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欣陽 黃媛媛 盧園 馮琮焻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作為走在時代前沿、代表著社會精英一族的大學生,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體系。
而隨著信息時代網絡飛速發展,消費的便捷性使大學生對金錢的敏感度降低,進而促使大學生對于消費缺乏理性對待,對個人資金管理意識越來越模糊,出現超前消費。
另外,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缺乏財商能力,財商觀念存在誤區。因此,加強財商教育刻不容緩。
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當代大學生個人資金管理情況,旨在幫助當代大學生更好地進行收支分配和管理,提升理財素養。
問卷線上與線下結合(實際有效問卷1000 份),主要針對大學生的收入來源、月平均消費額、主要的支出項目及比重、超支情況以及對于當前資金管理情況是否滿意等切合學生生活的方面進行調查設計。
大學生的個人資金收入的主要來源有父母親給予的生活費、兼職收入、獎學金等不同方面;支出主要是食品、交通費用、服裝購物、休閑娛樂等。
通過相關數據可以得知大多數大學生平均消費額在0-2000 元,在后面的分析中也將以此數據為依據,對該峰值人群進行重點的分析。其次是生活費在2000-3000 元的,約占比17.4%。其余生活費的區間相加僅占6.1%。
大多數學生把大部分資金用在餐飲、服裝、交通等必需日常消費品上,構成基礎消費,其次是學習費用在20%左右,休閑娛樂及社交消費之和在15%左右。
由此看來,大學生的基礎消費占比重最大,而其他的消費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要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理念,杜絕不良消費行為。通過規劃適當的收入和支出結構比例約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實現資金的優化管理。
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出現超支消費的情況。顯而易見,大多數學生沒有量入為出的節約意識,這也驗證了當代大學生進行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63.57%的同學認為當代大學生的超前消費行為是很普遍的,同時近85%的大學生都有過超前消費的行為,可以看出超前消費已經成為了當代大學生普遍的消費方式。信貸產品使用情況如表4。
調查顯示,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對自己的資金管理情況的自評中是不滿意的。
大學生追求消費行為的個性化明顯,同時所在的環境是相對開放自由的。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比如抖音、小紅書、微博等推廣分享平臺,這就會使許多人都會在上面模仿一些網絡紅人潮流的穿搭,時尚的妝容等,從而產生大量的購買來滿足和愉悅自己。
當今社會,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越來越向符號消費的趨勢發展,比如追求品牌、前衛、時髦,相互攀比,再比如以潮流為審美偏好等。有一些學生在消費的時候十分沖動,容易受環境和他人的影響,或者是進行沒有必要的高昂人情消費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隨著各種借貸平臺的出現,很多業務都向大學生開放。有一部分大學生肆意消費,到頭來發現自己已無力償還,又不好意思向家人朋友要,于是轉向其他網絡借貸平臺,如此拆東墻補西墻,債務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成為一筆巨款。
基于上述調查與統計,分析消費結構和消費心理,結合“六個罐子”理財法,可以探究出一套專門針對于大學生的優化方案:當大學生得到資金收入時,可以把資金依不同的比例分成四個部分,即生活必需賬戶(60%)、個人提升賬戶(20%)、玩樂賬戶(10%)、固定儲蓄賬戶(10%)。
此方案不僅繼承“六個罐子”理財法的特點,即聚焦、分工、平衡,又對于當代大學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在使用此方案時,需要按順序進行分配,生活必需賬戶放在第一位是因為此部分占據學生大部分比例,同時保持健康的食品等的支付習慣,有利于保持健康的身體和體魄;個人提升賬戶在第二順位是因為個人提升對于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讓大學生在看到優質的課程或購買輔導教材、報名考試時,不會沒有錢支付,或是在平時能夠提升個人魅力和競爭力。
除此之外,賬戶在設定時,充分了解到了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設定了合理比例的玩樂賬戶,保證在資金管理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平衡,保證在實踐過程中能夠長期堅持下來,避免出現半途而廢;設置儲蓄賬戶可以有效地約束大學生超前消費的情況。
每個賬戶分工,都扮演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支撐起一個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統。
養成消費記賬的習慣,同時按照優化比例結構進行個人的資金管理,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學生規劃消費計劃,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資金管理方面的問題,幫助大學生做到從意識到行動的全方位理財素養的提升,改善當代大學生資金管理現狀,提升財商能力。

表1 大學生月平均消費額統計表

表2 大學生消費支出項目及其比例統計表

表3 大學生消費情況統計表

表4 大學生信貸消費情況統計表

表5 個人資金消費管理情況自評統計表
目前,高校還未制定完整的財商教育體系,開設財商相關課程不足,學生參與不多,缺乏對財商教育的宣傳。
高校應該重視對大學生資金管理的教育,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商教育體系,并納入到素質教育的行列中。
建議學校開展財商教育活動,講授有效的方法幫助同學進行資金管理,讓同學們遠離不良貸款。
研究表示,孩子一般是通過父母的指導,或者是自己的實際參與和觀察獲得理財知識的。
父母有必要認識到何時是適合孩子參與理財決策的時機,從而有意識利用該時機創造有益的學習機會,直接教育或者灌輸理財思想的強效指導所產生的影響力。家長應從重視財商教育,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資金管理習慣,言傳身教。同時,家長應該適當檢查大學生的消費記錄,督促大學生制定財務預算和儲蓄計劃,把不必要的支出及時剔除,對不合理的消費行為要及時的批評并且指正,鼓勵大學生通過自己付出獲得回報,理性適度的消費。
每個大學生都處于社會環境之中,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因此要發揮社會的正確引導作用,為大學生科學消費觀的樹立創造良好的環境。
要優化社會消費大環境,倡導綠色消費,從而構建出資源能源以及生態環境三位一體的科學消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