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啟芹
【摘 要】講評課是高三復習備考中的重要課型。關于如何才能科學高效的講評試卷,真正發揮考試的評價功能,許多老師都在探索有效的方法,現以高三一模試卷的講評為例,談談自己在高效講評試卷方面的嘗試。
【關鍵詞】講評;高效性;命題特點;規律總結
講評課是高三復習備考中的一種重要課型,科學高效的講評試卷對于發揮考試的評價功能至關重要,但高三講評課并不好上,有些教師上講評課往往流于單純的對答案,也有些教師會認真做好講評的工作,試卷分析時,雖然講的頭頭是道,精疲力盡,但缺乏系統性、針對性,效果并不理想。自己也曾為如何上講評課而困惑,經過多次嘗試反思、學習,在上好講評課方面有了一些進步,現以高三一模考試的試卷講評為例談談自己的做法。
首先是確定本次一模試卷講評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羅馬法的特點,近代西學東漸的過程。
能力目標:能調動和運用知識說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獨立的對歷史問題和歷史觀點提出不同的看法;掌握比較型材料題的解題基本方法和技巧。
其次確定講評的重點、難點:
重點:1.查漏補缺,解決疑難和遺忘知識;2.進一步加強各類題型的解題方法指導;3.注重學科素養的培養。
難點:讓學生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和提高歷史綜合素養,使學生解題規范化,做到會做的題爭取得滿分,不會的題也力爭得分。
以下為具體講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在這次一模考試中,同學們答題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不能準確、合理、完整地提取有效信息,集中體現在:第I卷:25、29、32題,第II卷:40(25分),這節課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重點突破。
【設計意圖】試卷講評直接點明學生的問題,重點突破。
二、講評過程
(一)課前自查
(課前,提前把一模試卷發放到學生手中,并提出要求)
自我檢查分析,完成三件事情:
1.自查:檢查自己出錯的原因。
2.自改:把自己能改正的題目改正過來。
3.自記: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
【設計意圖】把試卷提前發給學生,讓學生自查自改,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能力,也為小組交流做足準備。
(二)教師講評
1.選擇題:第I卷:25、29、32題
(1)學生分析錯誤原因說給同學聽
(2)教師和同學幫助總結解題技巧
例32題:羅馬帝國統治前期,出現了許多偉大的法學家。法學家的學術活動、教學活動以及提供咨詢的活動都是自由的,法學家的著作充滿了獨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創造性。這一現象的出現(? )
A.標志著羅馬法進入完備階段
B.體現了羅馬法理性務實的精神
C.抑制了羅馬帝國集權的加強
D.成為近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
分析:(1)考點:羅馬法;(2)解題方法:學會分析題干,時間界限:羅馬帝國統治時期;歷史問題:法學家;關鍵信息:活動—自由,精神—獨立、批判、創造性;(3)補充基礎知識:對“理性”的理解;(4)近五年考情分析:(略)。
以上典型習題32題屬于推理型選擇題,是全國卷選擇題經常考查的題型,對這種題型進行規律總結。
【規律總結】歷史學科推理能力考查規律總結:
一種:主要是讓考生通過對題干給出的信息或一系列實例特征進行解碼,從而抽象出與設問、選項信息之間關系的規律和特征;另一種:根據史實推測其作用、影響;根據已知史實推測出未知史實。
【總結選擇題的答題方法】
(1)審設問,找準關鍵詞;(2)確定時空界限;(3)據設問,完整、準確、合理的解讀題干的有效信息;(4)關聯題干有效信息與各選項間的關系,對正確選項做出準確的判斷。
2.二卷主觀題40題
(1)總結近五年全國卷的命題規律
▲命題特點:
①第40題選取材料組合呈現的“主題”屬于必修教科書的主干知識,《考試大綱》中羅列的知識,《課標》中的專題; 即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
②命題不拘泥于教科書,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材料,創設新情境,古今貫通,中外關聯,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 時空觀考查突出。
③對知識、價值觀考查:表述語有背景、內容、特點、發展變化、影響、態度、認識;歷史思維與方法考查:表述語有比較、概括、分析指出、說明、簡述、評述。
(2)總結主觀題答題技巧
▲答題方法指導:三步法
第一步,審設問,明確答題要求與方向;第二步,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第三步,組答案,書寫工整,表述序號化。
(3)結合40題分析答題方法
①重點分析比較型材料題的做題方法
②學生的試卷的片段分析存在的問題
問題:書寫不夠規范;信息提取不合理、不準確;無比較點提示語。
以上是自己試卷講評的嘗試,為避免講評“簡單重復”和“高耗低效”,遵循了先“生”后“師”,先“篩”后“講”,既“點”又“面”,明“路”后“果”的方法上好試卷講評課。
【參考文獻】
[1]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5)
[2]黃牧航.史學觀念的轉變與高考歷史試題的命制(上)[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8(3)
[3]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18)
(山東省北鎮中學,山東 濱州 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