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云霞 連一凡 蒙黃念
二維碼作為物流信息的載體,以一種低成本且易于標準化的方式來保證物流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為物流管理系統的集成和擴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建設,對解決物流信息化的關鍵共性技術,建立物流信息化應用示范平臺具有很大作用。GPS技術、紅外線技術、藍牙技術及視頻識別技術等需要使用輔助節點進行定位,加大了實驗儀器定位的成本,并使工藝變得更加復雜。RFID定位技術因需要安裝額外RFID閱讀器,成本高,部署麻煩。相比之下,采用二維碼進行定位更節約,也能夠實現快速定位、提高效率。通過對物資表面進行拍照,并使用 OCR識別照片上的噴碼信息,將信息傳輸至管理系統。相對于人工手動輸入方式,這種方法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保障了人員安全,也極大地提高了貨物噴碼信息的采集速度和準確率;相對信息轉換條碼或RFID方式,此方法減少了轉換環節,降低了系統成本。
PHP是一種高效的動態腳本編程語言,具有跨平臺、強大數據庫支持等優點;MySQL是一個免費、強大、快速的,支持多線程、多用戶的數據庫服務器,并且PHP內置了對MySQL很好的支持,同時PHP與MySQL都是免費的,是動態網站開發的最佳組合。
在進行量具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時,不能照搬別人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要著眼于自己公司量具的實際管理情況,從成本的角度出發,設計最符合公司當下運營情況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在制造企業中,從生產成本的角度來看,運用免費的PHP與MySQL進行動態網站開發,采用OCR技術實現紙質證書到電子證書的轉換,二維碼技術實現自動存儲量具信息,進行量具狀態變更及記錄量具的存儲貨架,解決了人工記賬的繁復工作,又實現了量具信息化管理的經濟可行性。
目前,我公司已采用SAP 記錄在倉庫內的量具庫存,但因量具存在可重復使用,需頻繁出入庫、送檢和計量確認,為此,需在SAP管理系統的基礎上設計一個專有的信息化平臺,既能對SAP管理系統欠缺功能進行補充,又能解決當下量具管理中存在的其他問題。
經統計,公司量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量具的名稱、型號、編號、檢定時間、檢定結論、修正值等文本信息,若均采用手工臺賬方式錄入,不僅工作量大,易出錯,后期領用量具時,也不便于查詢。
在計量確認的驗證過程中,需要判斷量具的計量特性是否滿足計量要求。量具的計量特征需要在檢定/校準證書上翻閱,然后再核對是否滿足計量要求。若此量具不滿足計量要求,則需繼續翻閱相關量具的檢定/校準證書,直到找到滿足計量要求的量具。大量的檢定/校準證書翻閱操作,工作量大,造成人工成本及時間成本浪費。
SAP管理系統雖可實現物資出入庫的管理,但物資入庫必須有相應采購訂單,一個量具只有一個采購訂單,憑采購訂單只可進行一次出入庫操作,不適用于生產現場頻繁的物資借用、歸還、送檢及計量確認的管理。

本文通過對量具管理信息平臺進行設計,實現量具管理信息平臺包括基礎數據管理、在庫管理、借用管理及送檢管理等4 個功能模塊,解決企業量具管理中存在的各項問題
量具有送檢、接收、借用和歸還等動態,采用送檢、接收、借用、歸還等狀態各建立一個臺賬,當量具從送檢移入到接收狀態,需把量具在送檢臺賬中勾畫掉,寫入量具接收臺賬,依靠人工臺賬完成對量具的流轉程序的記錄,操作繁瑣,且不利于查詢量具的實際狀態。
在公司儲存有上千種類量具,僅憑記憶進行庫位管理,在量具借用歸還時需要花費時間成本找尋量具存放處,且量具管理員無法被替代,若面臨請假或是其他突發情況,量具領用作業將存在極大的困難,難以開展。
設計時,主要基于解決量具基礎數據的錄入問題;解決SAP管理系統無法實現頻繁借用、量具實物與量具臺賬信息的動態同步問題;解決計量確認過程中計量特征與計量要求的信息匹配問題;解決量具精準定位問題。
