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佳煒
摘 要: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以《第一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為題的文章,報道了江西余江縣根治血吸蟲病的好消息,毛澤東聽聞欣然命筆《七律二首·送瘟神》,這兩首詩描繪了人民群眾慘遭血吸蟲病危害,謳歌了黨和人民科學防治血吸蟲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際,重溫毛澤東“送瘟神”的經驗,對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關鍵詞:毛澤東;《送瘟神》;新冠肺炎;防控
中圖分類號:A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0)12-0023-02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報道了余江縣根治血吸蟲病的好消息,毛澤東在欣喜之余賦詩《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其二: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重溫毛澤東領導防治血吸蟲病的經驗,仍具重要意義。
一、毛澤東“送瘟神”的時代背景
《七律二首·送瘟神》是毛澤東為慶祝江西余江縣根治血吸蟲病所創作的以醫療衛生為主題的敘事詩歌,這兩首詩的題目沿用了古代民間一種通俗的說法,將烈性傳染病稱之為“瘟神”,因而消滅血吸蟲病則稱之為“送瘟神”。毛澤東在第一首詩中描繪了舊中國在血吸蟲病迫害之下千村萬落一片凄涼的慘狀,感慨舊中國即便有著綠水青山,有著宜人的地理環境,人民群眾卻慘遭血吸蟲病迫害之苦,對人民群眾的慘痛遭遇表示同情與惋惜;在第二首詩中,毛澤東則描繪了黨和人民齊心協力送走“瘟神”的宏偉場景,贊揚了人民群眾干勁沖天,誓與“瘟神”殊死搏斗的英雄氣概,表明了消滅血吸蟲病堅定的信心與決心。
血吸蟲是一種肉眼無法察覺的白色線狀小蟲,蟲卵遇水之后會孵化成毛蚴,而后鉆入釘螺體內進行繁殖,繁殖出的尾蚴寄生在人體或家畜的靜脈中,引發血吸蟲病。該病流行于我國南部的水稻種植區,農民在田間耕作時稍不留神就被感染,患病者肚大如鼓、骨瘦如柴,婦女不能生育、兒童停止生長、青壯年逐步喪失勞動能力,千村萬落農田盡毀、一片狼藉。新中國成立前30年間,余江縣因血吸蟲病死亡2.5萬人,42個村莊被毀滅,荒廢田地2萬多畝,民不聊生,十室九空,許多地方成了“無人區”“寡婦村”“棺材田”“老虎丘”。
二、毛澤東領導防治血吸蟲病的歷史經驗
面對“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荒涼景象,毛澤東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并指出“黨組織、科學家、人民群眾,三者結合起來,瘟神就只好走路了。”[1] 225
第一,黨委統一領導,全面規劃。黨和國家高度關心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毛澤東親自調查部署,將防治血吸蟲病提上日程。1955年11月17日,毛澤東在聽取關于防治血吸蟲病的報告后發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指出:“血吸蟲病,已經成為我國現有流行病中危害最大的病種,共產黨人的責任和任務,就是要消滅對人民健康有害的瘟疫,各級黨委要親自掛帥?!盵2]要求中央成立防治血吸蟲病小組,政府成立血防委員會。按照毛澤東的指示,黨內成立了以柯慶施為組長,魏文伯、徐運北為副組長,農業部和重點疫區的省委書記或省長參與的中央防治血吸蟲病九人小組,該小組直屬中央,隨即,凡涉及血吸蟲病的?。ㄊ校?、地、縣很快都成立了防治小組。1955年11月22—25日,第一次全國血防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會上做出了“一年準備,四年戰斗,兩年掃尾”,七年消滅血吸蟲病的總體部署,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有序開展。
第二,專家潛心科研,精準防控。科學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毛澤東強調:“要充分發揮科學家的作用,要研究更有效的防治藥物和辦法。”[3]1956年2月28日,中國科學院水生動物專家秉志建議在防治血吸蟲病的過程中,以火燒代替土埋的方式消滅釘螺,徹底切斷血吸蟲病的傳播途徑,毛澤東聽聞高度重視,立即指示當時衛生部照辦。毛澤東還特別關注中醫中藥療法在血吸蟲病防治問題上的應用。1956年4月,徐運北在向中央匯報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情況時,遞交了中醫、中藥治療血吸蟲病的驗方,毛澤東將此驗方分發給各級專家,鼓勵專家采用中藥進行防治。專家潛心科研,相繼發掘出“腹水草”“老虎草”“加減胃苓湯”等藥方用于治療血吸蟲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毛澤東還先后聽取了陳心陶、吳光、朱璉、蘇德隆等專家教授關于防止血吸蟲病的意見,始終相信科學、依靠科學、運用科學的方法來防治血吸蟲病。
第三,群眾齊心協力,共克時艱。防疫工作的開展,必須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衛生系統尚不完善,人民群眾衛生防疫意識相對較差,家家戶戶都設有私人廁所、糞坑,若遇雨水沖刷,糞渣則遍布滿地,糞中蟲卵到處散布,難以管理;血吸蟲的中間宿主釘螺分布范圍極廣,滅螺員人數有限,難以在短時間內全部消滅。毛澤東認為解決這一問題“要發動群眾,不依靠群眾是不行的,要使科學技術和群眾運動相結合?!盵3]在黨組織的領導之下,人民群眾積極開展血防工作。在余江縣,各村莊建立起“一醫三員”的血防隊伍,村民各盡其職,群防群治;人民充分發揮集體力量,結合水利建設來消滅釘螺防治血吸蟲病,興建了綿延五百公里一千二百多處水利工程,為消滅血吸蟲病奠定了基礎。余江人民用集體的智慧與辛勤的勞動取得了防治血吸蟲病的巨大勝利,據有關資料記載,滅螺總面積96. 04萬平方米,擴大耕地面積532畝,改善灌溉面積1 500畝 [4]。余江縣在防治血吸蟲病戰線上,插上了第一面紅旗,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
