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寶娟
這些年來,我們馬橋鎮旗忠村在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和關心下,緊緊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抓住建設美麗鄉村的歷史機遇,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美麗鄉村為目標、以村民需求為導向,堅持“創在旗忠、潔在旗忠、優在旗忠、美在旗忠、樂在旗忠”的創建理念,堅持“敢為人先、堅韌不拔、共同富裕”的旗忠精神,循序漸進、扎實有效地推進上海市美麗鄉村示范村的創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旗忠村地處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的西北部。全村總面積1.76平方公里,共有12個街坊(小區),總戶數為387戶,1600多名村民。上世紀90年代初,已完成中心村整體規劃和建設,目前有12個集中居住小區。旗忠村區位優勢突出,區域內及區域附近有舉辦國際賽事的旗忠網球館、旗忠高爾夫球場,有知名的養云安縵酒店、德威英國國際學校,有綠城、中星等集團開發的高檔別墅。區域內及周邊交通便捷,公共交通有閔行2路和35路,公交站點6處;驅車40分鐘到達上海市中心,30分鐘至虹橋機場。旗忠村水域豐富,河流縱橫交錯,每個村民小區依水而居,形成了岸清水綠、環境整潔、生態宜居的新型村落。
改革開放以來,旗忠村從一個貧困村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蒞臨視察。近年來,還先后獲得國家生態村、全國文明村、全國村民自治示范村、上海市造林綠化百佳村、上海市整潔村等國家級、市級榮譽稱號。
旗忠村根據《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2年)》中“到2022年全市建設20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的工作目標,按照閔行區和馬橋鎮建設美麗鄉村工作的總體要求,立足本村整體定位和發展目標,以“五個堅持”為創建目標,積極開展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堅持科學規劃與基礎設施相結合,在做“優”上下功夫
在推進美麗鄉村示范村的創建過程中,我們結合旗忠的實際情況,在先期調查摸底、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征詢各方意見的基礎上,設計制定了《旗忠村美麗鄉村建設方案》。整個方案從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建設內容、保障措施等四個方面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創建目標和時間節點,力爭通過三年的創建,使我們旗忠村的生態環境不斷優化,人居環境逐步完善,文化環境日益提高。《方案》還具體明確了整治違建、垃圾分類、污水納管、黑廣告治理、寵物規范飼養等一系列項目的整治和推進事宜。在美麗鄉村三年規劃的引領下,有力地促進了基礎設施的建設,也為美麗鄉村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和物質基礎。按照“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規劃要求,我們開始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和完善工作。重點在河道整治、道路綠化、小區圍墻、停車泊位、管道疏通等方面加大推進力度。共整治河道1500米、道路“白改黑”6.8萬平方米、增設車位600個、綠化改造7.6萬平方米、圍墻改造4500米、管道疏通2.3萬米,總投資達4700多萬元。目前村內無污染企業、無違法用地、無旱廁、無家禽養殖、無秸稈焚燒、截污納管100%全覆蓋。
二是堅持生態環境與村容村貌相結合,在做“美”上下功夫
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進程中,我們始終把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相結合。比如在水系整治方面,先后對區域內的六磊塘河、沙溪河、孟家河等六條河流進行了疏浚整治、循環打通、綠化植被、景觀設置,水質達到IV級標準,如今區域內的河流水系成為鄉村文明建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我們把“美麗庭院”的創建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延伸和拓展,按照庭院整潔、綠化點綴、友愛互助、鄰里和諧等要求,全村387戶無一例外地參加了創建活動,并全部被評選為“一星戶”,其中243戶被評為“二星戶”,更為可喜的是擇優選取了78戶申報創建“三星戶”。
在垃圾分類工作中,我們共修建了11座垃圾箱房,在全面“撤桶”的前提下,為每家每戶配備了1個“花架式”垃圾箱,作為干、濕垃圾的臨時存放處,并派專人定時收運。村里還設立了1個垃圾中轉站和“兩網融合回收點”,按照資源化、無害化推行垃圾分類工作,養成村民投放習慣。經有關部門考核,符合上海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創建村的標準。我們深切地體會到,生態環境與村容村貌相結合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三是堅持鄉村產業與振興發展相結合,在做“強”上下功夫
在創建過程中,我們一手抓美麗鄉村建設,一手抓鄉村產業發展,做到“兩手抓兩手硬”。這些年來,我們堅持深化鄉村產業改革,激發鄉村創新活力,盤活、激活、放活鄉村各類資產資源,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特別是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突出集群成鏈,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目前全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第一產業以園林花卉為主;第二產業以傳統制造業、電氣電纜為主;第三產業有駕駛員培訓、汽車出租、汽車修理、體育賽事、房屋出租等相關產業。在傳統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旗忠村調結構、促轉型,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2019年繼續挖掘存量資源6000平方米對外出租,新投資5億元購置虹橋商務區辦公用房16000平方米。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確保了村社會管理的提升和農民增收。
2016、2017、2018年,全村實現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207萬元、7458萬元、8605萬元,環比增長分別為3.3%、20.1%15.3%;村民家庭收益分配分別為4.5萬元、5.6萬元、6.5萬元,環比增長分別為18.6%、24.44%、16.07%。村級可支配收入40%用于村民各類補貼,其中,新風戶補貼3800元/月/戶,三大節假日補貼(春節、五一、國慶)2000元/戶,村民體檢費800元/年/人,學生考取大專以上院校獎學金3500元/年/人,學生交通補貼1000元/年/人,老人補貼重陽節1300元/人,春節節日費1200元/人,村民生日補貼500元/人,各類補貼應有盡有,體現了旗忠村共同富裕的特征。
四是堅持鄉村文化與提升素質相結合,在做“雅”上下功夫
美麗鄉村建設既要有物質形態的體現,更要有精神狀態的彰顯。我們十分重視鄉村文化的培育,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始終貫穿于“爭做文明旗忠人”的過程之中。我們依托文化客堂間、社區學校教育點以及每年舉辦的“我們的節日”等平臺,平均每年開展100多場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相互交融。
