌翻譯整體性來看,傅浩的譯文還是有待進一步揣摩。
譯文三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譯文是由著名翻譯家袁可嘉翻譯的。而且據說也是歌曲《當你老了》的原詞選擇,可謂是“傳唱度”最高的譯文了。既然稱為詩歌,那么即寫詩可為歌。無論是英文詩歌還是中文詩歌,許多都是可以譜成曲子來唱的。袁可嘉的譯本用詞也是十分通俗化,例如“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其中“美麗”“青春”等都是很常見的表達詞語,其并沒有用“傾國傾城”等來代替“美麗”,用“生機活力”來描繪“青春”。追求簡練,自然,質樸卻依然很好的傳遞了作者的感情。而整首譯文的格調也符合葉芝那委婉訴說的語調。
譯文四是著名翻譯家飛白的譯作。整首詩歌的選詞十分優美考究,個人認為是最符合詩歌翻譯的一篇代表作。雖然其流傳度不如袁可嘉和冰心的譯本,但是其獨有的風格讓人十分難忘。例如第一節里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我們知道這是形容作者心愛之人雙眸的語句,其他的譯本有譯成“昔日濃重的陰影”的,還有譯成“神采與深幽的暈影”但是不論哪種,都沒有既反映出光與影的靈動,有能體現出眼波的深邃。飛白的譯文在這一點上就體現的十分全面,“光芒”與“青幽”,“暈影”的深邃,都體現的淋漓盡致。還有全是的最后一句“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顏”,譯者將“crowd of stars”譯成“密密星群”,很好的利用了中文中疊詞的強調感。還有將“his face”譯成“赧顏”不但將原文譯出,還把作者其中的感情也譯出,那種羞澀的感覺躍然紙上。而且從譯文整體上來看,整首詩譯者從詞句中體現的風格整體性也很強,讓讀者也會有很好的代入,并欣賞。
四、結語
從對原文和以上四個譯本進行賞析之后,我們應該首先認識到對于詩歌的鑒賞是不能單從一個或幾個方面來對其進行肯定與否定的。但是作為一首完整的詩歌,作為一個完整的,有機的整體存在,如果不能從翻譯上把握詩歌的整體結構與風格,那么在翻譯詩歌就會存在瑕疵。所以,在詩歌翻譯中,我們不但要專注于詩歌的選詞用句,更應該注重詩歌的整體風格,絕不能是去連貫性與整體性,這樣詩歌在傳達感情的功能上也會大打折扣。
[參考文獻]
[1]彭長江, 顧延齡.譯海探秘[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2]張英雪.《〈當你老了〉三個中文譯本的比較分 析》[J].《高校社科動態》,2012(06):37-42
[3]黃曙光.從 “格式塔 ”整體性原理看古詩《天凈沙·秋思 》的翻譯[J]. 山西 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03):61-63
(作者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