三、現實啟示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總結歷史抗“疫”經驗,對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第一,黨的領導是戰勝疫情的根本保證。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戰勝疫情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聽取疫情防控工作相關匯報,迅速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小組,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動員全國各地全面加強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工作,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盵5]在疫情暴發初期,黨中央當即采取果斷措施,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和講話精神,各地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動員全體人民參與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正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黨和人民遵循“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發展。
第二,科研攻關是戰勝疫情的關鍵環節?!叭祟愅膊≥^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6]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科技部門第一時間組建科研攻關小組,醫學專家集結武漢,迅速投身于疫苗研發、病毒溯源、藥物篩選等科研工作中。中國科學家僅用了一周的時間就確定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序列,成功分離出病毒毒株;生物醫藥公司大規模生產多種核酸檢測試劑盒,從檢測速度、準確性等方面不斷完善檢測技術;醫學專家組采取老藥新用、中西結合等方法,篩選出一批有效藥物并多次制定、完善診療方案,各部門同步開展5條技術線路進行疫苗研發……此外,諸多科技產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也發揮了巨大的優勢,利用大數據平臺鎖定密切接觸者,有效阻止了疫情擴散;在5G網絡的支持下遠程會診迅速推廣,為全球科研專家進行醫學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平臺;北斗系統為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提供了點對點高精度的時空服務保障,為兩座醫院的成功交付爭取了時間……科研攻關為戰勝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是戰勝疫情的關鍵環節,“越是面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6]。
第三,人民群眾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人民群眾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生力軍,“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7]面對無情肆虐的新冠病毒,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在黨的領導下,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拔沂屈h員我先上”“我經驗豐富,請派我去”,面對未知的疾病,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紛紛寫下請戰書赴鄂支援,除夕之夜,3支醫療隊450名醫護人員幾小時集結完畢,全國上下共計4萬多名白衣戰士先后馳援湖北;在醫院床位極度緊缺的情況下,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建筑工人聞令而動,本著“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能早一分鐘挽救生命”的信念,主動請纓前往武漢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上萬名工人,幾千臺大型設備24小時不間斷工作,短短幾天就建成了可容納幾千張床位的傳染病醫院,創造了中國奇跡;公安民警、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不辭辛苦,為阻止疫情擴散時刻堅守崗位,日夜鏖戰……14億中國人民,在疫情面前彰顯自己的責任與擔當,積極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之中,自覺做好衛生防護措施,減少出行,為阻止疫情蔓延做出了貢獻,正是有了14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中華民族才有了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
參考文獻:
[1]費枝美,季世昌.毛澤東詩詞新解[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
[2]曉農,刑衛云.毛澤東賦詩“送瘟神”[J].黨史博采,2003(6).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緬懷毛澤東》編寫組. 緬懷毛澤東(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339.
[4]江西省余江縣縣志編纂委員會.余江縣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586.
[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N].人民日報,2020-01-26.
[6]習近平.協同推進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N].人民日報,2020-03-03.
[7]習近平.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