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庚戌
摘要:草莓喜歡溫涼氣候,是每年上市最早的鮮果。利用高效節能日光溫室進行冬季生產,可以趕在元旦、春季期間上市,實現淡季供應,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同時,為了克服重茬障礙,可以采用無土栽培的模式,減少土傳病蟲害發生、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大大提高草莓果實的品質,實現高產、優質和高效,這種模式在發展現代農業觀光種植園中尤為常見。
關鍵詞:草莓;無土基質;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8.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200229038
草莓的無土栽培技術,可以根據營養來源,分為有機營養無土栽培和無機營養無土栽培。無機營養無土栽培需要配制各種無機鹽的混合營養液,操作起來技術含量較高,另外對設施的要求更高、更專業,并且排出的廢液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需要妥善處理,因此近年來發展較慢。有機營養無土栽培的營養主要來自有機肥,肥料來源廣泛,所需設施簡單,整個管理過程與土壤栽培相近,而且不會環境污染,因此,這種模式常常為一線生產者所接受。
1育苗技術
一些草莓種植大戶、種植園區,由于需苗量較大,為了節約購苗成本,同時保證生產用苗質量,常常利用脫毒母株自行繁育種苗。
1.1脫毒原種苗(母株)選擇
根據本地市場需求,選擇品種純正、抗病、高產、品質好、抗逆強的草莓品種,如紅顏、章姬、豐香、甜查理、紅星、京桃香等。選擇植株粗壯、無病蟲害的脫毒草莓苗做母株,母株株高15~25cm,根莖粗0.6~0.8cm,4~5片葉。
1.2育苗時間
利用草莓脫毒原種苗繁育草莓苗,常常于前一年的8月下旬—9月中旬進行。
1.3育苗方法
利用草莓脫毒原種苗培育(匍匐莖)子苗的方法,有苗圃育苗法和穴盤基質育苗法。其中苗圃育苗法操作簡單,省工且節約成本,生產上應用較廣。
1.4苗床準備
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灌溉條件良好的地塊。脫毒原種苗定植前,結合整地每667m2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3000kg,N、P、K復合肥30kg,然后做成長15~20m、寬1.5m的平畦。
1.5原種苗定植
每個育苗畦定植2行,行距70~80cm,株距45~50cm,定植深度掌握苗心與土表平齊,“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定植后及時澆透水,10~15d緩苗后,根據成活率及時補苗。
1.6原種苗定植后管理
1.6.1水肥管理
定植緩苗后到越冬前,保持苗床濕潤,根據植株的長勢,在休眠前,隨水追施高氮復合肥20 kg/667m2;開春4月中旬,及時灌水保墑,并適時追肥,根據長勢追肥3~4 次,每次追施N、P、K復合肥20 kg/667m2。
1.6.2越冬期管理
11月下旬—12月上旬植株進入休眠后,要進行保溫管理,先用棚膜覆蓋,棚膜上再蓋草苫或保溫被。第2年春季3月中下旬逐漸去除覆蓋物。
1.6.3植株管理
開春后草莓恢復生長,為使草莓苗盡早盡快發出匍匐莖,應及時摘除花序,確保匍匐莖健壯生長。匍匐莖大量發生期,保留健壯匍匐莖,進行人工引蔓、壓蔓,使其向各方均勻分布,盡快發根,形成匍匐莖子苗。當匍匐莖均勻布滿畦面后,再生的匍匐莖不再保留。
1.7假植
1.7.1假植及準備
假植一般在7月中旬—8月中旬進行。選擇地面平整、肥力中等的地塊做為假植苗床,結合整地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kg/667m2,N、P、K復合肥10kg/667m2,做成寬1.2m的平畦。將母株匍匐莖剪斷,選取具有3~4枚展開葉、初生根數量多、莖根部粗壯的子苗,將子苗假植在苗床,行距15cm,株距5cm,栽植深度以不埋心為宜。
1.7.2假植后管理
假植后立即灌水,并加蓋遮陽網遮陰,之后保持土壤濕潤。7~10d后撤除遮陽網。假植苗存活后,保留植株4~5枚展開葉,及時摘除老葉、黃葉和病葉。假植期間出現的腋芽及再生的匍匐莖全部摘除。
2日光溫室無土栽培技術
2.1 定植
2.1.1栽培基質配制
草莓生產使用的無土栽培基質,常用商品草炭與蛭石按照1∶1配制。還可以就地取材,采用充分腐熟后的玉米或小麥秸稈與鍋爐渣、鋸末按照2∶1∶1混合配制。將充分腐熟并消毒后的雞糞和豆餅按2∶1的比例充分混合,栽培基質中摻入15kg/m3左右作為基肥,混合均勻。
2.1.2建立栽培槽
