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假期”研究能夠推動綜合性的教育變革。“七彩假期”研究項目高度關注學生在策劃、踐行和評價階段的主動參與,有助于學生領導力的發展、學生學習力的發育、學生成長感的提升,這樣一項有意義的活動,絕不能只是一個短期的行為,而應是一個需要長期探討的話題。如何將平日學期內周末的作業探討與長假作業探討有機契合起來,讓“七彩假期”作業成為學生生命發展的生長點,持續地研究下去,在小學六年有梯度有層次地開展,這一點值得每個教育者探討和深思。
關鍵詞:周末;假期生活;生命發展生長點;終身教育;“七彩假期”作業成長檔案袋
《學記》中提道:“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藏息相輔。”意思是說,既要安排好正課、又要組織好課余活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其中的“居學”(課外活動)中就蘊含著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假期就是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的黃金時期。“七彩假期”作業就是以學生立場為宗旨的創新型課外實踐活動。
本次研究倡導假期生活個性化,旨在給孩子一個完全自主、創新的幸福假期,把假期生活的策劃權、組織權、評價權還給學生,家校攜手為每個孩子撐起一片自由的天空,打造孩子們“私人訂制”的完美假期。實現教育對學生生命成長的關懷,家庭、學校、社會攜手合作,助力學生多元發展。
隨著假期生活的結束,學期初的匯報小結更加體現出這個研究價值非凡,“學生立場”的建立使得我們每一位教育者感觸良深:假期作業的設計,真正了解學生和家長的意愿,而不是想當然。學期初,本項目大力地推動學生間的相互評價,鼓勵個體、小隊、班級、年級、學校、跨學校間的多維互動。再一次驗證,學生的學習不僅發生在課堂和班級里,更發生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方式不是與原有的學科學習沖突,而是一種更綜合的學習素養提升。
一、?“七彩假期作業長期規劃”初設想
(一)“七彩假期作業”六年中學生生命發展生長點
1.?低學段走入“廣、博”
七彩假期作業“廣”“博”即指多場景、多項活動;多途徑,廣泛參與;多角度,充分體驗。四年級此次“七彩假期”作業中,學生學習的腳步就遍布福利院、敬老院、環衛工人工作的街頭、超市、銀行、消防隊、劇場、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運動中心、公園器械區、大學、世界各處名勝古跡等,真可謂處處都有教育資源,處處都可探究學習。僅從四年級來說,全年級自主開展“七彩假期”作業共計104項,其中涉及年俗民俗、運動健康、理財購物、閱讀寫作、公益環保、旅行研學、編排表演、參觀探索、動手實驗等十幾類主題,參與人數共計104人次(全年級共50人)。
總之,在整個假期生活全過程中,充滿著學生成長感獲得的資源。在有意識的聚焦中,學生的試錯、遭遇、堅持、困頓、豁然開朗等體驗,都可能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促成學生的自我發現。
2.?中學段走向“精、進”
七彩假期作業“精”“進”即指精心選擇興趣點,精心設計活動方式,自我英才教育、自我領導力的形成。比起一、二年級的“面面俱到”,三、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興趣趨向,他們很清晰自己的潛力、自己的特長可于哪一方面得以施展,孩子們有了自主的權利,會做一些深層次的活動思考。于是乎,從感性更趨于理性,一個集體當中,“學生立場”更加明晰化,相同興趣點的同學會主動成團,會就一個問題深入專項研究,會以表及里,設計一個問題的方方面面進行深入探討,形成一個“研究型”團隊,而這種七彩假期作業中潛移默化所滲透出來的精神將對孩子的終身發展造成正面影響。
3.?高學段形成“創、新”
七彩假期作業“創”“新”,即指創造力的培養、創新成果展示、創造型人才的初步養成。對未來社會發展影響巨大,也是優秀人才的核心競爭力。高年級學生已經能夠成為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高學段學生思維的特點是抽象思維開始成為思維的主要形式,要重點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和多角度、多側面地進行發散性思維的技能。小學培育創造力其核心是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通過對小學六年七彩假期作業的合理規劃,學生能夠明晰自我發展目標,尋求自我發展之路。真正能做到“從受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轉變”。這將對人一生產生巨大影響和非凡的意義。
(二)六年規劃落實措施
1.?時間落實。利用周末開展“零”作業和“靈”活動,并列入開學初學校計劃,確保學生有時間參與自發組織的“七彩假期”作業活動。
2.?各班建立組織。各班建立班級活動小組的組織機構,并將學生分成若干個隊,設隊長一人,要為活動小隊取個別致的名字,想一句活動口號。
3.?活動落實。“自信來自鼓勵,習慣決定人生。”定期開展班級學生喜愛的活動評價推介活動,使活動小組成為一種有組織的常態化的集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自主選擇、樂在其中,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尋找自己未來人生的熱點。予以公布表揚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滿足學生的榮譽感,激發積極性。學生通過大量的時間,會逐步學會組織、宣傳、策劃等各方面能力。合作能力和創造力也會得到大力發展。