應用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對檢定/校準證書掃描后生成的圖像,經版面分析、傾斜校正、文字識別等過程,取得量具的名稱、型號、編號、檢定時間、檢定結論、修正值等文本信息,并導入數據庫中保存,同時掃描文件作為電子文檔也同步保存到服務器,實現了紙質證書到電子證書的轉換,據此可實現報告檢索、證書查閱等功能,也為后續的計量驗證提供計量特性的數據支撐。
在計量確認的驗證過程中,需要判斷量具的計量特性是否滿足計量要求。計量特征可以在檢定/校準證書上獲取。計量要求在“測量要求導出系統”中導出,由技術人員將工藝文件和檢驗文件導入系統,逐一識別各項測量要求,再據此導出計量要求,并生成不同產品及工序過程的“量具配置要求清單”。在計量驗證時,系統自動將量具證書與計量要求配對,供計量確認員判斷是否滿足使用要求,通過【合格】、【限用】和【不合格】等狀態按鈕完成計量確認。對確認合格的,系統自動根據計量間隔,將有效日期調整到下個周期,并生成計量確認記錄。確認不合格的,生成不合格量具臺賬記錄,并通知相關人員進行不合格流程處理。
量具的流轉環節有:購入、送檢、接收、計量確認、領用、歸還等,對應的管理狀態依次為:新購、送檢、待確認、已確認、在用、庫房等。每次的狀態變更,都是先掃描條形碼,調出量具操作界面,完成狀態變更操作,并自動完成相關操作記錄,實現了量具的動態管理。在送檢流程辦理過程時,可自動生成送檢單,不再需要手工填寫送檢單據;在領用或歸還時,可通過掃碼領用人或歸還人工作牌上的人員信息條碼來完成人員識別,不再需要在紙質單據上填寫和簽字。
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多種量具會發生頻繁借用,僅靠人工記憶搜尋量具擺放位置,浪費時間。對每一個貨架進行編碼,同時規范量具在貨架的擺放順序,通過二維碼存儲貨架信息,實現量具的精準定位。
為解決量具管理存在的各項問題,通過B/S模式運用網絡實現在任何一臺客服端的操作軟件系統,實現客戶端零安裝、零維護,且易于擴展。利用PHP執行引擎,對文件中的PHP程序代碼進行分析解釋,然后再將程序運行的結果轉換為相應的HTML代碼返回給客戶端的瀏覽器顯示,MySQL數據庫服務器用以儲存量具信息。掃描儀掃描二維碼和員工信息卡,實現量具狀態的變更,并記錄領用人是誰,實現量具的追蹤管理。
為實現量具的信息化管理,量具信息化平臺主要有4個功能模塊,包括:基礎數據管理、在庫管理、借用管理及送檢管理等,具體見圖1。

圖1 計量信息化平臺主要功能模塊
新購入庫:通過OCR技術將新購入的量具信息加入數據庫實施動態管理,并自動生成唯一的自編號。
工藝填報:對專業性較強的量具,由工藝技術人員填報其計量要求,作為計量確認的輸入之一。
人員及操作權限管理: 系統管理員、系統操作員、工藝技術員、使用者各自設有不同的操作權限。
臺賬查詢:可根據名稱、編號、使用者等多種信息實現量具的組合查詢和模糊查詢,查詢內容包括臺賬信息、最近一次的檢定校準證書、使用人領用記錄等。
庫房盤點:通過定期掃描貨架上的量具條碼,清查量具放置在哪個貨架上,方便在需要時,庫管員能迅速找到目標量具。
測量過程管理:顯示測量過程臺賬,對重要測量過程,自動繪制控制圖。
不合格列表:列出計量確認不合格的量具及關聯到不合格追溯網上辦理流程。
發放辦理:通過掃描條形碼,將管理狀態由“已確認”變為“在用”,完成發放辦理。自動打印合格證標簽,必要時打印修正量標簽。
歸還辦理:通過掃描條形碼,將管理狀態由“在用”變為“庫房”,完成歸還辦理。
系統自動繪制近期送檢量具的動態進度圖,以進度條方式顯示出各量具的送檢、接收、計量確認的完成狀態。
送檢辦理:通過掃描條形碼,將管理狀態由“在用”變為“送檢”,完成送檢辦理,并能打印送檢單。
接收辦理:通過掃描條形碼,將管理狀態由“送檢”變為“待確認”,完成接收辦理。
計量確認:對每張新返回的檢校證書,同時呈現檢定證書電子檔(計量特性)和相應的計量要求,供計量確認員完成計量驗證。其后管理狀態由“待確認”變為“已確認”,并自動根據確認間隔變更送檢有效期。
超期預警:顯示15~30天內即將到期的量具及其使用單位和使用人,方便各單位制定送檢計劃。超期提醒:列出已經超期的量具及其使用者的電話,并能以短信或微信的方式通知使用者立即送檢。
本文通過對量具管理信息平臺進行設計,實現量具管理信息平臺包括基礎數據管理、在庫管理、借用管理及送檢管理等4個功能模塊,解決我公司量具管理中存在的各項問題,達成量具基礎數據的錄入信息化、量具實物與量具臺賬信息的動態同步、計量確認過程中計量特征與計量要求信息自動匹配及量具精準定位的目標,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切實助力生產,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