目前,旗忠村共有14支文體團隊,新增體育健身點3處、多功能籃球場和門球場各1處,擁有2個開放式公園綠地,村民健身步道達1000多米。另外還有老年活動室、社區圖書室等,形成了“5分鐘村民文化活動圈”,村民們不用出家園就能夠在小區里讀起來、唱起來、跳起來、樂起來,村民們異口同聲地說:“美麗鄉村建設,豐富了我們的好日子。”現在廣大村民積極參加思想道德實踐和志愿者活動,全村共有12支志愿者隊伍,注冊志愿者500多人,占全村總人口的33%,促進了全村崇德向善、孝老愛親、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的新風尚。
五是堅持黨建引領與全面發展相結合,在做“好”上下功夫
黨建是魂,初心為本。我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著力提升黨組織的履職能力、協調能力和組織能力。我們著力發揮黨建工作對創建工作的引領作用,結合黨員干部政治思想教育,特別是最近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組織班子成員和全村黨員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而激發廣大黨員積極投身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的責任感及使命感。
在具體推進中,我們首先建立了班子成員美麗鄉村建設責任區制度,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各司其職,及時協調和解決創建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2017年以來,通過深入一線、現場辦公等方式,解決各類問題600余項。其次開展了普通黨員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實踐活動。將每個黨員就近安排到所在的網格區域,積極參與河道整治、美化庭院、小區綠化、垃圾分類等志愿者公益活動。兩年來,全村黨員共參加美麗鄉村建設活動300余人次。
在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村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旗忠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取得初步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初步形成了“五個有”的創建格局
即有整體規劃、有全面推進、有重點目標、有典型引領、有長效管理。我們認識并體會到,美麗鄉村建設既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又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一定要全面規劃、黨政重視、形成合力、整體推進,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扎扎實實地推進創建工作。實施“陽光村務工程”,實行村干部開放式辦公,村級治理體系完善,村內重大投資、大額基礎設施建設及大額物資采購均執行“四議兩公開”決策程序,并不斷充實和完善《旗忠村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及《村民公約》,建立健全《旗忠村美麗鄉村長效管理制度》《宅前屋后衛生管理制度》等,確保村容村貌優美整潔,公共秩序規范有序。現在,美麗鄉村建設已經成為我們村推進各項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成為全村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行動。
二是初步體現了“五個無”的創建成效
即無架空線、無對外出租、無家禽養殖、無防盜門窗、無宅前屋后種植蔬菜。通過這兩年的創建工作,全村的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實現了零群租、零案發、零重大事故、無群體上訪事件。同時,為打造既美觀又不失鄉村風格的小庭院,村委為每家每戶配備統一的小菜盆,以方便村民種植蔥蒜。如今全體村民安居樂業、幸福美滿。
三是初步彰顯了“五個建”的創建要求
即建優美環境、建優良秩序、建優質服務、建優化設施、建優雅人文。我們圍繞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環境、秩序、服務、設施和人文”這五個重點,打造良好的硬件基礎,配套完善的公共設施。新落成的旗忠村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醫療衛生站、社區活動中心、老年人送餐服務點配套齊全,為村民提供便捷服務,努力打造一個“生態宜居、文明美麗的旗忠新農村”。
我們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但是與上級領導的要求相比、與廣大村民的愿望相比,還有不小差距。我們要以這次創建評比上海市美麗鄉村示范村為動力,認真總結、不斷提高,促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下一步我們要著力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要繼續強化思想引領,認真學習和努力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提高推進和深化美麗鄉村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繼續強化整體推進,做到有規劃引領、有整體目標、有時間節點、有經費保障、有專人負責、有考核評估,不斷提高推進和深化美麗鄉村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是進一步加強生態治理
要努力探索和完善長效管理工作機制。始終抓住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道路、河道、林帶、街坊、公園、廠區”這十二個關鍵字。建立“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綜合治理模式,努力實現“責任網格化、平臺信息化、管理精細化”的工作目標。逐步實現“源頭治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的管理要求。
三是進一步強化產業振興
要把美麗鄉村建設自覺融入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虹橋商務區的開發和建設中去,融入到馬橋人工智能小鎮和鄉村振興的創新和建設中去,加快產業轉型、夯實經濟實力、創新傳統產業、發展第三產業,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質支持和保障。同時探索開發美麗產業,在“小庭院”內打造大產業,積極發展庭院經濟,推動庭院經濟健康發展。
四是進一步強化鄉村文化
要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加強家庭、家訓、家風建設,豐富和拓展群眾文化活動。對現有村史館進行擴建,并完善村史的發展歷程,打造成“知家鄉、愛家鄉”的教育活動基地,增加村民自豪感,認同感。
五是進一步強化美好生活
要不斷滿足廣大村民建設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結合“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打造一站式鄰里中心,為百姓提供更為便捷的公共服務。建設五分鐘的交通出行圈、文化活動圈、生態文明圈、便民生活圈,讓廣大村民安居樂業、享受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