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周 軍
2019 年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是國家為繼續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4G網絡建設而打造的重點工程,是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重要基礎支撐,信息時代抓住了互聯網,也就抓住了重要的發展機遇,鄉村也不例外。去年,中央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對全國數字鄉村發展作出頂層部署。不久前,廣西也正式出臺《加快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強調再過3年,廣西鄉鎮重點區域開通5G網絡,4G網絡覆蓋全區85%以上自然村。包括移動在內的電信運營商加快偏遠鄉村4G基站建設,也是對頂層部署抓落實的具體行動??梢灶A料,在“政府+運營商”的雙輪驅動下,未來的廣西鄉村網絡將更為發達,為鄉村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會。
打造數字鄉村經濟,是一道現代鄉村治理考題,考驗決策者智慧。無論創新政策舉措,滿足網絡覆蓋需求、鋪設高速優質的網絡通道,還是攻克“鄉村網絡建設硬件基礎差、軟件環境弱”這一壁壘,始終是數字鄉村發展繞不過的課題。而網絡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升級,乃是完善鄉村功能的應有之舉。廣西以政策制度為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撐腰”,將為鄉村的數字、網絡發展打開一條“快捷通道”,進一步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源”。
將網絡建設的觸角向鄉村加速推進,不僅僅是為了農村用網的方便,更為重要的,是對鄉村互聯網發展釋放出的“惠民紅利”的思考。農村天地廣闊,有很多亟待開放的領域,譬如特色產業、旅游開發、電子商務、鄉村教育等,這些領域都在農村有著無窮的發展潛力。廣西鄉村民風淳樸,山水秀麗,民族文化底蘊豐厚,有著天然的旅游開發條件。這就要求,當地要以鄉村網絡建設為契機,有側重地為自然風光、人文資源融入數字經濟,全方位打造智慧旅游、創意民宿、云農場等創新型產業,進一步為鄉村經濟發展賦能。
數字鄉村開發不僅是包羅萬象的復合型經濟開發,更是可觸可感的體驗型經濟。數字鄉村要持久“閃亮”,還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從完善提升鄉村服務功能出發,提供更加到位的民生保障。鄉村有了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中心,決策者更重要的是要將這些先進的科技資源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為改善基層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揮功能性作用。
就拿農村電商平臺來說,雖然在時下各類直播平臺、線上商鋪等有村民在叫賣著農村各類特色水果、農產品,但不可否認基層在電商網店、物流服務體系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短板,這些短板很大程度增加了農村電商產業發展的成本。因此,廣西當牢牢抓住數字鄉村建設機遇,在農村郵遞站、快遞超市、智能快件箱等網絡終端服務建設上協同加大投入,答好鄉村治理“綜合題”,讓農村特色產品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跑出鄉村振興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