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議論文,又稱論辯文、論說文,這是一種論證事理、闡明主張的文體。對客觀世界紛繁的現象進行分析,形成一定的觀點,運用語言文字,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闡明自己的觀點,便稱為議論。所以,議論文有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大要素。看一篇議論文的優劣,主要看它能否以理服人,用無可辯駁的邏輯力量說服讀者,提高人們的認識,指導人們的行動。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言:“論如析薪,貴能破理?!币馑际钦f,作者論辯問題,必須依照事物原本的道理去剖析是非,辨明曲直,才能使問題迎刃而解;就像劈柴,只有依照樹木的自然紋理下斧,才能斧到薪裂,事半功倍。
中學生寫議論文,要學會圍繞中心論點提煉出兩到三個分論點。如何提煉適當的分論點呢?首先,要通過對中心論點的分析,界定論點的內涵,確定中心論點所涉及的范圍。這是能否正確提煉分論點的前提,也是防止犯偷換論點、轉移論題等錯誤的關鍵。其次,根據中心論點提煉分論點,是對各種事物和現象分析的結果,是對各種事物、現象的相關性(包括相同、相異、相因、相反、相成等)的抽象、概括的結果,是以果(中心論點)推因(分論點)的思維過程。在此基礎上,應掌握以下幾種提煉分論點的方法:
一、設疑法
即依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提問思路來確立分論點。比如以“談風度”為題寫議論文,可借助此法設計如下幾個分論點:①風度是一種美德,一種富有教養的臻于完善的氣質和風采(是什么);②有了風度,能受到別人的敬重,人與人之間增進愛心,有利于和睦相處(為什么);③要有風度,須加強道德情操的修養,摒棄粗俗的言行,自覺培養良好的品行(怎么樣)。
二、分類法
在論述的過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法,闡明幾個并列的理由時,應當分門別類地提煉出幾個分論點來。比如以“貧困也是一筆財富”為題作文,可借助此法設計分論點:①窮則思變,貧困可督促有志者奮發圖強,改變命運;②貧困可以培養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條件;③貧困能增長人的能力,許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鍛煉出來的。
三、層進法
即依據“逐層深入,步步推進”的思維模式來提煉分論點。比如滿分作文《珍惜擁有》,借助此法設計了三個分論點:①珍惜擁有,用平和的心境看待周圍的一切;②珍惜擁有,用持之以恒的拼搏去勇敢追求;③珍惜擁有,用感恩的大愛分享擁有的幸福。
四、對比法
即將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層面加以對照比較,從正反兩個方面提煉分論點。比如以“如何估價自己”為題作文,可借助此法設計分論點:①正確估價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會不斷努力,不斷前進;②過高地估價自己,瞧不起別人,剛愎自用,就會停滯不前;③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自卑自賤,不利于個人潛能的發揮和事業的開拓。
五、辯證法
即依據辯證思維的法則,采用多側面的方法,由點到面,由主及次,由表及里地提煉分論點。比如以“學與問”為題作文,可借助此法設計分論點:①學而知,問而廣,勤學與好問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②不能問者,則學不能進;不能學者,則不能有問。
倘若輸在起跑線上
武漢一考生
開始笑得最燦爛的人,最終一定會成為人生的贏家嗎?絕大多數人就是這么認為的!殊不知,人生的長跑更側重持久和耐力,一朝一夕的優勢并不能代表所有,也決定不了你在終點線上的位置。
倘若你輸在了起跑線上,莫慌。所謂流水不爭先,只要不舍晝夜,每一滴水都能流入大海。愛麗絲·門羅,一個普通卻又不平凡的家庭主婦。家庭瑣事無法讓她像其他作家那樣擁有充足的時間靜心寫作??蔀榱藟粝?,她每天都對自己的寫作頁數設下定量,抽時間、擠時間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數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她不慌不忙地積攢著,最終彌補了起跑線上的落后,反超了那些先行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倘若你輸在了起跑線上,莫惱。不必怨天尤人、灰心氣餒,只要穩定心神、堅持自我,最終定能取得成功。保羅·戈埃羅少年時便立志寫作,卻遭到了家人的極力反對,甚至幾度將他送入瘋人院。他并未因此而焦慮煩燥,背起行囊,四處流浪,積累人生經驗。他著迷于煉金術等神秘事物并從中汲取靈感。38歲才開始寫書,早就被人甩得遠遠的了。可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成就卻遠遠地超過了那些贏在起跑線上的人。他如《煉金術士》中的少年一般,用堅持趕超速度,在尋得寶藏之時,自己又何嘗不是被煉成了金呢?