4.?指導落實。在七彩假期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捕捉資源、抓住契機,統籌全局,去平衡一些班級內部資源,跟蹤服務的同時,將老師的引導有意無意貫穿“始末”,有意識地進行“全程關注”。方法指導也是多樣化,既可以深入其中參與活動,也可以通過網絡或其他平臺對活動指導。
5.?建立家長聯系卡制度。七彩假期作業,就其形式來講,絕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外進行。因此與家長配合是很有必要的。當然,這種方法要以適度為準,同時要以學生同意為前提,根據學生的需求來進行,否則,效果則相反。
二、?檔案袋,促發學生生命發展的生長點
(一)創建目的
“七彩假期”成長檔案袋在內的所有評價活動都要從明確目的開始,成長檔案袋的類型、收集的具體項目,應用對象和有關人員,收集時間的安排等等,都會因目的不同而不同。那么,建立成長檔案袋的目的是什么呢?歸納起來,主要是展示學生的最佳成果、描述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過程,以及對學生的發展水平進行評估等方面,多角度、全景式展示學生生命發展歷程,促進其生長點地不斷進步。
(二)預期效果
七彩假期檔案袋,它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為學生保留生命發展的重要信息,雖然檔案是白紙黑字,但卻能給我們描繪,展現一個動態,完整,立體的學生發展動態圖畫,能夠成為學生假期生活中最為生動的“留聲機”,能夠讓每一位學生在七彩假期成長檔案袋整理過程中享受快樂、享受成功。
(三)構成內容
成長檔案的構建,其意義就在于記錄并展示學生最真實的發展情況,促進其什么發展生產點,這一點是需要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進行明確的,要讓他們知道,成長檔案是會展示學生特長,特點,個性差異等方方面面,方便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學生有足夠自我發展的空間和時間。決不能固定內容,絕不只放積極正面內容。避免放的只是自己最好的作品,導致整個檔案無法真實客觀地體現其生長軌跡。檔案袋中資料形式多樣,如參加活動照片、活動策劃、整理和收集的活動素材、自己錄的視頻、拍的照片等等。作品的類型可以是自己一系列的活動資料成功展示,也可是自己活動失敗的經驗總結,甚至可以是教師或同伴的觀察記錄。
(四)參與對象
在七彩假期成長檔案袋的創建過程中,以學生為發展主體單位,教師、學生、同伴與家長均為主體單位服務,多視角、多主體、多元化參與,真實、詳盡、客觀、公正地記錄主體單位的生命發展生長點,其目的在于讓不同的參與者在成長檔案袋的實施過程中發揮不同的作用,調動一切可利用資源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1.?家長的參與
首先,活動開始之初,我們就必須與每位家長做一次溝通,就“什么是成長檔案袋,為什么要建成長檔案袋,怎樣記錄”等問題與家長們做交流,以得到家長們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我們于入學時將成長檔案袋交給學生,讓家長在日常活動中協助低年段學生收集資料,并能及時與教師溝通,與孩子溝通,發現孩子在作業活動中的進步與不足,這樣也能讓家長們在孩子教育中有的放矢。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家長應逐漸放手,鼓勵學生自我構建七彩假期成長檔案袋。
2.?學生的參與
學生作為七彩假期成長作業的主體單位,對于檔案袋的構建方式及內容,應該持有主導權。整個七彩假期成長福作業的策劃、實施及反思中的所有過程性資料均可囊括其中。學生參與的程度將決定成長檔案袋的成敗。
3.?同伴的參與
同伴作為評價者,通過對他人活動中的評價,不僅能夠從他人身上汲取營養,還可以不斷地提高自身鑒賞能力。與教師或家長相比,孩子與孩子不僅有更多的時間交流,而且這種平等的交流能積極促進同伴關系及交往能力。
4.?教師的指導與反饋
在創建七彩假期成長檔案袋時,必須充分考慮到我們教師的指導與反饋,它將是成長檔案袋實施中的一個關鍵的環節,在日常七彩假期成長作業開展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僅對假期成長檔案袋作一般性的評定,同時還要根據七彩假期作業實際情況,指出活動中的得與失,同時必須要提出改進建議。
葉瀾教授曾說:“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對于學生發展的長期規劃,應納入學校教育研究重點。
參考文獻:
[1]陳艷.你好,假期!你好,不一樣的“我”!——以重構假期學習生活為載體,提升自我能力[J].中小學班主任,2018(2).
[2]余雪蓮.中小學生假期生活合理安排的國外經驗及啟示[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6).
[3]李立新,魏建紅.各國小學生的假期生活[J].教學與管理,2012(35).
作者簡介:楊香妮,陜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第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