栽培槽一般為地上式,用磚塊壘砌或使用聚乙烯板、PVC板等建造而成。槽寬60cm,高30cm,槽間距40cm,栽培槽底部及四周鋪1層0.1mm聚乙烯塑料薄膜與土壤隔離。然后填入栽培基質,基質鋪設厚度為25~30cm左右,2~3a更換1次。栽培基質表面鋪設塑料滴灌管2根,間距40cm,與灌溉管道連接。
2.1.3定植時間與方法
日光溫室冬季草莓生產一般于8月下旬—9月上旬定植。選擇苗齡在5~6片真葉、莖粗0.8cm的適齡壯苗,每個栽培槽定植2行,株距15cm,種植密度7000株/667m2左右。邊定植邊澆水,定植后澆透水。
2.2定植后管理
2.2.1溫度管理
定植10~15d緩苗后覆黑色地膜,將草莓苗破膜提出,用基質將破膜口封住。10月下旬,室外平均溫度在15~16℃,最低不低于8℃,覆蓋棚膜保溫。覆蓋棚膜后,要注意通風降溫。草莓苗期白天保持適溫25~30℃,夜間保持10~15℃。花期與結果期,外界進入寒冷氣候,要注意保溫,白天保持在18~25℃,夜間保持在7~13℃。
2.2.2水分管理
定植至緩苗期間,保持基質濕潤,相對濕度80%左右;緩苗到開花期適當控水,保持基質濕度60%左右;其它時期基質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5%以下。
2.2.3肥料管理
草莓定植后,要根據植株的長勢在現蕾期、盛花期、果實膨大期、采收期、盛果期隨水施肥5~6次,每次施8~10kg/667m2復合肥。
2.2.4植株管理
保持至少5~6片健壯葉片,及時摘除老葉、病葉與側芽。疏除無效花、畸形花、畸形果、病害果。結果后的花莖及時摘除。
2.2.5輔助授粉
溫室草莓冬季生產必須采用蜜蜂輔助授粉, 才能保證座果率和座果質量。在開花前3~4d將蜂箱放入溫室, 每667m2溫室放1箱蜂即可。
2.2.6采收
當草莓果有2/3著色時即可采收,采收時盡量帶果柄,不傷到萼片,分級包裝后及時上市。
3病蟲害防治技術
3.1綜合防治
日光溫室草莓無土栽培生產,從根源上防止了一些土傳病害,如青枯病、根線蟲等的危害,但生產中由于管理不當仍會有一些病蟲害發生。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蟲害有蚜蟲、白粉虱、紅蜘蛛等。病蟲害防治應該本著以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等生態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以確保草莓產品的綠色安全。
通過加強田間管理,增強草莓的抗病能力;通過膜下灌溉等溫濕度調節措施降低空氣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利用在防風口加設蓋防蟲網,室內懸掛黃板、殺蟲燈、性誘劑等物理機械設施誘殺害蟲;發病初期,使用低毒低殘留或無殘留藥物,如煙熏殺菌劑和生物制劑等進行治療。
3.2化學防治
日光溫室草莓生產利用化學方法防治病蟲害,一定要使用高效低毒的綠色農藥,并且要嚴格控制好用藥量,果實采收期用藥要把握好安全間隔期。
3.2.1白粉病
預防白粉病發生,可在每天溫室落苫后使用速克靈煙劑,7~10d熏1次。發病初期使用50%退菌特800倍液,或50%多硫懸500~600倍液噴霧,每7d噴1次,連續噴2~3次。
3.2.2灰霉病
可用50%的撲海因500~700倍液,或25%瑞毒素1500~2000倍液,或50%的代森鋅500倍液,每隔7d噴1次,連續噴3次。為了防病菌產生抗藥性,各種藥劑要交替使用。
3.2.3褐斑病
可用噴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7%高脂膜乳劑200倍液混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10d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發芽至開花前期,也可用等量的波爾多液200倍液噴灑葉面,每15~20d噴1次,有良好的效果。
3.2.4炭疽病
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6%嘧菌酯加百菌清懸浮劑800倍液噴施。每7~10d噴1次,連續2~3次。
3.2.5煙粉虱、蚜蟲
可用25%噻蟲嗪水分散劑2000~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
3.2.6紅蜘蛛、螨類
可以在花前噴蚜螨靈、氧化樂果1000倍液,每7d噴1次;采果前14d噴1.8%阿維菌素乳油等防治。
參考文獻
[1] DB13/T 2638-2017.河北省地方標準日光溫室草莓基質栽培技術規程[S].2017.
[2]呂清章.普通日光溫室草莓無土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 200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