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保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貨運中心 安徽 合肥230001
本文通過對中心安全生產與經營管理集成平臺的建立方式,特點分析和關鍵技術支撐點的研究,致力于解決目前貨運系統信息數據交互性差,效率不高的問題,然后通過建立相應的架構模型進行分析,得出相對準確的結論。
該系統能夠為財務、生產調度、市場經營、安全管理、節能環保等提供數據分析支持,以及對中心的設備進行管理。大幅度提高貨運中心各職能部門工作效率。
根據貨運中心信息系統運行的具體情況,系統采用B/S結構,在硬件方面利用目前現有的服務器作為數據庫服務器,保證數據存放的可靠性,同樣客戶端也利用目前現有的設備[2]。該系統充分利用貨運中心原有的信息系統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為財務、生產調度、市場經營、安全管理等提供數據分析支持。具體實現以下目標:
2.1 各生產指標每天、每月、每年的完成情況及同比環比 包括運輸收入、貨運收入、發送噸、裝車數、卸車數、接取送達、集裝箱等各生產指標中心、各經營部完成情況,并以圖表的形式進行同比、環比,對未達標的經營指標進行預警,并要求進行分析原因,達到閉環管理。
2.2 安全分析 問題類型包括消防安全、勞動安全、裝載安全、紀律安全等;檢查方式,包括監控、電話查崗、現場檢查、上級檢查等方式;各經營部、各網點、各崗點在不同時間內具體問題類型的分析,以及處理結果,達到閉環管理。
2.3 設備管理 包括設備概況,設備統計、設備故障報修,故障處理結果,基層對責任部門故障處理的評價等,實現對設備故障的全流程管理。
2.4 數據查詢 為中心各職能部門提供所需各類數據報表的查詢。能夠準確快速的生成節能環保、安全分析、財務分析、貨運收入、裝卸車數、發送噸、以及裝卸的各類品類、到站、到局等各種分析報表,并能自由組合,能夠按要求進行同比、環比,最終結果能以表格或圖表的形式顯示,以便領導決策和管理。
本系統主要由分布式架構,采用消息機制完成數據同步共享,基于SOAP協議。系統集成架構圖如下圖所示。

系統應用總體架構由表現層、業務邏輯層和服務層三個層次結構組成。系統總體結構如下圖:

系統總體結構
3.1 服務層 對于應用服務端,采用了目前流行的SOAP架構,用于在分布式環境中發送消息,并執行遠程過程調用。使用SOAP,不用考慮任何特定的傳輸協議,就能使數據序列化,SOAP把多個平臺在訪問數據時所出現的不兼容性問題減至最少,以服務為關注點,提高服務和業務邏輯的重用。
3.2 業務邏輯層 遵循面向接口的思想,采用MVC架構設計,將業務邏輯層與表現層和服務層區分開來,實現系統各層級之間的“低耦合”,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3]。
3.3 表現層 采用WEB客戶端形式,利用HTML/HTML5實現數據報表瀏覽,系統采用B/S結構。使用人員依據不同的訪問權限,登錄瀏覽器便可實時查看各模塊數據匯總結果及分析報表。
4.1 消息服務 各系統之間通過消息服務中轉通信。例如系統A 將業務數據發送至數據共享服務器。數據共享服務器將接收到消息,并從A業務系統中獲取數據,同時同步至B業務系統。實現消息中轉,實現分布式集成。
4.2 基于SOAP協議 通過開放基于SOAP協議的通信接口,不用考慮任何特定的傳輸協議,就能使數據序列化,使得運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統并使用不同的技術和編程語言的應用可以互相進行通信,各系統服務互相集成互用,實現系統獨立,數據共享。
4.3 矢量圖表技術 采用基于SVG與V ML兼容模式,使用分層的方法分別解決跨瀏覽器矢量圖形語言差異性以及操作節點差異性等問題,基于動態矢量圖形框架的方法給上層的實際應用起到了基礎性的支撐作用,使其不必關系低層HT ML的操作以及不同瀏覽器下圖形展現的問題,從而專注與對數據的展現上來,通過業務規則生成矢量分析圖表(如柱狀圖、折線圖)等矢量圖表。可導出分析圖表。
本系統直接運用于生產一線,系統的安全至關重要。系統釆用B/S體系結構,在系統安全方面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防止SQL注入,系統可以通過正則表達式和限制長度,對單引號和雙“-”進行轉換等,不使用動態拼裝sql,而使用參數化的sql進行數據查詢存取。應用的異常信息使用自定義的錯誤信息對原始錯誤信息進行包裝。
第二,使用本系統必須先登錄,登錄時必須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并對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分析比對,防止通過特殊SQL字符的方式非法登錄。為了防止使用暴力破解的方式進行登錄,使用驗證碼進行有效的防護。對不同的用戶管理員可以動態設置不同的權限,實現本系統的用戶權限管理。相應的權限只能訪問相應的功能模塊,完成相應的操作,可以有效的保證系統的數據安全。
第三,系統采用SQLServer數據庫,采取業界已存在的且比較成熟的數據庫審計解決方案,實時記錄用戶對數據庫系統的所有操作(如:插入、刪除、更新、用戶自定義操作等),并還原SQL操作命令,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對數據庫安全事件準確全程跟蹤定位,且能夠實現數據庫定時備份,數據損壞后可以快速恢復,保證了數據安全[4]。
本研究通過ADO技術自動采集各個系統的數據信息,通過對貨運生產信息的數據采集,進行二次開發,建立相應的模型進行分析,得出相對準確的結論。并能夠為財務、生產調度、市場經營、安全管理、節能環保等提供數據分析支持。通過對各經營指標的預警把經營壓力傳遞到每一名干部職工,便于理清超欠的原因和對策措施,把經營壓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動力。系統實行分層管理,給不同的用戶賦予不同的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