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恩縣地處湖北省西南邊陲,屬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湖北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多山多水多資源,這是宣恩的優勢,也是長久以來制約它脫貧的劣勢。受困于地形復雜、交通不便,宣恩坐擁“金山”而不得用,同時也限制了農戶的創新思維,使得脫貧致富只是停留在口號上。
為破解這一發展困境,該縣充分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組織全縣有理想、有經驗、有能力和帶貧意愿的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赴西湖區培訓學習,著力培育一批創業能力強、示范作用明顯,能帶動貧困群眾抱團發展、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成效顯著。目前,全縣共計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306人,其中2018年151人,2019年155人。
政策激勵,帶貧益貧
2018年以來,宣恩縣堅持把致富帶頭人隊伍建設作為精準扶貧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加強政策支持,努力提升他們的創業帶貧的能力,鼓勵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目的是為貧困村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人才隊伍。對此我們建立密切的利益聯結機制,要求致富帶頭人要積極吸納貧困人口穩定就業,同時將強化項目貸款支持,各金融機構將根據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成效給予扶貧貸款支持,按每帶動1戶貧困戶給予5萬元以內的扶貧貸款支持進行累加,按照銀行的基準利率進行貼息,資金貼息期為1年。”縣扶貧辦致富帶頭人負責人李德平說到。
盧云是宣恩縣李家河鎮創業致富帶頭人。早些年,盧云和丈夫肖紅與大多數年輕人一樣,選擇外出打拼。“有一次回老家,看到村委會的墻上有這樣一句標語:‘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當時我就在想,作為土生土長的宣恩人,我們能為鄉親們做點什么。”考慮了一個晚上,盧云和肖紅商量決定:回鄉創業。2016年10月,盧云和丈夫肖紅辭去工作,回到了村里,成立了宣恩紅云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及良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盧云負責搞發展,肖紅負責技術指導,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在郭家坡、柏子坳兩個村流轉土地328畝,以種植九葉青花椒為主,其它季節性蔬菜為輔。宣恩縣東西部扶貧協作辦公室為鼓勵其帶動更多貧困戶致富,通過使用幫扶資金及市場主體扶貧貸款優惠政策,2018年支持紅雲家庭農場在李家河鎮、長潭河鄉、沙道溝鎮發展“九葉青”花椒1110畝,帶動農戶368戶。所種植的花椒與村農業經營公司簽訂種植收購合同,根據保底價及市場行情回收鮮花椒。其中,郭家坡村2018年辣椒種植55畝,貧困戶簽訂種植收購合同31戶,免費發放脫溫雞苗200只(選7戶貧困戶試養)。2019年,盧云繼續擴大規模,在長潭河鄉客家營村、苦草坪村分別流轉轉土地81.3畝、200畝建立花椒基地,通過流轉土地租金和聘用貧困戶務工等方式帶動當地貧困戶致富。
精準培育,產業增收
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是激發貧困地區創新發展活力,引領帶動農村貧困勞動力脫貧致富的有效方式。宣恩縣借助西湖區幫扶的東風,積極探索“走出去”的培訓模式,圍繞“精準培訓、創業帶動”目標,采取多種授課方式及現場教學等方式提升創業致富帶頭人致富帶動能力,更好地幫助貧困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實現穩定增收脫貧。與杭州西湖區聯合在杭州市舉辦致富帶頭人培訓班。
“非常感謝縣扶貧辦,給我們這個外出學習的機會,讓我們真實感受發達地區的創業經驗,開闊了眼界,回去以后用學到的理念帶動家鄉的群眾創業致富。”談到赴杭州參加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2018年第一期學員趙佳激動地說到。為促使創業致富帶頭人真正成為致富“領頭雁”,宣恩縣嚴把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審核關,按照個人申請、“村兩委”推薦、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尖刀班班長考察、鄉(鎮)政府審核、縣級扶貧部門審定的原則,按照“既面向全體學員,又注重個性差異”的原則因材施教,提升培訓效果,根據年度培訓計劃認真遴選參訓人員,切實做到選人精準、需求對口,精準培育,在全縣9個鄉(鎮)鎮已將306名人才遴選為創業致富帶頭人,按照年度計劃分期進行培訓,并適時發展納入對象,為貧困群眾增收樹立標桿,最終實現帶動共富的效果。