倘若使你輸在了起跑線上,莫棄。要相信,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曾芷君,2013年香港特殊的狀元。她如海倫·凱勒一般,雙目失明,雙耳失聰。比海倫·凱勒更不幸的是她的手指觸感也有缺陷,難以使用盲人專用的點字法。這幾乎是斷了她最后一條求知之路。她并未言棄,不停地用身體各個部位嘗試,最終選擇雙唇代替雙手來閱讀。她雖先天不足,但后天的勤奮與堅持使她綻放了屬于自己的光彩。
孔夫子云:“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當你驚嘆于百花齊放的鮮艷時,可曾留意過傲雪的松柏。一時的領先算不了什么,唯有經歷過時間與困難的考驗,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開篇亮出自己的觀點,即“人生的長跑更側重持久和耐力,一朝一夕的優勢并不能代表所有,也決定不了你在終點線上的位置”,便于讀者了解文章主題,也便于順勢闡釋。文章在“三段論”基礎上加入語言“夾層”,巧妙提出三個分論點。通觀全篇,段落整齊,相互照應,上下勾連,渾然一體,給人賞心悅目的美感。
精心選取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如當代名人愛麗絲·門羅、保羅·戈埃羅、曾芷君事跡,并深刻挖掘、論證觀點,增強了文章說服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引用古詩詞、典故、成語等素材入文,筆墨凝練,有文采且說服力。
文題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斑h見”可以引領可持續發展,而“短視”勢必導致急功近利。
請以“遠見”為題,列出中心論點與相關的分論點。
示例1:
中心論點:無遠見者聚焦眼前既得利益,有遠見者注目長遠持續發展。
分論點1:有遠見的人視野廣闊。
分論點2:有遠見的人目光深邃。
分論點3:有遠見的人常未雨綢繆。
示例2:
中心論點:只有既有“心”又有“力”,才會擁有“遠見”、贏得未來。
分論點1:“心”有多大,“眼”才能“見”多“遠”。只有一己私心,注定鼠目寸光;只有心憂他人、心懷蒼生、心系國運和人類的命運,才能高瞻遠矚。
分論點2:只有“登高”,方能“望遠”。這個“登高”就是“力”,它應該包括敏銳的洞察力、久遠的預測力、果敢的行動力等。
文題二
請以“說‘謹慎”為題,列出中心論點與相關的分論點。
示例:
中心論點:謙虛謹慎和勇于開拓都是可貴品質。當今,在日益復雜的形勢下,在各種利益誘惑面前,對謹慎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有更深刻的認識。
謹慎,是一種對外界事物和自己言行密切注意的為人處世理念,也是一種接受新事物、解決新問題、求得新發展的科學態度。
分論點1:謹慎是一種責任心(或“是一種品格”);
分論點2:謹慎是一種作風;
分論點3:謹慎是一種能力。
文題三
請以“底氣”為題,列出中心論點與相關的分論點。
示例1:
中心論點:有了底氣,就會不畏山高路遙,就會唱出嘹亮的歌,就會有生活的方向與動力,就能有希望而事業興。
分論點1:有底蘊才能有底氣,底氣來源于學養的厚積。
分論點2:有底蘊才能有底氣,底氣來源于經驗的積累。
分論點3:有底蘊才能有底氣,底氣來源于實力的支撐。
示例2:
中心論點:有底氣的人才有個人魅力。
分論點1:有底蘊才能有底氣(從才學、能力、水平角度講)。
分論點2:有底線才能有底氣(從道德、良知、操守角度講)。
分論點3:有底牌才能有底氣(從態度、作風、智慧角度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