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婕
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促使會計行業面臨轉型,因此高職院校需要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創新會計人才培 養模式,實時關注會計轉型需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會計人才的實踐能力。本文結合會計轉型背景, 提出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對策,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專業會計人才。
為了適應會計轉型需求,高職院校需要創新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會計人才不僅要掌握會計理論知識,還要具有應用技術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這樣才可以為企業管理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本文結合會計轉型需求,提出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方式,提高高校會計專業教學質量。
一、當前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機構不合理
高職院校現有的會計專業實踐課程注重模擬實踐,無法滿足會計人才的發展需求。很多學生雖然參加了理論實踐, 但是卻不夠了解各行業的會計內容。學生實踐以商業企業為基礎,缺乏特色會計實踐,會計課程缺乏實務會計和稅務課程等,項目實踐課程缺乏創新性,限制了會計實踐課程的教育范圍。高職院校沒有結合會計實務課程和教學理論,導致學生無法在創新實踐中利用學到的理論知識。
(二)就業導向不夠明確
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嚴重的雷同化,沒有結合本校特征和專業等為設置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導致高職院校培養的會計人才無法滿足需求。很多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沒有深入市場調研,缺乏可靠的調研數據,高職院校不了解市場需要的會計人才類型,培養出來的會計人員缺乏適應性。
(三)學生不夠重視創新和創業
高職院校會計學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國會計制度缺乏自主性和應用性。很多會計師不能正確理解創新和創業, 導致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學生不夠重視創新和創業,這樣不利于他們了解會計專業發展,影響到會計專業人才提升自身創新和創業技能。
二、會計轉型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對策
(一)創新專業會計課程
為了提高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根據會計實踐課程優化課程體系,提高會計專業實踐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分類處理會計實務,合理劃分專業實踐層次,注重會計轉轉型影響,具有較多的跨學科課程,涉及到廣泛的財務管理知識,結合創新創業任務,落實財務會計和核算會計以及成本會計等教學內容,建立學生的實踐思維體系,幫助學生實踐專業知識。改進會計課程設置,結合理論和實踐,結合理論課之后要盡快投入實踐課操作,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常規教學體系當中融入實驗教學,增加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內容,利用日常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的機會。
(二)改革課程目標
高職會計教學需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創新學生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應對風險,為學生創業提供內在動力,提高學生的項目競爭力,同時要增強學生的管理知識, 提高學生的心理適應管理,挖掘學生的發展潛力。
(三)加強計算機模擬實訓
落實高職會計專業手工模擬實訓,實現課堂教學的全仿真化,全面提高高中會計專業的實訓效果,高職院校可以聘請軟件公司開展培訓專題講座,落實基礎會計實訓教學。結合企業真實交易和仿真票據單據等,以此作為訓練的題目, 結合會計業務規則,仿真企業業務實踐,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實踐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學生利用軟件參加會計實訓的過程中,需要及時修正錯誤的業務,利用計算機模擬實訓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滿足會計轉型需求。
(四)深化校企合作
面對會計轉型背景,高職會計專業需要和企業建立深度合作的關系,提高會計專業人才的市場競爭力。可以聘請企業管理人員授課,這樣可以保證會計專業教學內容高度吻合企業職場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用人單位為高職會計人才提供崗位需求,高職院校整合企業需要的人數和業務素質要求等信息, 落實訂單式培訓,向用人單位整體輸送培養的會計人才。利企業根據自身發展規模和人才需求等,向高中高職院校提出訂單,高中院校結合訂單需求培養學生,創新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高中院校和企業建立合作協議,安排學生來到企業頂崗實習,學校結合學生的實習情況,制定專業建設規劃,提高會計教學的實效性。
三、結語
在會計轉型背景下,高職院校提出會計人才培養對策, 結合院校自身特色,創新會計人才培養策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能力,滿足社會發展對于會計人才提出的要求,更好的實現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社會發展提供復合型會計應用人才。(作者單位:德宏職業學院)