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山
寫作教學活動在整個語文課堂教學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并且語文教師為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就需要站在學生的發展角度設計寫作指導方案,逐步滿足學生的實際寫作需要,增強學生的寫作素養。所以說,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就需要結合農村現有的條件,帶領學生感受語文知識的實用性,從而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做好鋪墊。
一、貼近農村現實生活,豐富學生的寫作情感
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交通不便,信息不順暢,這就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缺少寫作素材,并且在作文中也缺少思想感情。基于此,教師就需要借助農村現實生活的環境,帶領學生深入生活,積極地探索各種問題,通過自然風光的采集、人文環境實踐活動的開展等,逐步豐富學生的寫作情感,鍛煉學生的寫作技能。
比方說,教師協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日記的習慣,針對農村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件,教師要引導學生隨時記錄下來,并且抒發自己對事件的真情實感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日記進行指導,逐步強化對農村生活的認識。經過這樣長期的寫作指導,學生的寫作情感能夠逐步豐富起來,而且對農村生活也有了深刻的認知,對未來的寫作和發展有較大的幫助。
另外,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之后,語文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深入文章內部,深切地感受父愛的偉大和平凡,從而讓學生以自己的父母為寫作對象,進行課堂隨筆練習。教師讓學生回憶父母做的哪些事情使自己深受觸動,在這樣的寫作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就會非常細膩,并且真實動人。這樣一來,既提升了學生的寫作素養,又推動了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健康發展。
二、借助閱讀活動,豐富學生的寫作資源
在農村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強化對學生的寫作指導效果,就需要重視閱讀活動的開展和落實。教師要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和學習過程中深切地感受語文知識的魅力,從而積累更多優秀的句子和段落,以此來豐富寫作素材,為學生后期的寫作提供充足的寫作資源。
比方說,在閱讀《春》這篇文章時,教師讓學生在閱讀和學習之后,掌握文章中“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這樣擬人化的句子,以及“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樣的比喻句,指導學生深切地感受文章內涵,強化學生的閱讀積累效果,讓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有話可說,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而后,教師還可以針對“春夏秋冬”這一主題,讓學生寫作,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靈活地選擇喜歡的季節加以描述,從而創設一個季節氛圍濃厚的寫作場景,逐步強化學生的寫作技能,引導他們對閱讀課堂上積累的知識加以運用,強化實際閱讀的教學效果,優化整個語文寫作的指導環境。
三、創新原有的作文評價模式,增強對學生的寫作指導效果
作文評價活動是語文寫作教學進程中相對重要的內容,而且優質的作文點評還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其寫作方式以及寫作思想,從而讓學生認知到自己寫作存在的不足之處,而后在理解、表達以及寫作思維方面予以完善。特別是在農村初中寫作教學活動中,優質的作文點評活動還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
這就需要教師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作文評價:一方面,教師需要創新原有的作文點評模式,讓學生之間互評,這樣學生就能夠站在平等的角度去點評其他學生的寫作作文,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堂主體思維,并使其在對他人作文點評時能夠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增強寫作的效果;另一方面,還可以在作文點評的過程中創立獎懲機制,對寫作優秀的學生適當地予以獎勵和表揚,對寫作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作文指導,讓學生充分地了解作文的寫作模式,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
結語:在新時期的教育發展進程中,農村初中寫作指導教學得到了廣大教育人士的關注。教師為了強化學生的寫作效果,首要的任務就是了解學生的寫作現狀以及寫作興趣點,深入挖掘當下的農村環境,逐步增強學生的寫作情感。另外,教師還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有話可說,有情感可以表達。
在寫作指導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多多提供課堂練筆的機會,讓他們在寫作實踐中感受寫作的魅力,鍛煉寫作技能,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優質的寫作環境,推動農村初中寫作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