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就新冠肺炎召開首次會議,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風險評估為“高”。
世衛組織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突發事件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會議聲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尚未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譚德塞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面,重申了對控制疫情的決心。世衛組織代表團高度贊揚中國應對疫情的行動以及共享信息的開放態度。
譚德塞再次召集新型冠狀病毒突發事件委員會開會。會議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各國沒有理由采取不必要的干涉國際貿易和旅行的措施,呼吁各國做決策時要基于事實證據,加速開發疫苗、開展測試和治療,團結協作、分享信息。
中國以外,24個國家共有288例確診病例,其中1例死亡。譚德塞呼吁各方力量傳播事實、戳穿謠言。
全球99%的報告病例在中國,在中國之外,24個國家有319例病例,其中1例死亡。世衛組織專家先遣小組抵達中國,提醒各國少量病例可能是將引發“更大火災的火花”,呼吁各國利用擁有的機會之窗來防止更大的災難。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正式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英文縮寫COVID-19。會議宣布成立聯合國危機管理小組。
中國報告新確診病例數量趨于穩定。世衛組織發布了關于如何在船上處理此類公共衛生事件的指導方針,敦促各國和各公司遵循這一指導方針。

譚德塞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指出,無法預測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將朝哪個方向發展,并呼吁國際社會加強防范、抗擊“謠言疫情”,并且團結一致,停止污名化和仇恨。
譚德塞表示,現在仍有機會之窗,不要錯過這一機會,需要更多資源以確保各國做好準備。

譚德塞表示,在中國以外,新病例持續下降,尚未看到持續的本地傳播。中國的努力減緩了病毒在國際上的傳播,為世界贏得了時間,呼吁各國利用機會之窗,在診斷工具、治療方法和疫苗領域等方面做好準備。
中國的數據繼續顯示新增確診病例下降。當天伊朗首次報告確診病例。譚德塞表示,世界其他地方的病例數比中國少,但這種情況也許不會持續太久,機會之窗可能會關閉。
在中國境外,除了鉆石公主號郵輪外,韓國、伊朗的情況值得關注。
中國以外,28個國家有2074例病例,23例死亡,意大利、伊朗和韓國病例驟然增加,令人深感憂慮,但疫情目前尚未達到全球大流行。
中國境外報告的新增病例數首次超過了中國的新增病例數。意大利、伊朗和韓國病例驟然增加,同時引發多個就近國家出現病例。

意大利向14個國家輸出了24起病例,伊朗向11個國家輸出了97起病例。會議決定,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傳播風險和影響風險級別上調為“非常高”,并強調遏制這種病毒的關鍵是打破傳播鏈,呼吁每個公眾采取行動來保護自己和他人,并向公眾介紹了個人預防的10項基本常識。
在過去24小時內,中國境外報告的新增病例數幾乎是中國境內的9倍。遏制新冠病毒必須是所有國家的首要任務。
譚德塞繼續呼吁各國尋找、檢測、隔離、醫護每一個病例,并追蹤每一個接觸者。
上周末有100個國家報告了10萬例COVID-19病例。新冠肺炎病毒在這么多國家已立足,大流行的威脅已變得非常真實。
譚德塞表示,對新冠肺炎令人震驚的傳播速度和嚴重程度以及部分國家的不作為程度深感關切,因此評估認為新冠肺炎可以被描述為“全球性流行病”。
譚德塞明確重申,將疫情稱之為大流行并不意味著各國可以放棄。各國應該從遏制轉向緩解的想法是錯誤和危險的。相反,必須加倍努力。
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歐洲已成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震中”。隨著疫情蔓延,世衛組織呼吁各國積極采取措施,限制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