“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產業扶貧是最有效、最根本的脫貧措施,在脫貧攻堅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宣恩縣突出產業扶貧“造血”的功能,抓好特色產業促脫貧。鼓勵致富帶頭人結合本村自然條件,圍繞自身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目前,宣恩茶葉、白柚、柑橘、蔬菜等農業特色產業已初具規模,成為創業致富帶人創業的主要方向,同時注重通過土地入股分紅、基地務工等方式與貧困戶建立了長效的利益聯結,切實帶動貧困戶收入持續增長。39歲的蔡立勇是宣恩縣李家河鎮金陵寨村人,宣恩縣2018年創業致富帶頭人,1999年入伍到西藏服役,2015年退伍回鄉創業,創辦了恩航富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任總經理,2018年恩航公司流轉土地共2006畝,涉及農戶234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4戶,已落實扶貧益貸分紅的72戶。2019恩航公司在金陵寨村投資建設恩航山莊,開辦農家樂,通過聘請貧困戶就業及優先采購周邊貧困戶的蔬菜等帶動增收脫貧。
示范引領,巾幗涌現
“叫人干,人先干,示范帶動千千萬。”宣恩縣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通過一個個致富帶頭人典型引路,點燃了一處處山鄉鑄富的激情夢想,脫貧致富的歌聲在貢水河畔唱響。
宣恩在管理和激勵上采取措施,著力拓展致富帶頭人就業創業空間,激發出他們干事創業熱情,搜集總結各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通過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在全縣上下形成學習、尊重創業致富帶頭人的輿論氛圍,2019年對創業成功的優秀致富帶頭人加掛“致富帶頭人”標識門牌,通過掛牌的形式,增強致富帶頭人的責任心和榮譽感,方便群眾與致富帶頭人之間的聯系,鼓勵他們通過聚集資金、技術、資源打造示范基地,最大限度發揮致富帶頭人的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走出了一條能人帶動、全民參與的農民發展致富之路,有效地凝聚民心,推動特色產業迅速發展,帶領貧困群眾大步邁向全面小康新征程。這期間,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巾幗致富帶頭人,如李家河鎮引領貧困戶發展花椒產業的“花椒姐”盧云,高羅鎮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火龍果種植大戶黃蓉,沙道溝鎮為解決貧困兒童上學難回鄉創業的金寶貝幼兒園園長趙金艷。趙金艷是2018年創業致富帶頭人,樂坪村一個普通的黨員,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學校畢業后選擇了外出打工,2008年底的一次回娘家,看到家鄉送園難、辦學條件簡陋,辦學質量不高的問題,讓趙金艷夫妻萌生了為當地辦一所愛心幼兒園的想法。經過一番努力,2011年,沙道溝鎮金寶貝幼兒園正式開園,從辦園之初的60多名幼兒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名幼兒,幼兒入園率達到98%,其中還有湖南省的不少家長主動把幼兒送來。“我妹妹在當地(湖南)一所幼兒園當老師,但不論在教育教學水平、硬件設施、教學理念還是園所管理,都比不上沙道溝鎮金寶貝幼兒園,孩子送到這里,她放心。”幼兒李石煜的家長說道。趙金艷一家時常關心和幫助鄰里和貧困百姓。在脫貧攻堅上,他們深入幼師高校,與貧困戶畢業生對接,高薪聘請為教學老師,目前10名教學老師在崗。還向周邊村落扶貧專干了解貧困戶信息,篩選出有上進心、愛學習、充滿正能量的貧困戶,通過開展保育、保潔、后勤崗前培訓,現已聘請8名貧困戶,幫助他們實現了穩定脫貧致富。目前,宣恩縣己組織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6期,共培訓致富帶頭人306人,其中2019年155人,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103.3%。在下一步工作中,宣恩縣將繼續加大培訓力度,加強對致富帶頭人的跟蹤輔導,多渠道多層次做好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力爭每個貧困村都有創業致富帶頭人,讓培育效果助推脫貧成效鞏固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來源:中國扶貧)
責任編輯: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