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香紅
齊齊哈爾一廠醫院 黑龍江 齊齊哈爾161005
1.1 一般資料 研究人員選取了其所在醫院內分泌科2018-2019年間收治的80名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40例。常規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分布33-74歲,疾病類型為甲狀腺功能亢進12例,糖尿病22例,垂體功能減退5例,其他1例;干預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分布35-76歲,疾病類型為甲狀腺功能亢進11例,糖尿病20例,垂體功能減退7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在選擇時的選取標準如下:①排除認知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存在缺陷或者喪失的患者。②女性患者如有妊娠情況和哺乳需求的不予入組。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給予患者疾病臨床表現的定期檢測,檢查患者的輸液、用藥、飲食、運動情況,適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的健康知識宣教。
1.2.2 干預組 給予患者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干預,具體措施包括:①對原有護理質量進行評估:針對實驗內兩組患者,內分泌科的護理工作需要由專門團隊負責,選擇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和主治醫師組成隊伍,通過病例資料閱讀、走訪患者對科內原有的護理質量進行客觀的評估,找出護理中具體的不足之處,針對這些不足之處改進護理方案中的相應細節,并根據此方案對科內護理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和要求,同時接受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反饋,及時調整、更新護理方案。②監督和評估體制的完善:內分泌科需要與醫院協商,選定專門的監督人員1-2名,定期對內分泌科的護理工作進行評估,從患者住院時間、生活質量、病例書寫等多個方面綜合、客觀的評價內分泌科的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工作,如果有某些因素影響到了護理質量,要立即找準對應的護理人員和護理內容進行改善。同時,定期進行護理人員自我評價和測試,了解每位護理人員在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并對測試中顯露出的不足之處進行改正。③細節護理措施:護理人員要更加注意患者的情緒和對護理工作的反饋。護理人員詳細觀察、記錄每一位患者在飲食、用藥、心理、情緒等方面的情況,樹立自身充分的護理責任感,將護理工作細致到患者的一絲一毫的感受當中去,對于患者提出的要求要盡最大可能去滿足,讓患者體會到護理人員的認真態度和專業技能。④健康知識宣教:很多患者對自身疾病并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他們更多的是主觀意愿方面的感受,但是疾病的發生發展和疾病對人體造成的損傷是客觀的。護理人員首先要詳細把握每一位患者的疾病類型、臨床癥狀和病情進展狀況,結合上述情況和自身專業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每周2-3次,宣教內容包括疾病的起因、發生發展以及如何從患者自身做到合理預防和控制,讓患者了解生活中哪些因素是對自身疾病有害的,哪些是有利的,運用什么樣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自己疾病的發展等等。
1.3 觀察指標 周期護理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和護理
滿意情況。護理質量評分包括健康宣教、基礎護理、查房、護理差錯的評分,除護理差錯外,其他項目評分越高,說明護理工作的護理質量越高。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單位:±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單位:±s,分)
組別例數健康宣教基礎護理查房護理差錯常規組40 89.21±2.07 87.35±2.65 95.27±3.16 40.27±7.31干預組40 98.63±1.98 94.77±1.48 99.41±1.53 21.66±4.57 P值<0.05<0.05<0.05<0.05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比較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比較(單位n,%)
內分泌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是存在體內激素水平異常的,他們機體內的內環境穩態遭到了一種或者多種激素分泌不足或過多的影響,這種異常除了會導致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活質量下降,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情緒,這就造成了內分泌科患者的特殊性,他們很可能因為激素水平的紊亂產生不良情緒,使原本順利的護理過程變得艱難起來。
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是細節護理、人文關懷的共同體現,也符合公共衛生醫學中“預防為主”的先進理念。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是在原有的護理質量評估的基礎上,加強護理工作、護理質量監督和評估體系,貼近患者的內心和情緒,以積極、負責的護理態度去改善患者的疾病發展和住院體驗。在本研究的結果來看,這種護理改進方式不但提高了內分泌科的整體護理質量水平,還改善了患者對護理工作和護理人員的認知、態度。
綜上所述,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內分泌護理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有效提高內分泌科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