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
a我家的屋后,有幾棵大李子樹,還有幾棵海棠樹,北窗外不遠處還有一棵桃樹。
b桃樹開花的時候,北窗就被桃花擠滿了。這樣的美景,并沒有誰多看一眼,那一樹妖嬈的桃花,自顧自開著,家里的大人孩子也自顧自忙著,等桃花謝了,我的目光在北窗外停留的時間反而多了起來。 那些綠茸茸的桃子,比粉紅的桃花還要耐看。桃花簡單,一眼就看清楚了。但層層疊疊的桃葉和藏身其間的桃子,則讓桃樹進入了一個神秘時期。這時的桃樹,有了景深,成為一個神秘通道的入口。
c我不知道這棵桃樹長在我家北窗外有什么不對,我一出生桃樹就在那里,我沒出生呢,桃樹也在那里。我看見桃樹,就像看見后院的大李子樹、海棠樹,看見前院的柳樹、櫻桃樹,它們是我家的一部分,和那三間草房子,構成了我的童年世界。
d長大了才知道,在北緯43度,桃樹是不能存活的,至少是不能過冬的,可我家的桃樹存活了,并且過冬了?,F在看來,那棵桃樹真是我童年世界里的一個奇跡。
e這個奇跡是父親一手創造的。桃樹生長在關里比較溫暖的地區,我父親感到東北太冷,他不想把孩子生在這么冷的地方,但是父親又沒有遷徙的能力。他就讓一棵溫暖地區的果樹遷徙了,讓一棵桃樹來到我們的家園。我的父親通過一棵桃樹迷惑了我,我不記得童年有多冷,只記得那些在冰上的游戲,記得春暖花開,記得桃子甘甜。我的童年,比別的孩子多出了一種生活的滋味。
f父親的桃樹有著特殊的造型:它所有的樹枝都朝向西方,樹身像被強勁的東風壓得抬不起頭的樣子。桃樹是彎著腰的,然而這一切都和東風沒有關系。這里厲害的不是東風,而是西北風。如果桃樹是因為環境而彎腰,那么它應該向東南彎腰才對。這棵桃樹是向東南彎腰還是向西北彎腰,由我父親說了算。我曾親眼看到父親是怎么對待那棵桃樹的。
g父親用草繩把桃樹一道一道地捆好,然后在樹的下面挖坑。父親總是習慣在樹的西面挖坑,然后把捆好的桃樹一點一點地壓到那個土坑里去,然后我父親就開始往樹上填土,直到把整棵樹埋進土里。父親總是在秋天把桃樹從頭到腳埋到土里。這等于給桃樹穿了一件大棉襖。等冬天來了,大雪一層又一層地把桃樹的土包蓋住,這等于在棉襖的外面又給桃樹穿了一件貂皮大衣,讓一棵樹鉆進土里冬眠,這是父親的思維,我不知道還有誰會這么做。
h第二年的春天,在某個風和日麗的上午,父親會小心地把睡了一個冬天的桃樹從土里挖出來,搖落樹枝上的土,再把土坑填平。這時我才明白,秋天的埋樹是為了讓桃樹度過東北寒冷的冬天,李子樹、海棠樹、楊樹、榆樹幾乎所有的樹,都不用埋,都能過冬,只有那棵桃樹,冬天需要在土里冬眠。春天,父親又把它從泥土中喚醒。那彎腰的桃樹,照常開花、結果。我想天底下可能只有我的父親有這樣的耐心和智慧,“飼養”一棵這樣嬌貴的桃樹。
i桃子成熟的時候,每年都要丟失一些桃子。幾次之后,我媽有了對策,她趕在別人來摘桃子之前,在傍晚的時候,摘下一整筐桃子。那些桃子大部分還是綠的,但成熟了。那是我此生吃過最好吃的水果。在我們家,判斷桃子成熟與否,不看桃子是否紅了,而是用手一捏,軟的就是成熟了,有誰吃過還綠著卻已熟透的桃子?那種甜,是無法描述的。
j每年的秋天,我家的北窗臺上,會擺著一排排粉紅色的桃核,那是我和姐姐放在那里玩的,等它們在風里干透了,互相磕碰的聲音非常悅耳。
k在桃樹還繁花似錦的時候,我的父親卻死了。父親死在一個春天,那棵桃樹在父親已不在人間的那年春天,仍忍住悲傷,頑強地把桃花開了出來。秋天,在那個沒有了我父親的秋天,桃樹仍忍住悲傷,把桃子掛滿枝頭,那年的秋天,我吃到的桃子依然是甜的,依然是好吃得無法描述,依然有一排粉紅色的桃核擺在北窗臺上,進出的風吹拂它們。
l我不知道那年秋天的桃子,是我最后的桃子了。
m冬天的時候,我來見桃樹仍站在北窗外的寒風里,幾片紅色的葉子在抖動。下雪了,桃樹上掛滿了雪花;起霧了,桃樹上掛滿了冰花。
n第二年春天,李子樹開花了。櫻桃樹開花了,海棠樹開花了,父親的桃樹終于沒能忍住悲傷,它一朵花也不肯再開了。
(選自《大公報》2019年2月24日,有刪改)
閱讀練習
1.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
2.說說你對第e段畫線句的理解。
3.請對第h段加點詞“飼養”進行賞析。
4.揣摩第m段畫線句,聯系上下文,發揮想象將“我”此刻的心情描寫出來。
5.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請聯系全文探究。
(劉為民 設計)
(參考答案見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