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美云 徐占福
摘?要:由于社會選拔人才方式的需要,做題成為每一個高中生的必備功課,各學科各階段各種各樣的考試命題也面臨著新挑戰。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線教師應該依據課程標準,針對不同的學情,具備試題設計的能力,以增強教學實效。本文以“京張鐵路”試題設計為例,對試題設計進行了有價值的探索。
關鍵詞:課程標準;試題設計;命題背景;京張鐵路
最新頒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強調重視問題式教學,以問題整合內容,以問題為引領,貫穿教學始終,讓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促進思維、增進能力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標的這一要求,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搞好試題設計勢在必行。
試題設計,是教育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又是搞好教學工作的一種具體體現,也是一線教師必須具有的教學素養。試題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和教材內容對試題的內容、題型、題量、能力層次、難易程度等進行設計。試題設計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當前,迫于教學壓力和漫天飛的現成教輔資料及網絡教學資源等因素,教師自主設計試題的意識逐漸淡薄,命題的機會也越來越少,這勢必影響教育目的的達成,因此,搞好試題設計,增強教學實效,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搞好試題設計有利于教師把握和處理好教材,做到心中有數,宏觀、中觀、微觀都了如指掌。
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拓展思維,激發探究、創新的興趣,提高綜合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一、?如何搞好試題設計
1.?搞好試題設計,首先要有命題背景,重視情景材料的選擇。根據情景材料的內容設計合適的試題。一般而言,設計試題時背景素材選擇應該多樣化,不應只是單一的文字材料,也不應都是圖表材料。
2.?搞好試題設計,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考試說明》為依據,命題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具體講來:(1)試題內容與形式是否與課程標準一致。(2)試題的廣度、深度是否適合。(3)試題的題型是否合理。(4)試題中的基本知識、難點、重點比例是否合理。(5)參考答案是否準確、完整。(6)評分標準是否合理。(7)是否體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什么是高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8)題目必須原創或改編,具有創新性。
3.?試題設計的主要環節
明確命題意圖→準備命題素材(命題背景選擇)→設計創新試題→指定答案解析→反復修改打磨
二、?“京張鐵路”試題設計
【命題背景】
下張圖中的景觀已成絕版!一輛從通遼始發、奔向終點站呼和浩特的普速列車行至居庸關長城腳下,這里正是京張鐵路最負盛名的關溝區段的中心位置之一。重巒疊嶂,長城巍然,兩臺機車前拉后推翻山越嶺,畏途與美景交映成詩,這幅畫面自2018年4月起,已隨著我國鐵路運行圖的大規模調整而不復存在。(照片)
【試題設計】
閱讀圖文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中國“靈魂路段”值得存在下去:提起京張鐵路,許多人會想到詹天佑如何開創性地利用地勢鋪設“人”字形鐵路,配合前拉后推的機車,翻越崇山峻嶺,讓中國人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干線鐵路的故事。而自從2018年4月起,隨著我國鐵路運行圖的大規模調整,以及高鐵如火如荼的建設,百年京張鐵路標志性推挽運行方式已經就此結束。
材料二?京張高鐵線路示意圖
1.?京張鐵路崇禮支線修建的意義不包括()
A.?加強京津冀間資源互補
B.?優化和完善了全國高鐵網
C.?有效滿足2022年崇禮區舉辦冬奧會賽事的交通需要
D.?提高人們的出行質量,利于增強城市間的聯系與協作
2.?京張鐵路沿線經過的城市中,等級最高的是()
A.?河北省
B.?北京市
C.?張家口
D.?延慶
3.?與百年京張鐵路相比,京張高鐵穿越山區時不再采用“人”字形折返線的方案,而是逢山開(隧)道,遇溝建橋,盡量取最短距離。其原因主要是()
①節省運營時間,提高運輸效率?②減少所經聚落,減少拆遷量?③縮短公路里程,節省建設投資?④減輕生態破壞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影響京張高鐵施工的最大障礙是()
A.?資金
B.?地質
C.?技術
D.?移民
【答案及解析】
1.?A?高鐵的修建,以客運為主,不能加強區際資源互補,A不包括,選A;京張高鐵是“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京蘭通道東段的重要組成部分,京張鐵路崇禮支線修建優化和完善了京津冀區域高鐵網,當然使得全國高鐵網得以優化和完善,B包括;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基建配套工程,崇禮鐵路建成后,將與京張高鐵一起形成北京市區至崇禮賽區快速客運通道,兩地之間鐵路旅行時間將縮短至50分鐘左右,有效滿足崇禮區舉辦冬奧會賽事的交通需要,C包括;節約兩地通行時間,提高人們的出行質量,促進區域聯系,D包括。
2.?B?沿線所經城市級別最高的是北京市,是我國首都,B對;河北省不是城市,是省名,A錯;張家口、延慶都是地級市,C、D錯。
3.?A?修建高鐵的目的是節約時間,修建時盡量取最短距離,以節省運營時間,提高運輸效率,①對;目的不是減少所經聚落,減少拆遷量,②錯;開隧道,建橋梁,建設投資更大,③錯;線路越短,對所經地區生態破壞越少,④對。
4.?B?高速鐵路穿過位于燕山與太行山交界處的“關溝區段”山區,所以施工的最大障礙是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差,隧道開鑿會面臨斷層破碎帶、崩塌落石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質條件;線路橋梁隧道多,對資金、技術要求也高,但我國有資金和技術,所以這不是施工的最大障礙;沿線多處路段已將地上鐵路變“地鐵”,移民問題不大。
【命題意圖】
本題組以百年京張鐵路標志性推挽運行方式絕版照片景觀圖和京張高鐵線路示意圖為背景創設情境,主要考查學生關于對影響交通布局的因素、高鐵建設的意義及城市等級劃分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本題組以選擇題的形式,多為基礎知識的呈現,難度不大。從能力考查上看,注重考查空間想象能力,獲取資料和圖像信息的能力。本題組還可以改變考查方式,以綜合題的形式設問,如:在詹天佑的那個時代,京張鐵路為何最終采用了“人”字形折返線的方案?京張高鐵的修建要克服哪些困難?作為被列入中國工業遺產名錄的京張鐵路,應該如何更好地“活下去”等等。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2.
[2]俞悅.京張鐵路中國“靈魂路段”值得存在下去.中國國家地理,2018(7).
作者簡介:郝美云,徐占福,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省濟南市歷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