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平
【摘 要】隨著語文作文教學的深入,對學生的作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語文教師應該發揮其教學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摸索出一條有效的作文學習之路,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本文結合初中語文作文有關內容,先分析現階段教學中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對策,以期發揮語文作文教學的效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困境;對策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時常會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文存在抄襲、流水賬、缺乏情感等問題;如果教師不予以重視,將會導致作文教學走入困境。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作文教學,使之改正問題。下面本文將從以下方面展開相關的研究: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
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查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表達和運用能力。因此,在以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比較重視作文教學,也花費了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指導學生如何寫作。然而,伴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推進,語文作文教學也遇到了一些困境:
(一)由于傳統應試思維的影響,阻礙了作文教學的創新
回顧以往語文作文教學,很多教師依然存在傳統的應試教學思維,將教學的焦點集中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導致教師只重視作文技巧的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這不利于學生真正體會作文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同時,在此教學環境之下,教師的教學思維也很容易被固化,不愿意學習新課程標準內容,從而阻礙了作文教學的創新和發展。以作文教學模式為例,由于很多教師沒能及時擺脫傳統應試思維的影響,他們的作文教學模式就顯得比較固化。往往一節課下來,教師講授最多的內容則是寫作技巧和方式,而課堂的交流和互動卻變得很少。久而久之,師生之間也會出現不少的教學隔閡,這很容易讓作文教學陷入困境。
(二)受到課堂教學時間的影響,作文教學的內容比較有限
初中階段語文教學任務相較于小學要多得多,而教師每節課的教學時間非常有限。所以,一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不得不縮短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去講授更多的知識。同時,很多教師的作文教學內容也多數來自于課本,并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過多的拓展和延伸,而學生可以學到的知識也較為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思維,這也是現階段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所遇到的主要困境。以人教版初中語文書為例,很多課文內容都是現代名家名篇,同時也有很多的古文詩篇,有利于學生從中汲取有用的寫作技巧和方法。但是,一些精美的名家名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很難讓學生從中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懷,也不利于學生揣摩其中的寫作藝術,進而讓作文教學陷入了尷尬的教學境地。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研究
在上述分析中,我們了解到現階段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仍然遇到一些困境,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和研究出有效的教學對策,以促使語文作文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一些作文教學的對策:
(一)從生活角度出發,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在以往教學中,很多教師的作文教學內容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只關注理論知識的灌輸,沒有讓學生真正體會作文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因此,當前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應試教學思維,學會從學生的生活角度出發,結合一些生活化的作文教學素材,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這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生活化內容的引入來拓展和延伸作文教學內容,使得作文教學更加的具體和生動。
以“熱愛生活,熱愛寫作”教學為例,作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嘗試著寫作,對自己熟悉的事情、想要表達的情感寫下來,以樹立學生的寫作信心,使得學生產生寫作的興趣。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引導學生去感悟、去記錄,以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但是,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從身邊的事情中挖掘有效的作文素材;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生活化的圖片、視頻素材,如引入一段生活中校園的風景圖片,讓學生們觀察圖片中的內容,并說一說圖片中的人在做什么,他們做的事情好不好玩等。通過分析這些生活素材之后,學生可以挖掘到有用的作文素材,從而為作文學習做好前期的素材準備,這樣有助于推進后續的作文教學。
(二)營造良好的交流和互動氛圍,鼓勵學生交流作文學習想法
在上述分析中,很多教師受到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不得不縮短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時間,這不利于學生寫作思維的發展。同時,也會讓作文教學變得十分的沉悶,無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讓作文教學陷入困境。因此,教師仍然需要重視課堂交流和互動環節的設置工作,并結合有效地方式來營造良好的交流和互動氛圍,以鼓勵學生交流作文學習的想法。其中,情境創設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讓作文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有助于引導學生走進具體的作文學習氛圍。
以“寫人要抓住特點”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情境教學的方式,創設具體的作文學習場景。比如,抽出作文課堂的一些時間,創設一個“我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的演講情境;學生可以將自己生活中認識的人,如父母、親人及朋友進行介紹,分析他們的外貌、性格等特點。在演講中,學生很容易走進具體的作文教學環境,可以極大地提升作文教學的氣氛。同時,學生可以深刻的認知自己周邊的人,進而有效的掌握他們的特點,有助于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此外,教師也可以給予學生一定情境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們聽聽其他人的評價,有利于學生汲取到有用的作文學習經驗。
(三)開展適當的課外作文學習活動,以豐富學生的作文創作思維
從初中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來看,他們還處于汲取知識的重要時期,對外界事物也充滿好奇心。可是,在以往作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思路被局限于課堂,教師講什么學生就學什么,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如果教師組織有效地課外閱讀及拓展訓練活動,一定可以激發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動力,以“學會記事”為例,為了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其能夠積累有效的作文素材,在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著學生走一走、看一看校園周邊的環境,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的方式,如教會學生觀察事物的順序、步驟,教導學生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這有助于幫助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并有利于豐富學生的作文創作思維。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督促學生做好相關的筆記,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從而將收集到的素材有效地應用到作文當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一直是初中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遇到了不少的教學困境,尤其是在教學理念以及方式上,教師仍然需要積極學習和創新自身的教學思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優化作文教學工作,才能有效營造良好的作文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得到有效的作文教學指導。
【參考文獻】
[1]楊小樹.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4,37(10):815
[2]李偉.關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21(35):59
[3]國娜,馬玉峰.分析作文教學現狀,走出作文教學困境[J].中華少年,2015,27(13):483
[4]魯斌芳.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探討[J].新課程(下),2017,21(36):870
[5]張金鳳.基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0(17):523
(福建省平和縣育才中學,福建 漳州 3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