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鐵石
樂觀者說,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然而,冬去春來,有人永遠停留在這個病毒肆虐的春天,一個個統計數字,是無聲的告別。
2月7日凌晨,又一個噩耗傳來,武漢李文亮醫生去世。在新冠病毒大爆發前,李文亮曾提前預警。
鐘南山院士在鏡頭前談到李文亮時,情難自禁,淚流滿面:“我認為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李文亮)是中國的英雄,我也是。我為他驕傲,他早在12月份就把真相告訴人們。”一句“我也是”,讓多少人再次淚目。
如果沒有2003年的SARS,沒有2019—2020年的新冠病毒,鐘南山院士或許只是一個不為更多人所知的好醫生。因為誠實,人民稱他為“無雙國士”。因為誠實,鐘南山院士與李文亮這位素未謀面的晚輩,在情感和專業上交匯共鳴。
法國作家、哲學家加繆在《鼠疫》中寫過:
“這一切里面并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的問題。與鼠疫斗爭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誠實。”
“在一場鼠疫中,人們承受著孤獨、焦慮、痛苦與掙扎。在全城絕望的境地,所謂英雄就是每一個微不足道,堅守著正直與善良生活的人。”
李文亮永遠離開了,他就是加繆筆下的“凡人英雄”。打開李文亮的微博,這里一點一點記錄著他的生活,簡單平凡,真實鮮活。
他貪吃而饞嘴。炸雞也是他的愛,德克士的手槍雞腿,每次去火車站他都會點,他這樣描述那只雞腿的美味——大大的雞腿連著胯部,看著就好有滿足感,外皮酥脆,肉質軟嫩,配上獨家的干碟,絕對是腿界極品!這時候再來一杯可樂,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
他一直在追《慶余年》也喜歡肖戰。住院的時候還抱怨著說自己希望能看到《慶余年2》更新。
他心里住著一個沒長大的小孩。他想到自己的老婆生寶寶很辛苦,無厘頭地發問,“雞下蛋的時候是不是也會很痛苦”。
他喜歡惡作劇。在住酒店退房時把被子擺成里面有人一般的形狀,嚇唬一下保潔人員。
他也有著你我一樣的懶散和懈怠。時常在微博上抱怨“累死小爺”了,值班三天之后他會喪喪地說“不想干了”“討厭門診”。
李文亮是個真實的人,真實到就像我們的一個鄰居。他沒有力挽狂瀾,也沒有創造奇跡。他只是想保護自己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人。危難時刻,李文亮小心翼翼的勇敢,照亮了陰云密布的心靈。
他就是我們,默默善良著努力著的普通人,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我們懷念他,很多很多普通人懷念他。
2月7日,一些待在家中躲避病毒多日的武漢市民,自發來到武漢中心醫院——李文亮最后戰斗過的地方。他們在醫院門前放上了花束、賀卡和挽聯。 每個人都深知此時在疫情重災區前往醫院的風險,但他們還是來了。有人在門前放上了李醫生的遺像。后面經過的人,都會深深地鞠一躬。
2月7日夜,武漢許多市民自發約定,晚上定時打開手機電筒,紀念李文亮。規定的時間到了,全城陸續亮起燈光,此起彼伏、互相呼應,有人吹起《思念曲》,聞之者無不傷心落淚。
燈火為李文亮而亮,也為千千萬萬平凡的我們而亮。這燈火是哀思也是希望。
悲觀者說,我們經歷著生活中突然降臨的一切,毫無防備。舞臺有彩排重來的機會,人生卻沒有可以重新修正的機會。大災大難面前,人們呼喚英雄,但英雄從來都不是腳踏祥云、從天而降的,《國際歌》里寫道:“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英雄出自凡塵,就在誠實的人們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