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玲
青山隱隱,水迢迢,二十四橋,波心蕩,冷月無聲,玉人吹簫,念橋邊紅藥。揚州就像一首花間小令,是美到可以讓人忘了晨忘了暮的。
來過便會迷戀,我無限迷戀揚州。迷戀揚州美人潤無骨,迷戀揚州傾城的絕色,迷戀這里玉脂的水、濕潤的風,迷戀揚州綿軟又冷艷的氣場。
一江煙雨,秦淮水長,艷綠中透著紫粉的小河,揚州人把它稱做小秦淮河。我在小秦淮河畔吃早點,早點很精致,覺得自己真是詩意。琴臺舞榭,品竹彈絲,千年前,這一方該是夜夜笙歌不息的吧,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千萬年明月之后,幾度世事浮沉,發覺原來還是吃喝最重要,所以小吃店開到了這樣粉艷的地方。
小秦淮河連著瘦西湖水,那里有個御碼頭,據說乾隆當年就是從這里登船游覽揚州美景的。小河兩邊依依楊柳,我穿行其中,濕潤的風吹過,心旌蕩漾,那亭臺樓閣,蔓蔓青蘿,綠窗意盈盈,媚到了極點。陳舊綠窗后,如果有女子,著綠衣,對鏡貼花黃,梳頭勻臉,點腮畫眉,寂寂動作,潤若無骨,如果,如果臉上的表情蕭索一點,惆悵一點,便是讓人欲罷不能了。南國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二顧傾人國,揚州城遍布佳人,這玉脂的水、濕潤的風滋養出一個個冰清玉潔的人兒。“紅樓”里有位林姑娘,不過是在揚州待過幾年,便冰清玉潔得猶如落入凡間的仙子。
小秦淮河是粉艷的、綿軟的,綠意盈盈中透露出一絲絲蕭索的冷艷,但瘦西湖,是明亮美麗得如詩如畫。風吹楊柳,十里荷花,滿溢湖水,波光瀲滟,煙波畫船,雨絲風片,人立于船頭,便成了美妙畫卷的一部分,良辰美景啊,滿目都是詩情畫意。小船慢慢前進,畫卷慢慢展現,心里漲得滿滿的、滿滿的,就要溢出來了、溢出來了,祖國的秀麗河山啊,真的很美很好很壯觀。
上得岸來,倚著曲廊看著那大片大片的荷葉,便不肯再走開。初夏時節,滿湖便是那連綿荷葉,沒有花,那是葉子與葉子之間的纏綿,一葉連著一葉,纏纏綿綿直到無止境,仿佛要奔赴天荒地老。我喜歡這些拼盡全力開放的荷葉,縱然只是綠葉,縱然總有一天要用來襯托冰清玉潔的荷花,可開到荼的不是只有花,還有這些纏纏綿綿轟轟烈烈的葉子啊!荷葉,多美的一枝植物,我愛它勝過荷花。
此情此景,如果再來一場雨,那便是夏雨荷。李商隱說“留得殘荷聽雨聲”,聽雨聲,又怎么會非得是殘荷呢?就這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荷葉來聽雨,也是會有無盡的纏綿。《還珠格格》里,乾隆在江南與一位名叫夏雨荷的女子相遇,便有了后面驚天動地的故事。空山新雨后,十里荷葉招搖纏綿,曲折遺廊里一女子亭亭玉立,煙消云散水依在,波心蕩漾是君心,不過一眼工夫,情不知所起,便已一往情深。
揚州就是那花間十六拍,一步一畫,一拍一拍,像花間小令,全都美得仿佛可以生出愛情。
迷戀愛情的人一定會迷戀揚州,美人卷珠簾,陌上誰家年少,來年煙花三月時節,我還想下揚州,還想與揚州來一場美妙的邂逅。
(選自《中國文化報》2010年7月19日)
【賞析】
揚州是一座美麗,而又具有歷史影響的城市,曾經滋養了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揚州非同一般的魅力,不僅僅是她的人文色彩,還在于她水一樣的溫柔。
文章開篇點題,化用前人詩詞點染揚州之美,用一組排比句表現作者對揚州的無限迷戀。作者沒有面面俱到,而是著意描寫小秦淮河的冷艷、瘦西湖的明麗,以表現揚州柔媚的特點。行文中虛實結合,既有對揚州景色的真實描繪,又有作者由眼前美景引發的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如詩如畫,風情萬種,美不勝收。
(劉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