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斌 葉成景
摘 要:在目前的智能制造中,合理運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從而實現智能制造可以讓人力資源得以有效節約,與此同時與之有關的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也得以保障。本文對智能制造中機電一體化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智能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
前言:
近幾年我國科學技術雖然有著良好的發展,但與較為發達的國家相比,在機電一體化方面還存有一定的差距。想要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得到科學有效的運用,不僅要在技術手段上進行不斷創新與優化,而且還需提高其使用率,只有這樣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才能夠發揮它應有的價值,并在確保提高智能制造各項工作水平和效率的同時,有效控制生產成本。進而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 智能制造發展現狀
智能制造是將當今社會發展中的人工工作和機械工作相融合,不僅有效提升了綜合應用的質量,而且使生產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智能制造可以在機械制造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存儲、表達以及處理信息等操作,在工作中既能不斷改善其自身問題,又可以有效提高機械運作的工作質量。與此同時在當今時代的不斷發展下,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持續發展,生產過程中的透明度也有所提升,從而幫助有關工作人員能夠以更高的效率投入對生產過程的研究與優化,進而保障生產質量。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智能制造有著其自身巨大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可以解決企業發展中所遇到的缺乏勞動力的現象。在生產過程中運用機電一體化技術進行分析、判斷,可以較大程度減少生產浪費現象的發生。對于只能運用傳統的生產技術而言,智能制造在生產過程中具有更加精準的判斷力與調整能力,能夠很大程度降低人工所造成的誤差。
2 智能制造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
2.1以傳感器為例
在機電化一體的建設過程中傳感技術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具體的應用實踐中,傳感技術的優勢在于敏感度較高并且較為精準,不僅可以保證在生產中運用的有關設備不受外界所帶來的干擾,而且機電設備在對相關數據進行采集時,還可以確保其精確度,與此同時傳感技術還實現了有效的自動調節和控制。在當今社會工業發展的過程中,集成化可以將更多的功能進行集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傳感器的應用質量。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對于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極為廣泛,而傳感也在實際的應用中針對不同情況具有一定的區別,例如:在我國農業和工業的發展過程中,各企業對于傳感器的精確度及數據的可靠性相當重視,所以更多的精力都放于提高傳感器數據的精確度方面。而智能化則需要傳感器在實際的工作中可以對信息進行有效的判別、對使用設備進行診斷等,從而做到在實際的應用中可以把相對簡單繁雜且計算量大的工作進行更好的處理?;诖?,普通的傳感器已不在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有關工作人員也應建立起有效的傳感器網絡系統,從而保證實現信息之間的對接和傳輸可以達到最高的效率,確保整個生產的過程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再者傳感技術對零部件的形狀、光滑度以及直徑也可以進行檢測,可以運用到汽車、軍事和醫療等制造中,進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有效貢獻。
2.2數控技術中的應用
在智能制造過程中,機械制造的進一步實現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的建設,對于國家工農業建設也有著重要意義,數控技術很早就運用到了實現數電一體化的過程中,從而使機械制造具有較好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智能制造的發展。為能夠實現數控加工的生產,對于智能制造系統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各項生產的環節必須保證能夠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有序的管理,并實現有效處理各種模擬信息。在生產數控機床的過程中,把數控技術運用其中可以更加科學的實現動態控制,可以運用CPU模式以及總主線模式對運行的方式加以完善,一定程度內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還可以采用在線診斷技術與模糊控制理論,并運用三維仿真技術實現動態模擬數控生產,從而使有關的技術工作人員可以更加直觀的對生產制造工藝進行觀察,進而可以科學的對生產過程進行調整,讓生產過程能夠帶來更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工業生產的發展。
2.3柔性制造系統中的應用
柔性制造系統可以運用數字控制、物質儲存、信息系統同時高效的進行多批產品的生產,并且對于具體的生產需求可自行調整生產方案,確保有關設備和人力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此系統的應用可以進行自我檢查實現生產的高效性,還能做到及時調整生產策略,減少人力的消耗。柔性制造系統是由加工系統、物流系統及信息流系統組成。其中,加工系統可以對任意生產工序實現各種工件的自動加工,還可以完成對有關刀具的自行更換;而物流系統可以對加工對象進行存儲、輸出以及搬運;而信息流系統可以對生產過程進行監控?;诖?,合理運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自動化倉庫、計算機和數控機場融為一體,從而滿足各部門對生產的需求,既可以有效控制人力、物力,對于小型企業具有高設計、高要求和較多的產品種類而言又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從而促進了制造行業的穩定發展。
2.4自動生產和機械中的應用
在大規模的生產企業中生產量較大,所以生產過程中對于生產線自動化的要求較高,因此采用自動化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生產質量以及生產效率。一般運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實現機械生產時,會利用電子技術來把握光電控制,而在完善控制裝置時可以運用人際界面系統,從而實現對整個生產流程的控制。該技術的應用范圍較為廣泛,例如:可以在手機、電腦上進行操作。并且此技術還可以運用到生產過程、調度以及技術等管理中,并對有關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和處理,從而促進制造業管理實現自動化技術。
2.5智能機器人中的應用
智能機器人在實現機電一體化的過程中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其生產原理主要融合了仿生學與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我國的工業生產中,智能機器人有著較大的應有價值,不僅可以保證產品的質量,而且還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實現工業生產過程中,智能機器人可以有效的甄別有關信息,從而確保工作流程能夠順利進行。此外,在生產過程中,合理運用智能機器人可以實現較高的準確度。并且在軍事、建筑等行業都有廣泛的應用,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機電一體化技術在企業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智能制造更是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實現了良好的效果。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將機電一體化技術合理的運用到了智能制造中,既有效促進了制造行業的穩定發展,同時又降低了成本,從而得以實現對制造質量的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關娜娜.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實踐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0(12):176-177.
[2]李凱,王萬里.智能制造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0,10(11):107-108.
[3]繆菊霞.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20,51(22):180-181.
作者簡介:
1.雷斌(1991-),男,漢族,湖南岳陽人,碩士,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系統開發、嵌入式系統應用。
2.葉成景(1979-),男,漢族,廣東陽江人,實驗師,碩士,研究方向:軟件系統開發、嵌入式系統應用、網絡技術。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 珠海 5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