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浩 孫根華/江蘇省溧陽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溧陽市大石山農莊
當前,隨著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閑置農房數量逐步增加,激活用好農村大量閑置農房資產,對緩解經濟發展與資金、資源等生產發展要素供應不足矛盾起著重要補充作用,這也是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需要,更是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
目前,據對戴埠鎮、天目湖鎮、竹簀鎮和別橋鎮等4個鎮的17個自然村調查統計,共有977戶村民,閑置農房面積20458平方米,占村民所有房屋面積的近四分之一。溧陽市農村閑置農房大致分三種情況:一是處于長期閑置狀態,大部分仍沒有盤活利用;二是以農戶個人房屋經營“農家樂”為主,主要集中在天目湖和南山竹海旅游景區周邊,內容以提供吃飯和住宿為主,經營規模小,資產效益低。三是合作經營,以溧陽市富民資產專業合作社為典型,也是一枝獨秀,該合作社由李家園村村民潘建華發起,在2010年11月成立,入社農戶33戶,均以自己的閑置房屋資產入股。目前,合作社年營業收入1300多萬元,合作社股民分紅近150多萬元。合作社通過有組織、有規模盤活農民的閑置房產,開創了江蘇利用閑置房屋資產致富農民的先河,得到了農民群眾的好評。
出現大量農村房屋長期閑置現象,在客觀上,主要是由于受城鎮化的發展、農民外出務工、農村常住人口減少等因素影響,另外,廣大農民改善居住條件后,“建新不拆舊”,造成了房屋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浙江等周邊地區相比,溧陽在推動激活用好閑置農房的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定差距。
合作組織帶動。參照溧陽市富民資產專業合作社的做法,按照“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以農戶閑置農房評估價值投資入股,成立資產專業合作社,通過將農民閑置的房屋資產整合利用,打造休閑旅游、度假養老、娛樂營地等產業,合作社實行統一經營管理,這樣,農民加入合作社成為“股東”,每年不僅有固定的租金,年底還能按入股多少分紅,農民還能在本村就業,成為掙工資的新型農民。
村集體發動。村集體經濟組織可把村民家中閑置農房相對集中,統一整合利用,村集體成立村富民合作社,采取“村集體經濟組織+富民合作社+農戶”的組織形式,以出租、合作、合資等方式經營,也可引進相關工商企業參與運作。村集體經濟組織在盤活閑置農房的同時,還可以盤活閑置農房上大量空閑宅基地,通過土地流轉、租賃、入股等形式,發展休閑、度假、養老等服務產業和特色產業經濟,既促進農民本地就業,又壯大集體經濟,還滿足了城市市民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社會組織推動。積極引入社會工商資金直接投入盤活農村閑置農房的建設,可采取“村富民合作社+企業”的方式,由村富民合作社負責集中閑置農房,并轉租給城市工商企業,由城市工商企業負責改造和經營,也可由城市工商企業直接從農戶個人手中租賃,自主經營。
農民市民聯動。采取“村民+市民”的組織形式,城市市民通過和村民簽訂租賃協議,將租賃的閑置農房打造“第二個家”;也可和農民合作經營,農民以閑置農房入股,這樣農民可以獲得租金收益或入股分紅收入。
堅持改革創新,落實政策措施。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浙江上虞、紹興等先行地區,出臺了激活閑置農房專門政策意見,就發展規劃、政策扶持、土地等方面明確了具體內容,建議參照他們的做法,把推進激活農村閑置農房列為全面深化改革一項工作內容,研究出臺關于激活農村閑置農房促進農民增收的相關政策意見。加強規劃引導,做好頂層設計。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整合統籌使用各類相關建設資金,避免重復浪費。明確職能部門和工作職責,以盤活農村閑置農房為突破口,大膽探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渠道,推進農村改革的深化, 進一步挖掘和培育農村發展的新動力。
堅持因地制宜,統籌協調發展。一是創新經營方式。在摸清農村閑置農房資產底數的基礎上,根據不同資產的分布現狀,以及各地不同的生態、文化、環境資源、特色產業等,在對閑置農房的使用上做到切合實際,內容明確,錯位經營,特色鮮明。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閑置農房經營模式和發展路徑,鼓勵采取由村集體組織、專業組織、農戶、企業和各類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投資。二是推進分類實施。對基礎配套設施較好、資源較為豐富、整體發展較好的天目湖和南山竹海旅游景區周邊村,可用整體推進方式激活農村閑置農房;對北部的曹山、瓦屋山及1號公路沿線的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等有生態資源的村,采取由點到面的方式,逐步推進。三是做到“三個結合”。把激活閑置農房與本地產業發展相結合,實現農產品就地就近變商品;把激活閑置農房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實現創建美麗鄉村到經營美麗鄉村轉變;把激活閑置農房與鄉村旅游相結合,有效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堅持規范引導,提升經營質量。針對閑置農房狀況差、農村發展基礎薄弱、農民傳統觀念未完全轉變等問題,進一步強化指導服務,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利用市、鎮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微信公眾號、各旅游公司網站等多種渠道發布閑置農房信息,相關職能部門積極主動與政府部門、工商企業等聯系,為激活各類閑置農房資產牽線搭橋,為租賃雙方精準對接提供“點對點”服務。二是通過合作、入股等方式經營閑置農房,引入先進的發展理念和現代經營管理制度,促使農民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農民自身經營能力和綜合素質。三是加強對激活閑置農房工作的宣傳推動,通過吸引大量富有理想、熱愛鄉村、心系農民的人來投資盤活閑置農房,為資本、人才和創新、創業活動在鄉村的積聚和發展提供新的展示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