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志強 朱叢云


“三步四環節表現性教學”是以學生“學會表現”為研究的切入口,以“學會表現、聚焦學會創新”為基本理念展開研究。“三步”是學進去——講出來——寫下來;“四環節”包括設計前置學習環節(自學);小組合作探究環節(對學);學生上臺展示環節(群學);評價激勵超越環節(落實)。運用表現性評價標準,實現課堂教學與設計的一致性,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設計前置學習要領
蘇聯數學家斯托利亞說:“積極的教學應是數學活動(思維活動)的教學。”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設計應特別重視“過程性”,教學過程應特別強調“參與性”,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唯有學生的過程參與,才能較好地激發其主動性,確立其主體地位。中學數學“三步四環節表現性教學”實踐研究,提出高中數學課堂的三個基本要素:學進去、講出來、寫下來,四個基本環節:設計前置學習(自學);小組合作探究(對學);學生上臺展示(群學)、評價激勵超越(落實),用表現性學習重構表現性課堂教學,倡導“學以致表”,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參與知識建構,參與思維訓練,參與方法提煉。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有函數零點的概念、函數零點存在性判定。函數的零點,是中學數學的一個重要概念,體現了數學的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轉化與化歸思想,課堂設計就是應用“三步四環節表現性教學”理念構建的一堂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數學課。
前置學習 “與紙筆測試相比,表現性任務更適合考查學生的高層次思維水平和解決復雜、結構性不強的問題的能力,也能考查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完全符合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評價要求。”表現性教學課堂研究提出:“課前做好前置,課堂才能展示;能把別人教會,自己才算真會。”前置學習基于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核心素養要求,將教學任務設計成為表現性任務,這種表現性任務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展示環節中,在對知識和技能有一定認知水平的時候,帶著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積極的情感態度合理地表達教學內容,前置學習是表現性課堂順利開展的前提。
評價方式 通過課堂授課前投影展示部分學生的預習作業進行評價,同時,請作業優秀的學生分享對知識點的前置學習(在積極評價下,有良好的心理狀態)體會。
教師利用12xue平臺進行課前任務單學習效果統計,后臺統計學生正確率,掌握學生學習的難點和易錯點,為進一步教學做準備。通過小組討論,針對學生的錯題,學生自主歸納概念,總結改錯方法,體驗數學思考和發現的過程。
課堂評價以小組為單位推薦小組發言人,對錯誤率較高的題進行精準講解。(有針對的討論保證準備充分,推薦發言人體現信任。)
通過數學交流,引導學生數形結合考慮問題的思想方法;通過高考真題呈現,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搶答展示,留給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讓他們積極展示自己,從而引導全班學生,共同提升課堂思維深度。)
“三步四環節”探究過程
設計前置學習(自學):練在講之前,學生獨立思考先學;前置“先學研究”設計,設計原則:簡單、根本、開放,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探究層次化,實現以學定教。學生的現狀就是教學起點。
小組合作探究(對學):小組構建是做好“三步四環節”表現性學習的基本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兩個角色——學科長和管理職務,各司其職,力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搶事做,人人把事做好。
學生上臺展示(群學):首先是知識梳理,將原來平淡的知識陳述過程轉變為生動而有價值的學習互動體驗,采用提問、設問、追問、舉例子、PK等方法進行。
實踐證明,表現性評價能測量出學生在真實學習中的復雜成就和情意表現。2017版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交流能力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表現之一,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利用直觀想象探討問題的本質與數學的聯系。“三步四環節表現性教學”課堂提出“講出來”才是真會,重視課堂展示和課堂交流是課堂評價的重要維度;非紙筆的表現性任務主要以交流和表演為主要形式,更能夠看到學生的進步,看到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表現性評價強調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學生完成表現性任務,評價學生的真實行為表現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更加貼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
教學案例與情境導入
課堂案例 生:上臺展示課前預習任務單上的知識點結果——函數的零點、方程的根、函數圖象與 軸的交點的概念。(學生展示內容)
師:總結得非常好,文字語言的總結堪稱完美,如果能用圖形語言表達就更好了,能不能以Y=x2-2x-3為例,畫圖從圖形的角度來說一下就更好。
生:函數Y=x2-2x-3圖象與x軸的交點的橫坐標有3或-1,也是x2-2x-3=0的根,也是函數Y=x2-2x-3的交點。
師:上升到一般情況,Y=ax2+bx+c(a>0),我們一起來回憶它與x軸的交點情況;我們發現,函數的零點問題與方程的解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函數的零點問題與方程的解。(板書課題:函數的零點問題與方程的解)
教學說明 通過完成以上問題,讓學生體會從具體到一般函數圖象與x軸交點與相應方程根的關系。評價是影響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課堂言語評價因其直接、快捷等特點,成為課堂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對學生影響最大的過程性評價。當學生的學習任務完成后,教師通過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價值判斷,激發學生動機,誘發學生興趣,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感受新知 師: 一起來把我們預習的概念寫在黑板上。函數的零點,函數的零點定理(找兩個同學在黑板上書寫),其他同學一起討論。求證:二次函數Y=x2-2x-1有兩個不同的零點,從上面的解答知道,此函數有兩個零點是x1=1+ 2,x2=1- 2。
生:證明:設f(x)=x2-2x-1,則 f(1)=-2<0。因為它的圖象是一條開口向上的拋物線(不間斷),表明此圖象一定穿過x軸,所以函數的圖象與x軸有兩個不同的交點。因此,二次函數f(x)=x2-2x-1有兩個不同的零點。
對此,可以設置成流程圖,既直觀、清晰,又為學生將來學習算法奠定基礎。
展示講解 經過學生完成課前任務單之后,針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錯題進行討論。教師可以找同學分別對錯誤率較高的題進行分析,通過討論,讓學生對錯的題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從中生成數學方法和思想,能夠更好讓學生理解函數的零點定理的使用方法和零點的概念。同時,利用集體的合作研究力量,互相激勵,互相商討,集思廣益;對自然、社會和自我進行研究,使合作研究小組成員的思維碰撞出創造性靈感的火花,從而獲得富有創造性的學習方法、學習觀點和研究成果,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2015年高考題:若函數有兩個零點,則實數f(x)= 2x-2 -b的取值范圍是?請同學上臺講解,本題的解決方法是不是數形結合。
說明:通過高考題目的感知,學生知道數形結合的重要性,對于絕對值函數的理解也會更加明晰,加深了學生對圖形變換的理解,考試的指向圖形變化包括:平移、對稱,將方程的零點轉化成兩個函數的交點,通過畫圖確定參數范圍。新課標2017版第104頁數學核心素養水平(三)的要求是:能夠想象對復雜的數學問題進行直觀表達,反映數學問題的本質,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這一環節是課堂鞏固提升,是讓部分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展現自己,從而帶動全班群學,提升整個班級的思維素養。
目的:帶來更多學習尊重
“三步四環節表現性教學”不論是在研究范式還是在學習方式變革上,尚處于探索積累時期,缺乏成熟的范式與模型。因此,本課題在學習方式上研制出表現性學習的范式,可以說是表現性學習的“先行者”和“探路者”。課堂教學是在這種模式指導下的一次積極探索,這一類課堂更加關注學生的表現力、參與度,更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更加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
目前,改革課堂唯智是舉,缺乏教育關愛,忽視生命成長的教育行為迫在眉睫。即便是高中生,他們也需要尊重、理解與贊賞。“三步四環節表現性教學”課堂模式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帶來更多的學習尊重,能夠激勵他們更多地參與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深圳市羅湖區教科院;深圳市羅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